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会打扮到底有多重要,看看你就全知道了

如题所述

1

马上就要过年了。

过新年,穿新衣,是我们的传统。

全家人一起穿着新衣裳,走亲访友来拜年。

但是我们看看身边就会发现。

很多孩子穿着新衣服显得很别扭。

记得上次在公园,一个两岁多的孩子,穿着一件几乎拖地的衣服。

那件衣服给我四岁的儿子穿应该还显得宽大。

我妈妈跟那个奶奶打招呼,从她们的聊天中我才知道。

那件衣服是给这个孩子买的,特意买一件大的,这样就能穿好几年。

就为了这个好几年,所以这个孩子就要穿着这件丝毫不合身的衣服过几年。

看到小小的他动起来很别扭,我心里就不是滋味。

因为我小时候也经常这样,哥哥姐姐的衣服缝缝补补就到了我身上。

那些年总是低着头,自卑了很久。

这个孩子还小,但是他真的就没有感觉吗?

当然他会觉得不舒服,有一天也会想,为什么我跟其他的小朋友穿的不一样?

只是被父母忽略了而已。

所以给儿子去挑衣服,给老婆两个建议:一个是合身好看,一个是孩子喜欢。

但是孩子妈觉得我不懂。

最后在我跟儿子的配合下,影响她做决定。

很多父母养育孩子的态度就两点:“吃饱穿暖”和“努力学习”。

所以我们的奥林匹克数学竞赛成绩很棒,审美教育却严重滞后,审美能力低下,还不为父母重视。

我们听到最多的话就是“孩子穿衣服,美不美不重要,重要的是舒服,因为孩子一下子就长大了,所以要买大的。”

还有人会嘲笑那些给孩子打扮的父母,“天天打扮小孩干嘛,过一会就脏了。”

你真的就没有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想想吗?

这是他们想要的成长模式吗?

3

穿着得体,是一种教养,让人觉得舒服。

杨澜提及自己刚回国面试的故事,说没有人有义务透过你邋遢的外表去发现你优秀的内在。你必须精致,这是女人的尊严。

为人父母,养育孩子时,也要让孩子的穿着得体大方,精致用心。

不要说以貌取人是肤浅。

谁不喜欢看到美好的东西呢?

如果你把孩子弄的邋里邋遢,去朋友家作客,脏兮兮的小手在主人家白白的墙壁上盖下手印,你觉得朋友会怎么想?

前段时间,一个公益广告在网上热传。

这是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一个试验,他们要测试同一个小孩如果以穿得漂亮和脏破的两种形象独自走在大街上,路人是否都会留意和关心这个看似迷路的孩子。

这个小女孩叫Anano,今年六岁,是这个实验的主角。

在格鲁吉亚街头,Anano穿上质感很好的裙子和小大衣,一个人静静的站在哪里。看来起就像是一个有钱人家的小孩不小心走丢了一样。很快,就有陌生人来关心她。路过的人们纷纷对这个落单的小姑娘释放了善意。他们问她叫什么名字,几岁了,住在哪里?

看着她可怜的样子,有人蹲下来关心她是不是走丢了。

有人甚至拿出手机不知道是要打电话询问还是要报警。

大家都显得非常有爱心。

可是,故事还没有结束,这时候Anano换了一副打扮。那个干净可爱的小姑娘不见了,化妆师把她打扮成了一个邋遢的,衣衫褴褛的小流浪姑娘。

同样的地方,同样的Anano,她还是静静的站在哪里。

广场上依然有那么多人,熙熙攘攘,人来人往。然后,没有一个人去过问她。

可怜的Anano就这样站着,像是站在一个被遗忘的角落,暗淡又不知所措。

最后她说:我觉得很难过,大家都叫我快走开。因为我的脸上有脏脏的烟灰和我穿着肮脏的衣服。

很多时候我们对别人的判断,仅仅依赖对方的穿着。即便对方只是一个小孩子。

孩子当然喜欢身边的人能欢迎自己,关注自己,喜欢自己。他们也许不会表达,但是他们也喜欢打扮得体一些,优雅一些。如果让孩子邋里邋遢,这可不能怪孩子,那是父母的责任。

4

为什么很多人富裕了,却还是显得又俗又土。

曾有一部喜剧电影《窈窕绅士》,说的是给暴发户补素质。

其实不仅仅是暴发户缺审美,我们中国人基本都要补这一课。

因为我们对美育是忽视的,而过度强调智育。

一味地名牌加身,但是气质没上去,照样显得不得体。

给孩子的打扮也是,不是说买大牌的衣服就是打扮。

而是要用心、得体、尊重。

所以,为人父母要尽早考虑培养孩子的审美观。

因为 “成人的气质是由儿童期间的审美导致的,童年的审美奠定了人一生的审美倾向和生活品质。”

