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节到底要不要送礼物

如题所述

我曾经是一个是收过学生送礼物的老师,也是送过礼物给老师的家长,我来说说我个人的看法吧。

给老师送礼无非就是想老师多多关注自己的孩子,但是我想说:想要老师关注自己的孩子,不一定是送礼,更多的是家长自己对教育的参与程度。

每天会关注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多跟老师沟通的家长;出现问题是和老师一同寻找解决办法,不是都是怪老师的,比如孩子在幼儿园和小朋友打架被刮到了,会跟老师了解情况,而不是直接怪罪老师看不好孩子。和老师沟通语气温和,而不是把老师当成看孩子的保姆,教育自己的孩子有礼貌等等,就是家园共育的教育方法。

如果实在是想在教师节给老师送礼物,礼物不是说要很贵重,可以送一朵花,最有意义的是:家长和孩子共同制作贺卡送给老师。我现在还保存着当年一个孩子送给我的教师节贺卡,现在那个孩子已经上初中了,我们还一直有联系。

一句话就是说:老师除了关注家长送礼的学生,还会关注孩子懂事、家长明事理的学生。

每年都有人提出这样的问题,我依然坚持:

如果家庭经济方便,表达心意,感谢老师,你就送。如果经济不允许,发个短信也不错。不过不要超过5000元哦,那是行贿受贿的立案金额。

教师节要不要给老师送东西?这个要看个人和家庭情况吧!如果老师平时对你家孩子很好很关照,出于情理送一些东西也挺好;但如果是其他家长怂恿,这种不送也罢!

送一点水果,瓜果不是很贵重,想要表达一些心意,没人会拦着你;想着送一些好看点的花,让老师多关照下孩子,父母这种想法也没错;什么也不想送,同样也没有任何问题,没有人规定教师节就必须送东西。

关键在于家长你是怎么想的吧!

我印象深刻,我上小学二年级的时候,是在自己村子,只有一年级到三年级,老师都是一个村的,教师节我记得父母给了两颗白菜、一些葱,都是自家地里种的,那天下班老师蹬着自己行车,车里放着家长送的菜,很高兴。

之后初中高中还有印象,那么时候夏天大家喝的饮料瓶子,都会统一卖给垃圾回收站,钱不多,但是攒起来还是有几十块钱。到了教师节,就是那些班费,最多一人再拿一两块,给几个老师,每人买个十几块钱的小装饰品。

上课的时候,全体起立给老师说句“老师辛苦了,教师节快乐”,反正感觉老师都挺高兴地,下课都没拖堂。

所以说给老师送礼,更多的是家长的想法,如果你是抱有目的性,你送点东西也无妨,如果家里条件一般,这方面也没啥特别大的想法,让孩子弄个贺卡啥的也都行。就看你想要什么结果了!

我个人是不赞同给老师送礼的,觉得不花钱的礼物才是有意义的礼物,如果涉及到金钱就感觉变了教师节的意义。

昨天坐车,刚好遇到一个大姐,她就说她现在是家委会的会长,孩子上初二;因为之前网上经常报出来,学生压力大,有几起跳楼事件,所以现在所有的学校不公布考试成绩,只分ABCD,这样家长的就不知道孩子到底考了多少分,心里没底,不知道孩子在学校里到底学的怎么样,可以上到什么样的高中。他为了知道孩子的一些信息,所以处处巴结老师;昨天星期天,她刚去组织别的家长去学校搞卫生,然后组织大家给老师挑选教师节的礼物。然后,他说老师私底下把他小孩近一年的考试成绩发给她了,她看了很开心,说小孩近一年学习成绩都在上升,并且小孩的同桌是班上第一名。这家长也不容易啊,为了小孩处处巴结老师。

记的我们那时候上学,哪有这么多事,天天就知道上学,跟本不弄这一套,教师节的时候,要不给老师画幅画,要不就去采点花送给老师,大家都很开心,不像现在,一个教师节,家长还愁给老师买什么礼物,自己不买,别人都买了,又害怕老师对小孩区别对待;送吧,对礼物的挑选又很纠结,不知道送什么好。

这几天应该所有的家长都有这个困扰吧,我觉得送个礼物不花钱的最好,能表达心意就好了。

临近教师节,很多家长按捺不住,纷纷在鸡娃群里询问:要送什么礼物给老师吗?其实,送了什么东西老师真的未必能记得住、记得久,送啥都不如送娃的学习好、不用老师操碎心。如果那条把控不了,至少可以让自己做个让老师喜欢的家长,积极配合学校和老师的工作,这才是长久的、更靠谱的礼物呀。


一、做个积极配合学校的家长

现在幼儿园的班额多在20-40人,小学生的班额则通常在35-55人,一个班那么多的孩子,老师不可能时刻关注着每一个孩子,也可能因为自己的喜好和情绪表现出自己的偏好。而影响老师判断的,家长也要占一部分因素。

可以肯定的说,老师会更喜欢积极配合的家长。但积极配合,不等于会拍彩虹屁。

积极配合是指:

1、学校要求家长配合的事项认真完成。

如各类通知单按期填写回执、学费餐费按时缴纳、统计报名清单及时填写等等,否则就会因为少数的几个人给老师增加很多额外的工作,1、2次没关系,但如果你在被老师单独通知的名单里出现的频率不低,难免就会给老师造成一种印象:这个家长对孩子学校的事儿不上心。

说句大实话,现在哪个中年人不忙?但重视与否,决定了你的输出结果。


2、学校需要家长参与的活动积极参与。

现在的学校都重视素质教育,运动会、春秋游、节日庆典、家长开放日、学科比赛都不少。通常都需要家长们积极配合,比如要征集志愿者为孩子们化妆,给孩子们拍照,或者协助维持秩序、随行采写稿件之类,建议家长们不管多忙,一个学期也要出现1次,一来本来参与活动也能更多了解孩子在校内的表现情况,二来也可以增加和老师沟通的机会,争取为班级、学校服务一次。比如运动会的志愿者家长,总归是要跑前忙后给孩子们增减衣服(家长群里会不断有人请他们帮忙)、满场拍照加油的,这种辛苦的服务性工作,总不能每次都安然享受别的家长给自己孩子带来的便利吧?


二、做个有教养、明是非的家长

孩子在学校要学会集体生活、交友懂礼,这也是学习的一部分。但实际中,总是会和其他同学产生各种各样的不愉快、甚至矛盾……小事情当然让孩子们自己去处理就好了,总得学会成长。但比较严重的情况,比如升级为肢体冲突了,受伤了或者伤了别人,老师则会第一时间通知到双方的家长。此时就是体现家长素质的时候了。

我们给老师送礼的目的无非就是想让老师对自己的孩子多一点关照,送礼在一定程度上的确能给孩子带来一点帮助,但是如果班里学生都送礼了,老师又应该去关照谁呢?

如果想让老师对孩子有特殊照顾,我们就要知道老师会对什么样的孩子进行关照。下面我们从2个方面来看一下。

条件优越的家庭。

其实我们每个人看到那些条件比我们好,地位比我们高的人我们内心都会产生一种自卑或者会对他们讨好的心理。

就像当你和老板面对时你会感到紧张,你觉得是心理作用,其实不是这样的,这是因为地位悬殊给你带来的影响。

如果孩子父母在机关单位担任领导,那么你不用考虑给老师送礼,老师也会对你的孩子有特殊照顾,反过来她会讨好你,这就是当今 社会 的形态。我相信每个人身边也不会缺少这样的例子。

我儿子班里有一个同学,父母实在通用 汽车 里担任领导吧,因为学校的公务车都是通过他父母买的,所以他们和校长关系比较好,平时老师买车子或者 汽车 维修保养也会找他们,我儿子这个同学从来没给老师送过礼物,老师对他也挺照顾。

所以家庭条件有优势的,老师相对会亲近一点。

家庭困难的孩子。

我姨是一名教师,她负责是初三的毕业生。她曾好告诉我她们班有一个特殊的孩子。他家里没父母只有爷爷奶奶,平时孩子很少有零花钱。

一次要请假回家几天,当时都快面临中招考试,时间很关键,我姨就问他回去有什么事。他说他要回家收麦子,爷爷奶奶年龄大了,有些事需要他做。当时我姨告诉我这事时都心酸落泪了,她说这孩子太可怜了。家庭实在困难有时候需要的作业本和校服都是我姨帮忙买的。

我想如果家庭条件特别困难的孩子,老师也会特殊照顾。

孩子自身优秀。

如果孩子本身就是一个惹人疼爱的孩子,老师内心也会喜欢,自然会多加关照,也不需要送礼的。

我觉得给老师送礼只是让老师照顾孩子的客观条件,关键还是需要孩子自身优秀,老师喜欢了,那还有不照顾的道理,你觉得呢?

一定杜绝送礼

尊师重道略表心意未尚不可。其实,老师也未必稀罕家长的那些小礼物,只有人家感觉盛情难却而已。

送点礼很正常的,家长送了礼给老师,老师会多关照学生的

这个问题需要从两方面看,看你要送什么样的“礼”:

如果是用 健康 的方式给老师送礼 ,比如,让孩子在教师节当天给老师送一束康乃馨、送一个孩子亲手做的节日贺卡,或者手工绘制作品,表达对老师的感谢和敬意,是完全可以的。好处是让孩子有一种仪式感,既能体现尊师重教的含义,又能增强孩子与老师的感情,让孩子从小对老师充满尊重。

但是,如果落入了世俗 ,给老师送一些物质的东西,如手机充值卡、有价证券、吃穿用的东西等,性质就变了,就变成了贿赂,这是大家极力反对的,就违背了国家设立教师节的初衷,破坏了教师节的圣洁,滋长了 社会 不良风气。特别是家长的这一做法让孩子知道了,会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植入一颗不 健康 的种子,让他小小年纪就学会歪门邪道,对孩子的教育极其不利。

即便按着这种世俗的思维考虑 ,幼儿园的孩子还没进入正式求学的阶段,还没有课业的压力、学习方面的竞争,有必要给老师送礼,以此获得老师额外的关注吗?从幼儿园就开始送礼,准备送到什么时候啊?

教师节究竟该不该给老师送礼?怎么送礼?欢迎家长们各抒己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