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教师资格证的题

如何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教师资格证的题

第七章教育制度
考纲要求:
1.理解义务教育的特点。
2.了解发达国家学制改革的主要趋势
3.了解我国现代学广州北方汽修学校廖老师制的沿革,熟悉我国当前的学制。
第一节教育制度概述
一、教育制度的含义
教育制度的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一)广义的教育制度
广义的教育制度指国民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为实现其国民教育目的,从组织系统上建立起来的一切教育设施和有关规章制度的综合。
首先,广西的教育制度包括一切教育设施。这些教育设施既有教育行政机构,也有教育实施机构;在实施机构中,既有学校,还包括少儿校外教育机构,还包括成人文化教育机关。其次,广义的教育制度还包括有关规章,如国家教育领导体制、办学体制、管理体制、哨声考试制度、升留级制度、课堂管理制度、学校生活制度、奖惩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 (二)狭义的教育制度
狭义的教育制度指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具体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目的、要求、入学条件、学制年限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衔接关系。
学校教育制度是国民教育制度的核心,是国民教育制度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体现了一个国家国民教育制度的实质。
二、学校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 (一)前制度化教育
前制度化教育始于人类早期的原始社会教育,也是一种实体化教育。教育实体的出现,意味着教育形态已趋于定型。教育实体的产生是人类文明的一大进步,它属于形式化的教育形态,它的形成具有以下特点:
①教育主体确定;
②教育的对象相对稳定; ③形成系列的文化传播活动;
④有相对稳定的活动场所和设施等;
⑤由以上因素结合而成的独立的社会活动形态。 前制度化的教育,是人类教育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它为制度化的教育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发展基础,并对教育的发展发生了难以估量的影响。 (二)制度化教育
近代学校系统的出现,开启了制度化教育的新阶段。制度化教育主要指的是正规教育,也就是指具有层次结构的、按年龄分级的教育制度,它从初等学校延伸到大学,并且除了普通的学术性学习以外,还包括适合于全日制职业技术训练的许许多多专业课程和机构。从高这一定义中可以发现,制度化的教育指向形成系统的各级各类的学校。
随着学历社会的出现,制度化教育趋于成熟,制度化教育的发展越来越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非制度化教育
非制度化教育是相对于制度化教育而言的,它指出了制度化教育的弊端,但又不是对制度化教育的全盘否定。非制度化教育所推崇的理想是:“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

非制度化教育相对于制度化教育而言,改变的不仅是教育形式,更重要的是教育理念。
库姆斯等人陈述的非正规教育的概念、伊里奇所主张的非学校化观念都是非制度化教育思潮的代表。提出构建学习化社会的理想正是非制度化教育的重要体现。
三、教育制度的影响因素(建立学制的依据) 1.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学制的建立提供了基础。在生产力发展水平比较低的情况下,学校类型比较单一,规模也比较小。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到了资本主义大工业时期,社会需要大量各种类型的人才,与之相适应,产生了近代学制,提出了普及教育的思想和职业技术教育制度。当代社会学校类型更加多样化,各项教育制度日益完善,终身教育思想被纳入学制中,所有这些是当代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反映。 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学制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时期的产物,要反映一定历史时期政治经济制度的要求,并为一定的统治阶级服务。特别是学制中关于学校专业的设置,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目的,学制年限,入学条件等,要直接受统治阶级的有关方针、政策的制约,反映着统治阶级的愿望和要求。因此,学制在阶级社会中具有阶级性。 3.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
学制的建立,还必须依据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规律。确定入学年龄、修业年限、各级各类学校的分段,都要考虑青少年儿童的身心发展的规律。如:小学入学年龄,许多国家都规定为5-6岁,就是因为儿童到了5-6岁时,大脑的发育已经成熟,能够适应系统适应学习的需要。正是由于学制受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的制约,所以不同国家在学制的很多方面都是一致的。如入学年龄,大、中、小学阶段的划分等,在许多国家都是一致的。 4.本国学制的历史发展和国外学制的影响
学制的建立还必须吸取本国原有学制中有用的部分,参照外国学制的经验。每个国家的学制都有其形成与发展的过程,在建立新学制时,既不能脱离本国学制的历史沿革,也不能忽视吸收其他国家学制改革的有益经验。
总之,影响学制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我们在研究学制时,一定要从多种视角进行分析,既要看到政治经济制度对学制的影响,看到不同政治经济制度下学制具有阶级性,又要看到由于生产力的和科学技术水平和本国学制的历史影响,同一社会政治经济制度下可以形成不同的学制;同时,还要看到,在不同的政治经济制度下,由于人的身心发展规律的普遍作用,学制在很多方面存在共同特征。
第二节西方发达国家现代学制发展历程
现代学制最早出现在欧洲。欧洲资本主义工业革命后,现代学校迅猛发展,其中学校系统的形成有两条途径。一条是自上而下的发展,是以最早的中世纪大学为顶端,向下延伸,产生了古典文科中学,经过长期发展形成了大学和中学系统。一条是自下而上地发展而来,是由最初面向广大劳动人民的国民小学到中学,并沿至高等职业学校。到19世纪末,西方现代学制逐步形成。
一、西方现代学制的类型 从纵向来看,双轨学制在向分支性学制和单轨学制方向发展。各国学校教育制度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三种典型学制类型。 (一)双轨制
这种学制是古代等级特权在学制发展过程中遗留的结果,它把学校系统分为两个互不相通的轨道。一轨为特权阶层子女所设立,学校多从古代学校发展而来,各方面条件都比较优

