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科技大学是211院校吗?

如题所述

南方科技大学既不是985,也不是211,是双一流院校。 学校的办学性质是公办,层次为普通本科,类型是理工类,占地面积2970亩,学校地址为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学苑大道1088号。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23-04-28
南方科技大学不是教育部公布的211院校,但南方科技大学是世界双一流学校,在本科第一批录取。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23-05-17
南方科技大学不是211院校哦,但是是个双一流院校。
南方科技大学(简称:南科大)是深圳在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创建的一所高起点、高定位的公办新型研究型大学。2022年2月14日,教育部等三部委公布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南方科技大学及数学学科入选“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23-05-28
应该是不算211的。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23-04-20

南方科技大学不是211工程高校,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学校位于广东省深圳市,是国家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验校、广东省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是由广东省领导和管理的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学校,是深圳市创办的一所创新型大学,为深圳国际友好城市大学联盟、深圳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成员。南科大以理、工、医为主,兼具商科和特色人文社科的学科体系。


                                   

学校历史

2007年3月,在深圳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政府工作报告》中决定筹建南方科技大学。4月,深圳市政府组建南方科技大学筹建工作办公室,开展筹建前期工作。6月,深圳市政府首次向广东省提交筹建南方科技大学申请。

2010年1月,南方科技大学全面接收原南开大学深圳金融工程学院作为启动校区。

2011年2月,南方科技大学正式开学,首届45名教改实验班的学生入校就读。

2013年7月,南方科技大学开始迁入新校区。9月,南方科技大学树仁书院成立。

2019年,南方科技大学与名古屋大学、东京大学、东京工业大学和东北大学等日本著名高校签订合作协议。

2020年10月16日,入选国家知识产权局、教育部“2020年度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名单”。

2022年2月,入选第二轮“双一流”高校名单;南方科技大学数据库研发团队、南方科技大学新奇量子物态的探索与量子器件研发团队被授予第26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


                                   

师资力量

截至2022年4月,南方科技大学已签约引进教师1310人,包括院士56人(签约引进与自主培养全职院士38人),国际会士55人, 教育部特聘教授(含青年)38人,“国家特支计划”专家14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2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25人。教学科研系列教师90%以上具有海外工作经验,60%以上具有在世界排名前100名大学工作或学习的经历,师资队伍中高层次人才占比约65%。


                                   

学科建设

学校设置8个二级学院,下设30个系(院)、中心,此外,设有2个独立教学单位;开设37个本科专业,2022年2月,南科大申报的自动化、光电信息材料与器件、新能源科学与工程3个本科专业获批。南科大共有本科专业37个。

特色专业:物理学、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金融学、通信工程、理科试验班类、物理学类、微电子科学与工程、金融数学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理论与应用力学、生物医学工程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微电子科学与工程、生物科学

教学建设

南方科技大学本科教育的核心理念是根据学生特点,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鼓励对知识的不懈探索,用知识启迪自己、服务社会,尊重学术差异,崇尚学术创造与创新,追求学术卓超。南方科技大学本科教育目标为:努力培养具有良好科学研究素养、科学创新精神与潜质,人格健全、基础扎实、能力突出、具有全球视野和社会责任感、未来能在相关学科领域起引领作用、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成为国际一流的科学家、技术专家、企业家。在人才培养中,南方科技大学通过以学分制、导师制、书院制(“三制”)为基础,人才培养的个性化、精英化、国际化(“三化”)为特色,依托“631”招生体系、课程体系、科研体系、创新实训体系、“1+3”通识-专业融合式培养体系、国际化三学期体系(“六体系”)培养面向未来的拔尖创新人才。

自成立以来,南方科技大学秉持海纳百川的精神,以前沿课题为导向,依托学校的多维度创新机构,聚焦原始创新,为研究生打造实践和检验科研成果的项目平台。同时积极与国际一流高校进行深层次学术人才培养及科研合作,邀请世界名校杰出学者担任研究生导师,探索交叉学科研究生的培养规律,并建立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高水平奖学金和与之对应的评选奖励机制,营造有利于交叉学科人才成长的环境,矢志培养具有国际视野、严谨学术精神和自我科研创新能力的世界一流研究型人才。

南科大整体课程体系紧密结合学科前沿,重视基础知识和跨学科学习。参照国际一流大学经验,目前共设有研究生课程340余门,建立起了硕-博纵向贯通,学科横向交叉,理论实践兼顾,综合能力培养的研究生课程体系。


                                   

学术科研

截至2020年12月,南方科技大学共获批建设各级各类科研平台75个,包括国家级平台2个,省部级科研平台23个,市级科研平台50个。在建科研机构6个,其中格拉布斯研究院、杰曼诺夫数学中心、斯发斯基可信自主系统研究院为深圳市批复建设的诺贝尔奖科学家实验室,量子科学与工程研究院为深圳市批复建设的十大基础研究机构。

科研项目是支撑高质量人才培养和高水平学科建设的基础,截至2020年12月,南方科技大学累计获批各类竞争性纵向科研项目及横向项目共 2877项,其中纵向项目 2309项,横向568项。2020年南方科技大学各级各类科研项目取得丰硕成果,全校获得的竞争性项目993项。

2020年南方科技大学获得各级各类纵向科技项目787项,经费数较2019年增长19%。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206项,人才类和重点级项目数大幅提升,获批杰青2项,优青4项和重点级项目12项,面青项目平均资助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十几个百分点。学校还获批首个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青年项目、首个国家级团队项目(111基地)、首个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平台建设方面,2020年南方科技大学新获批各级各类平台及相关项目共计34项。获批深圳国家应用数学中心,是南方科技大学首个国家级科研平台,也是深圳首个国家级数学中心。

科研奖项方面,2020年南方科技大学科研奖励取得了新的突破。2020年7月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主任、讲席教授姚新荣获IEEE FRANK ROSENBLATT AWARD国际大奖,成为该奖年度全球唯一获得者,也是获得该奖项的首位华人;2020年8月医学院讲席教授王鹏荣获美国糖化学界最高奖Claude S.Hudson奖;2020年9月物理系教授张立源荣获“科学探索奖”;2020年10月化学系与量子科学与工程研究院双聘助理教授杨天罡、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曾振中荣获2020年度求是杰出青年学者奖;2020年11月医学院杨亮教授荣获第二届(2019-2020年度)中国科技产业化促进会科学技术个人特别贡献奖;2020年12月南方科技大学校长薛其坤荣获复旦-中植科学奖;2020年12月南方科技大学荣获7项深圳市科学技术奖,获奖数量居深圳市高校首位,其中物理系卢海舟教授荣获深圳市自然科学一等奖,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刘俊国教授荣获深圳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211工程 是指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的建设工程。于1995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后正式启动。

“211工程”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由国家立项在高等教育领域进行的重点建设工作,是中国政府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举措、中华民族面对世纪之交的中国国内外形势而作出的发展高等教育的重大决策。

双一流的全称是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是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中国高等教育领域继“211工程”“985工程”之后的又一国家战略,有利于提升中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