而这样的培养就在平常日子里。

在我们给孩子选择的衣品上,在房间的布局上,在给孩子读的那些美的图画书中。

当然,父母自己要不断提高审美的水平,不断提高修养和见识。

这样就会给孩子耳濡目染地影响和帮助。

无论身处何处都不要放弃对美的追求、拥有把生活过得细致美好的能力的父母,是孩子审美教育中的关键一环。

让我们的孩子美美的,过新年。

美美地过好每一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8-01
这位知友。虽然每个人都会说儿不嫌母丑,可哪个子女不希望妈妈越活越年轻。当别人问起你的妈妈会打扮吗?也许你会说说:我妈都那么大岁数了,还打扮给谁看啊?可你心里真的那么想吗?真的不想自己的妈妈是个会打扮、懂保养、知养生的妈妈吗?其实,一个女人会打扮,不仅能让自己光彩照人,信心满满,而且会对身边的人产生非常大的影响,特别是对自己的孩子。

会打扮的妈妈充满自信与朝气
会打扮的妈妈生活是充满着朝气的,有种既可以使自己的心底充满阳光,增加对生活的情趣,也可以让自己的底气十足,对工作充满自信和信心。
其次,还可以“美化环境”,一个打扮时尚的人,无论到了哪里,都能成为此时此地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再者,适当的打扮是对别人的一种尊重,也能换来别人对我的尊重。
把自己打扮得得体自然,大方,走在路上时,会经常收到一些欣赏的目光,这种目光是对自己打扮的肯定;走进公司,也会经常听到同事们赞许的声音,这种声音更是对自己打扮的鼓励,也可以让自己一天工作开心愉快。
知道打扮自己的妈妈,基本可以说明她是一个有好的生活态度和对审美有品位的女人,既可以给自己很大的自信,同时也在无形中给自己的孩子一种好的影响和教育。
一个懂得保养自己的妈妈,她的女儿还会太差吗?

前不久,李嫣和黄多多出现在巴黎的春夏童装秀上。两个星二代气场十足,小小的年纪,一亮相便惊艳了众人,一时间纷纷上了热搜,这两个小家伙的气场也太像她们的妈妈了吧。
对孩子来说,会打扮是一种天赋,是一种从小就耳濡目染、深入骨髓的触觉,这种触觉,长大后就会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成为一种让旁人羡慕的优势。这种优势在李嫣和黄多多体现的淋漓尽致。

一提到气质大家都会说:“气质是从内在表现出来的,和外在的漂亮与否没有关系”真的没有关系吗?但如果一个人外在邋遢,穿着不修边幅你还愿意去看她的内在吗?多多才是一个11岁的小姑娘,你可以说这里没有多妈(孙莉)的功劳吗?虽说孩子的气质都是在后天中慢慢形成的,但作为陪伴孩子最多的人,母亲的气质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影响,是不容小觑的。

现在正在热播的电视剧中马伊俐饰演的单亲妈妈罗子君,不管生活发生多么大的改变,可在儿子面前从来没有过懒散、拉撒、沮丧,抱怨,一直以积极向上的态度面对儿子。不管有多苦多累都会以一个饱满的热情面对平儿。
对于罗子君而言,离婚之后的她在物质上没有了以前那么的充实,但不可否认的是他要比离婚之前漂亮,更懂得打扮,最后还获得了贺涵的刮目先看,所以不是说打扮要每天穿大牌、化浓妆,但是最起码穿着要得体、适宜、舒服。人都是视觉动物,“不修边幅”长期以往,会给人视觉疲劳,别说爱你的家人,自己都可能对自己厌烦。
所以,女人不论是在什么时候,最好都能注意打扮自己。因为,妈妈的打扮是家庭的保鲜剂,妈妈的行为可以对一个孩子的未来有着深深的影响。
一个注重仪态的妈妈,通常自己的小孩都是充满自信的,通过一项研究表明,越是漂亮得体的妈妈,她们的小孩就会越乐观自信,因为自己的妈妈打扮漂亮,提高审美,和漂亮妈妈在一起会感到内心十分骄傲。

爱美是女孩子的天性,每个女生都希望自己美美的,不管出门逛街、工作还是会友,精心打扮一下,心情和容貌都会有不一样的改变,更大可能也会改变自己的命运。我们无法左右孩子的容貌,我们却能通过给孩子合适的打扮,给孩子一张不被人嫌弃或者怜悯的脸。张爱玲的一句话:“一张好看的脸,就像一本好看的扉页,令人忍不住想读下去”。
让孩子衣着得体并不单单是为了追求外表的美丽,而是给他一个好的精神面貌,通过这样的精神面貌告诉别人:我生活在一个幸福健康的家庭,我的爸爸妈妈很爱我,他们愿意在我身上花时间。我有良好的家教,你可以放心的和我交流。

一个大方得体的形象也会让孩子在外人面前好感度上升,因为孩子会从别人的眼光里读到“你很可爱”“你很美”这种信息,这种信息会促使孩子更加自爱更加尊重自我,同时也会让她更加阳光和自信。
换句话说,妈妈大方得体的形象在时间的见证下,影响着孩子,也可以说是潜移默化的给了孩子一张赢得他人亲近和认可机会的名片。审美、眼光看起来是说不清的东西却是一种看不见的竞争力。一个穿着得体、有良好气质的在职场更容易受到关注。

妈妈的审美也影响着孩子将来的审美能力,使孩子对外面社会充满向往,有着不断朝向自己未来的勇气,童年得到美好的东西越多的孩子,长大后就会通过他们的言行举止和工作成果来传达他们的审美眼光和品味,从而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
希望每个妈妈都能照亮孩子的未来,成为照亮孩子一生的那一束光亮。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