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的作用和关系

如题所述

1、道德和法律是相互联系的,可以说,法律包含了最低层次的道德准则。

2、道德所能约束的范围远超过法律,即使法律再健全,对某些事情也无法约束,还是要靠道德约束,但法律的约束具有强制性。

3、道德约束具有一定的前瞻性,而法律约束是滞后的。也就是说只要当一个人已经做出触犯法律的事情,才可能收到法律的制裁。而良好的道德修养和素质可以使人不去作损害他人利益的事情。



扩展资料:

思想道德修养在生活中的主要任务:

1、积极推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课堂、进教材、进学生头脑;

2、贯彻落实“以德治国”的重要思想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精神;

3、教育和引导高职生正确认识高等职业教育、认识自身、认识环境、认识时代特征;

4、对高职生进行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道德和公民道德教育;

5、提高高职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道德评价能力,培养高尚的理想情操和良好的道德品质;

6、引导和帮助高职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道德观、成才观,确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马克思主义信念;

7、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5-20

1、道德是法律的理论基础。

道德理论、理念、观点、学说是法律理论、理念、观点、学说产生、形成和发展的前提,没有道德理念、思想的更新和发展,没有道德理念、原则、信条不断地转化为 法律理念、原则、规定和规范,就没有法律理论、法律规定、法律制度的更新和发展,就不可能形成法律大厦的坚实地基。

2、道德是法律的价值基础,是判断、评价法律的价值尺度。

道德是衡量良法与恶法的标准, 是引导人们进行法律制度、 法律秩序建设和改革的指针。没有道德及价值观念体系作为基础,法律就缺乏内在支柱,它的合法性将最终失去。

3、道德是法律运作的社会基础。

法律权威、力量、合法性的发挥和实现是建立在道德这一基石之上的。法治的形成和实现都离不开道德信念的支持,人们的道德水平越高,守法的程度也 越高,选择法律所认可的合法行为的程度也越高。

在具体的法律运作过程中,人们的道德信念和道德水平的高低,特别是法官、律师、检察官、警察的道德信念、原则、水平的状态, 直接影响法律的实施和实现。

4、道德是法律的补充,它具有弥补法律漏洞的作用。

扩展资料:

法与道德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离开了法与道德的经济基础和阶级本质,就不能正确说明二者之间的关系。

法与道德(统治阶级的道德)都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上的上层建筑,归根结底是受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法与被统治阶级的道德相对立,而与统治阶级的道德相一致,起着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配合的作用。

一般说来,凡是为法律所反对的行为,也是统治阶级道德所谴责的行为;凡是为法律所要求的行为,也是为统治阶级道德所倡导的行为。

社会主义法与共产主义道德共产主义道德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表现,是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核心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法与道德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18
  1、道德与法律是调节人们思想行为、协调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两种基本社会规范.道德与法律虽然在调节领域、调节方式、调节目标等方面发挥的作用和方式存在很大不同,但是二者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共同服务于经济社会健康有序的发展。
  2、社会主义思想道德集中体现着精神文明建设的性质和方向,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整个过程中,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是:坚持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加强社会公德、职业公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建设,引导人们树立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3、社会主义法律是工人阶级领导下的广大人民意志的体现,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的总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为社会主义法律提供了思想基础和价值目标;社会主义法律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提供了制度保障。
第3个回答  2015-10-02
道德是约束人的内心,让人不会犯错。法律是强制纠错机制,是已经违背道德,伤害别人利益的行为已经发生之后的制裁。道是根本,法为补充。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8-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