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未成年附条件不起诉

如题所述


1、对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
2、对于未成年人涉嫌刑法分则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规定的犯罪,可能判处一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符合起诉条件,但有悔罪表现的,人民检察院可以作出附条件不起诉的决定。同时规定应当听取公安机关、被害人的意见。

3、被附条件不起诉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应当遵守相应的规定。
一、 哪些情况下可以附条件不起诉?
1、主体条件,适用未成年人犯罪案件;
2、罪名条件,必须是涉嫌刑法分则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规定侵犯公民人身权利、财产权利或者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的轻微犯罪的犯罪,并且是依法可能被判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管制、拘役或单处罚金处罚的犯罪;
3、主观条件,是行为人有悔罪表现;
4、程序条件,是人民检察院作出附条件不起诉的决定以前,应当听取公安机关、被害人的意见。
二、被附条件不起诉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应该做什么?
1、遵守法律法规,服从监督;
2、按照考察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
3、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
4、按照考察机关的要求接受矫治和教育。
三、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意义
1、有利于发挥 诉讼经济效益价值
2、附条件不起诉制度有利于预防和减少犯罪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二百七十七条
对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应当保障未成年人行使其诉讼权利,保障未成年人得到法律帮助,并由熟悉未成年人身心特点的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承办。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