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字里那个“讳”字是什么意思

比如高祖武皇帝,讳霸先,是活的还是死后的名字?有什么讲究?

古代名字里那个“讳”字的意思指的对古时称死去的皇帝或尊长的名字的称呼。表示对死者的尊敬。并且我国古代常有避讳的传统。

示例1:汉讳武帝名「 彻」为通。—— 唐代韩愈《讳辩》(汉武帝名字中“撤”是通的意思。)

示例2:子厚讳宗元。——  唐代韩愈《柳子厚墓志铭》(子厚又叫宗元。)

旧时生前曰名,死后曰讳。名讳是出现在中国古代的一种语言现象。遇到君主或尊长者时,不但不能直呼其名,而且在书写的时候也不能使用这些字,于是只能用改字、改音或减少字的笔划等方法予以回避,也称避名讳。

扩展资料

古代避讳对象

一是帝王,对当代帝王及本朝历代皇帝之名进行避讳。如在刘秀时期,秀才被改成茂才;乾隆曾下诏门联中不许有五福临门四字,为的是避讳顺治帝福临之名。有时甚至还要避讳皇后之名,如吕后名雉,臣子们遇到雉要改称野鸡。

二是讳长官即下属要讳长官本人及其父祖的名讳。甚至一些骄横的官员严令手下及百姓要避其名讳。

陆游编著的《老学庵笔记》记有一故事:一个叫田登的州官不准下属及州中百姓叫他的名字,也不准写他的名字,到了正月十五照例要放灯三天。写布告的小吏不敢写灯字,改为“本州依例放火三日”。由此便有了“只许州官放火,不准百姓点灯”的笑话。

三是避圣贤,主要指避至圣先师孔子和亚圣孟子的名讳,有的朝代也避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之名,有的还避周公之名,甚至有避老子之名的。

四是避长辈,即避父母和祖父母之名。与别人交往时应避对方的长辈之讳,否则极为失礼。唐代诗人李贺之父名晋,“晋”与“进”同音,故李贺一生不能举进士。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名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1-27

(讳)
huì(ㄏㄨㄟˋ)
[1]避忌,有顾忌不敢说或不愿说:~言。~匿。~饰。忌~。隐~。直言不~。~疾忌医。
[2]古时称死去的皇帝或尊长的名字:名~。

------〖词性与应用〗-------


(讳)
huì
【动】
(形声。从言,韦声。本义:避忌。有顾忌而躲开某些事或不说某些话)

[1]同本义
讳,誋也。——《说文》
讳,避也。——《广雅·释诂三》
卒哭乃讳。——《礼记·曲礼》
舍故而讳新。——《礼记·檀弓》
昭王之忌讳。——《周礼·小史》
讳名不讳姓。——《孟子·尽心下》
《春秋》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公羊传·闵公元年》
又如:直言不讳;讳名(对尊长避免说写其名,表示尊敬的心意);讳恶(先王的名讳与国家的凶恶);讳亡(忌言亡国)

[2]隐;隐蔽
恐犯忌而干讳。——《楚辞·谬谏》。注:“所隐为讳。”
又如:讳疾(隐瞒缺失);讳匿(隐匿;藏匿);讳过(隐瞒过错或失误);讳恶不悛(隐恶不改悔)

[3]畏,怕
击断无讳。——《史记·范蔡传》
不讳强大。——《战国策·秦策》。注:“犹辟也。”

[4]死的婉辞。如:讳所(死难之地);讳日(死亡之日);讳问(死讯)


(讳)
huì
【名】

[5]忌讳的事情
有公讳。——《礼记·玉藻》
入门而问讳。——《礼记·曲礼上》
又如:犯讳

[6]旧时指死去的帝王或尊长的名字
汉讳武帝名“彻”为通。——韩愈《讳辩》
子厚讳宗元。——韩愈《柳子厚墓志铭》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17
避讳的意思,无论是死还是活,都必须避讳
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这是古代避讳的一条总原则。在这一原则指导下,便产生了避讳的方方面面:

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15449.htm?fr=ala0_1_1#3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10-01-27
避讳的意思,无论是死还是活,都必须避讳
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这是古代避讳的一条总原则。在这一原则指导下,便产生了避讳的方方面面: )

(讳)
huì(ㄏㄨㄟˋ)
[1]避忌,有顾忌不敢说或不愿说:~言。~匿。~饰。忌~。隐~。直言不~。~疾忌医。
[2]古时称死去的皇帝或尊长的名字:名~。
第4个回答  2010-01-27
讳就是名的意思,名讳。
比如:陈高祖,武皇帝,讳霸先。
就是说:高祖,武皇帝,姓:陈,名:霸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