越,学术性很强而且水平高,是具有等级性和学术性的一轨。另一轨是为劳动人民的子女设立的,有小学到职业技术学校,学习从事劳动生产的技术,属于生产性的一轨。两轨之间互不相通,互不衔接。英国是双轨制的典型代表。
在现代社会的发展过程中,随着特权阶层的削弱,较高的学术性一轨已逐渐向劳动人民子女开放。 (二)单轨制
单轨制的特征是所有的学生在同样的学校系统中学习,可以由小学升入中学、大学,各级各类学校互相衔接。相对于双轨制来说,这种学制是历史的一个进步,有利于普及教育,有利于提高国民素质。由于美国没有像英国皇室那样的特权基层,形成了典型的单轨制。后来这一学制类型为许多国家所采纳。 (三)分支制
这是20世纪上半叶在苏联形成的一种学制。它吸收了西欧双轨制中的一些积极因素,如职业技术学校单独设立,又兼顾了单轨制的特色。既有上下级学校间的相互衔接,又有职业技术学校横向的相互联系,形成了立体式的学制。其特点是“上通(高等学校)下达(初等学校),左右(中等专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通畅”。这种学制既有利于教育的普及,又使学术性保持较高水平。但由于课时多、课程复杂,教学计划、大纲和教科书必须统一而使教学不够灵活。
二、西方发达国家学制发展的趋势
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为21世纪培养具有创造能力的人才。世界各国均对自己的学制进行改革,其共同趋势是: (一)终身教育体系不断完善
终身教育是当今各国教育改革的共同指导思想,而建立终身教育体系则是各国学制改革的共同目标。
终身教育是持续的,包括各种年龄阶段,贯穿人一生的整个过程;终身教育包括各种形式的教育。它谋求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等各种教育之间的联系和统一。
目前,在许多国家出现的远程教育、开放大学、社区教育、网络学校等,都是终身教育思想在传统学校教育之外的范围广泛的教育实践。 (二)义务教育的范围逐渐扩展,年限不断延长
为了提高人才素质,大多数国家的义务教育的范围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这主要表现在义务教教的一端在逐渐向学前教育方向扩展,而另一端则向初中后教育阶段延伸。
许多国家采取了措施,把学前教育列为义务教育范围,以提前实施义务教育。
比如英国规定,幼儿学校是义务教育的第一阶段,招收5-7岁的儿童。在法国,学前教育是初等教育的组成部分,学前教育虽然不是强迫的,但免费实施,所有2-7岁的儿童均可就近上幼儿学校。
发达国家的义务教育正继续向后延伸,提出普及高中教育,使得义务教育的年限延长。比如,美国普及12年义务教育,法国的义务教育年限为10年。 (三)重视职业教育,并力求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融合
各国当前都十分重视发展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使职业技术教育成为基础教育与就业之间的桥梁。
在职业技术学校中加强普通教育也是各国所采取的一个改革措施。法国的职业中学开设了一种新的文凭——教学研究职业文凭,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四年,目的在于提高熟练技工的普通给教育水平。
(四)高等教育大众化、层次多样化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