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绕地球公转一周,月相由朔到下一次朔所经历的时间间隔,即月相变化的周期,叫做朔望月。
月相的变化依次为新月→娥眉月→上弦月→凸月→满月→凸月→下弦月→残月→新月。
月相变化规律
1、农历每月初一,月球位于地球和太阳之间,以黑暗面朝向地球,且与太阳几乎同时出没,故地面上无法见到,称为新月或朔。
2、农历每月初三、初四,月球向东绕地球公转,即月球位于太阳的东边。月球被太阳照亮的半个月面朝西,地球上可看到其中呈镰刀形的一部分,称为娥眉月。
3、农历每月初七、初八,月球绕地球继续向东运行,月地连线与日地连线成90度。地球上正好看到月球是西半边亮,呈半圆形叫上弦月。
4、农历每月十一、十二,在地球上看到月球西边被太阳照亮部分大于一半,月相变成凸月。
5、农历每月十五、十六,月球运行到地球的外侧,即太阳、月球位于地球的两侧,地球不能遮挡住日光,月球亮面全部对着地球,称为满月或望。
6、农历每月十八、十九,月相又变成凸月,月面朝东。
7、农历每月二十二、二十三,太阳、地球和月球之间的相对位置再次变成直角,这时看到月球东半边亮呈半圆形,月面朝东,称为下弦月。
8、农历每月二十五、二十六,月相又变成蛾眉月,亮面朝东。月球随后继续向东运行,月相又变为朔。
扩展资料
月相的识别方法
假设满月是一个圆形,那么无论月相如何变化,它的上下两个顶点的连线都一定是这个圆形的直径(月食的时候月相是不规则的)。
当我们看到的月相外边缘是接近反C字母形状时,那么这时的月相则是农历十五日以前的月相,相反,当我们看到的月相外边缘是接近C字母形状时,那么这时的月相则是农历十五日以后的月相。
月相变化歌
初一新月不可见,只缘身陷日地中。
初七初八上弦月,半轮圆月面朝西。
满月出在十五六,地球一肩挑日月。
二十二三下弦月,月面朝东下半夜。
一个口诀可以方便记忆:上上上西西、下下下东东,意思是:上弦月出现在农历月的上半月的上半夜,凸面(右侧)朝西,位于西半天空;下弦月出现在农历月的下半月的下半夜,凸面(左侧)朝东,位于东半天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月相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