经营利润所得税怎么算

经营利润所得税怎么算

一、正面回答
先计算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利润总额+纳税调整增加-纳税调整减少。再计算应交企业所得税:应交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25%)(小微企业税率为20%)。
二、分析详情
所得税费用是指企业经营利润应交纳的所得税。所得税费用,核算企业负担的所得税,是损益类科目;这一般不等于当期应交所得税,因为可能存在暂时性差异。如果只有永久性差异,则等于当期应交所得税。应对国家征税政策,月度所得税征缴采取月度汇算清缴的方法实现,即多退少补的政策。具体表现为:企业设立一个汇算清缴账户,并存入一定的金额,在核算出当期的所得税时税款通过汇算清缴账户结算,即使后期存在差异的情况下也会在下一个会计期间返还或者补全。
三、经营利润所得税和利润总额和净利润的关系
所得税费用是包括利息费用和所得税费用的,利润总额不包括利息费用包括所得税费用,净利润不包括所得税费用也不包括利息费用。
净利润是指企业当期利润总额减去所得税后的金额,即企业的税后利润。所得税是指企业将实现的利润总额按照所得税法规定的标准向国家计算缴纳的税金,是指在利润总额中按规定交纳了所得税后公司的利润留成,一般也称为税后利润或净利润。净利润的多寡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利润总额,其二就是所得税费用。
利润总额是亏损总额的对称。企业在一定时期内通过生产经营活动所实现的最终财务成果。企业纯收入构成内容之一。工业企业的利润总额,主要由销售利润和营业外净收支两部分构成。按规定缴纳资源税的企业,应交的资源税也是利润总额的组成部分之一。利润总额应按规定在国家与企业之间进行分配。其中大部分以交纳所得税、调节税或上交利润的形式上交国家,小部分留归企业,形成各种专用基金。工业企业的利润总额,通过利润帐户进行核算。销售利润及营业外收入,贷记该帐户,应交资源税及营业外支出,借记该帐户。利润帐户的贷方发生额大于借方发生额的差额,即为利润总额。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