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大米为什么会这么好吃?它的淀粉含量会比普通米少吗?

说一说你们的看法,性价比高不高?

我国的大米主要有东北大米和南方大米

从口感上来说,东北大米粘性较强,生米腹白较小,胶质含量高。

南方的米,颜色发灰,透明度很低,质脆易碎,粘性比较低,蒸熟后比较散,吃起来口感略粉。

一、大米形状上

东北大米比较短,比较圆。而南方的大米是长的。真是没想到,大米和人一样,也是有长相的。现在我在逛超市的时候也会特别去买米面的地方看看,这南方的大米有多长?



二、大米在味道上

吃过南方大米的东北人都说,那边的大米真心没有东北大米好吃,说出来肯定会有南方人抱不平,不好吃我们不也吃了那么多年了。其次就是东北大米长在黑土地上,营养能够跟得上。而且从生长周期来看,东北大米好吃是有道理的。



三、不同的淀粉结构

大米口感的不同是由于其淀粉的不同结构等原因所引起的。大米里面淀粉的组成部分有两种,一种是直链淀粉,它的含量低,做出来的大米就比较粘,含量高,煮出来的大米就硬硬的,没有弹性;另外一种叫支链淀粉,支链淀粉含量越高,米饭的粘度就越高,蒸煮后膨胀得很大,显得饱满又丰润。南方大米都属于籼米,直链淀粉含量普遍在20%-24%之间,食用口感较散,口感较差。而东北大米则属于粳米,直链淀粉在15-18%左右,因此弹性十足,尝上一口,唇齿留香。


四、气候优势明显

专家告诉我们,不同的气候决定了南北大米的口感差异。东北大米产区位于北纬40°52′-46°18′,东经121°38′-131°19′,水稻从抽穗到收获期间,≥10℃的积温温度在900℃-1000℃之间,这与日本优质米产区青森、岩手和秋田县北部的条件很接近。更重要的是,水稻灌浆期间最适合的温度是21-25摄氏度,而我国东北地区早晚温差大,较大的温差可以使平均气温控制在21摄氏度到22摄氏度,让籽粒灌浆时间长而充分,促进优质水稻的形成。相比之下,南方的平均温度都是30摄氏度以上,会导致胚乳透明度降低,品质相对变差。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8-22
东北人肯定是觉得东北大米最好吃,南方部分朋友也觉得东北大米好吃,但是有少数朋友觉得东北大米太油腻,米饭粘牙弹性有点大,不习惯吃东北大米。东北独有的黑土地种植出全国最好的大米,五常大米更是誉满天下,曾经是清朝独享的御贡米。对饮食挑剔到极致的慈禧太后更是多次提起“非此米不能尽食”。当然这是她的观点,因为她是满族人嘛,东北的五常大米被《舌尖上的中国2》誉为中国最好的大米。当然其他地方也有好吃的大米。
第2个回答  2022-08-22
我感觉都差不多 你这广告做的有点低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