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回农村宅基地的法律依据

如题所述

法律主观:

一、农村宅基地收回的规定
农村宅基地收回的规定如下三点:
1、空闲或房屋坍塌、拆除两年以上未恢复使用的宅基地,不确定土地使用权。已经确定使用权的,由集体报经县级人民政府批准,注销其土地登记,土地由集体收回。如果你申请的宅基地已满两年却没建房,也将由集体经济组织收回土地使用权,注销其土地登记。想建房子的时候,需要重新申请宅基地。
2、非农业户口居民(含华侨)原在农村的宅基地,房屋产权没有变化的,可依法确定其集体土地 建设用地使用权 。房屋拆除后没有批准重建的,土地使用权由集体收回。比如农业户口转为非农业户口或移居境外后,就没有农村 宅基地使用权 的资格,但是原来在农村的房屋属于私有财产,依然受法律保护。所以你可以一直使用房屋,直到房子自然损坏,但没有重建的权利。
3、接受转让、购买房屋取得的宅基地,与原有宅基地合计面积超过当地政府规定标准,按照有关规定处理后允许继续使用的,可暂确定其集体土地建设用地使用权。继承房屋取得的宅基地,可确定集体土地建设用地使用权。确定农村居民宅基地集体土地建设用地使用权时,其面积超过当地政府规定标准的,可在土地登记卡和土地证书内注明超过标准面积的数量。以后分户建房或现有房屋拆迁、改建、翻建或政府依法实施规划重新建设时,按当地政府规定的面积标准重新确定使用权,其超过部分退还集体。
二、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概念及特征
概念:宅基地使用权是指农民集体成员对于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以建设自用住宅为目的而享有的占有、使用的排他性权利。
特征如下:
(1)宅基地使用权的所属主体特定,仅限于本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成员享有使用权。
(2)宅基地使用权的客体是本集体所有的非农业用地。
(3)宅基地使用权的内容是依法建造、保有个人住宅、庭院而对土地的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权利。
(4)宅基地使用权须经合法手续取得。
农村居民取得宅基地使用权,必须有完备合法的手续。城镇居民不得购置宅基地,除非其依法将户口迁入该集体经济组织。
(5)宅基地使用权是没有期限的,是可以进行继承的。
(6)宅基地使用权实行严格的“一户一之宅”制。
三、农村宅基地的补偿标准
农村宅基地的补偿标准如以下三点:
1、各项征地补偿费用的具体标准、金额由市、县政府依法批准的征地 补偿安置方案 规定。
2、土地被征用前3年平均年产值的确定(有关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的补偿标准):按当地统计部门审定的最基层单位统计年报和经物价部门认可的单价为准。
3、按规定支付的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尚不能使需要安置的农民保持原有生活水平的,可增加安置补助费。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作为一种用益物权,是具有使用、占有、收益的权利。能够极大的是利用土地。为农村建设提供一定的法律保障。激发农民的主动性。 希望对您们有所帮助。

法律客观:

《民法典》
第三百六十二条

宅基地使用权人依法对集体所有的土地享有占有和使用的权利,有权依法利用该土地建造住宅及其附属设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