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非遗”丹寨,宝马i3传承了哪些“技艺”

如题所述

人生除了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毕竟大城市只是人生舞台,旅途中的迤逦风光才是生活色彩。

此行来到的地方是丹寨,隶属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不仅坐拥令人惊叹的喀斯特地貌,还汇聚着诸多少数民族古老文化之传承,以其完美承载了自然与人文的双重魅力而闻名于世。

此次活动的座驾是宝马i3,大家对这台车应该都不陌生,但很多未曾近距离接触过它的人,貌似都有着相同的偏见。例如网友经常提到,“传统豪华品牌的纯电车只是套壳产品,续航根本比不过自主品牌车型,功能配置和车机智能程度也拉胯等等”。不仅是宝马i3,好像绝大部分豪华品牌的纯电车都会受到类似质疑。

带着以上疑问,我驾驶着宝马i3,开启了这段340公里的短途自驾之旅。

青山碧水云遮雾绕,宝马i3车队从酒店整队出发,沿翠绿环绕的高速公路一路奔袭。这是我第一次来贵州丹寨,有两个“本土特色”让我印象深刻。第一,不同于其他地区,这里的山并非孤峰独秀,而是山连着山、山又套着山,连绵起伏。正应了那句词,“天下山峰何其多,唯有此处峰成林”。

行驶在山间高速上,不停望向窗外风景,加上宝马i3出色的车内静谧性,工作上的浮躁被一扫而空。打开车辆智能驾驶辅助功能,将速度设定到120km/h,跟随编队有序行驶。即便是过弯时,车辆的自主转向角度和速度也不会让我感到紧张,可靠性很高。

不同于市面上多数纯电车,宝马i3采用的是励磁同步电机,它的优势就是能保障车辆在全速段区间都有着持续输出动力的表现,不像有些纯电车低速段加速很快,中高速段会变得疲软。简单点来说,宝马i3的动力输出表现会更让人有驾驶欲望,性格依然非常宝马。

丹寨的迷人之处还在于,你永远不知道下一秒是晴天还是雨天,这也是我说的第二个“本土特色”。进隧道前是艳阳高照,出隧道后也有可能倾盆大雨,太阳天下雨这事同样也不稀奇。

雨过天晴峰回路转,车队来到了享有“粉红秋名山”之称的“花溪高坡九道拐”,连续的掉头弯卡以及延绵起伏的高度落差,让我不禁攥紧了方向盘。此时也终于可以验证我心中的另一个问题了,宝马i3和燃油版3系的动态感受到底有多大区别。

首先两者的车身结构不同,宝马i3的车身重心比燃油版3系低了44毫米,并且还有着更宽的前后轮距。其次是,宝马i3后轴搭载的是自适应空气悬挂,运动性逊于燃油版3系,但舒适性更高。并且,宝马i3还多有底盘后防倾杆。

驶过几个弯道,能明显感受到宽轮距和后防倾杆带来的好处,宝马i3底盘平衡性更好,驶入弯道时车头服从性很高,出弯时车尾比较灵活,同时加速踏板又是线性调教。总体来说,宝马i3的弯道动态表现依旧保持了宝马品牌一贯的操控感受,和燃油版i3有明显不同。

通过九道弯的山路驾驶,证明了宝马i3并没有丢掉品牌引以为傲的操控快感,它并不是一台通勤专用的纯电车,这也是它和其他纯电车相比最大的不同。

丹寨不仅风景秀丽,同样也有着少数民族千年传承的文化底蕴,众多民族文化手工艺技艺也相继被授予各级非遗认证,这里也被世人赋予“非遗之乡”的美誉。

经过数小时驾驶抵达目的地后,我们也亲身体验了苗族古法蜡染和卡拉鸟笼编织技艺,在一笔一绘,一丝一竹之中,切实感受到了非遗传承技艺所饱含的人文情怀。也让我明白了,匠心精神不会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改变,技艺传承更不会随着岁月的变迁而消逝,宝马品牌又何尝不是如此。

返程回到酒店,经过一天340公里的实测,我驾驶的这台宝马i3 40L车型续航里程还剩113公里,电池电量剩余31%。依据剩余电量换算,宝马i3实际续航与526公里的CLTC标准续航相差无几。因为相比于标准续航,纯电车的动态续航更具真实性。不过就续航里程而言,宝马i3可能比自主品牌车型要保守一些,但满足短中途驾驶还是绰绰有余的,毕竟当下也没人会开着纯电车跋涉上千公里穿越祖国大江南北。

关于车机智能程度,宝马i3这台全球车仅是在本土化方面略逊于自主品牌车型而已,但试问有多少人买车用车时会把车机智能化程度看得比驾驶更重要呢。且不说当下纯电车的使用属性是驾驶、通勤工具还是所谓的“第二个家”,至少对宝马而言,赋予车主更多驾驶乐趣才是每台车的主旋律,宝马i3同样也做到了。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路YAO知马力,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