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均收入和人均可支配收入有什么区别吗?

如题所述

1、意义不同:
人均可支配收入是指个人可支配收入的平均值。人均纯收入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人民纯收入的平均值。纯收入是指一年劳动所得的所有收入减去产生这些所得的所有支出。
2、作用不同:
人均可支配收入常说的是收入的平均值。人均纯收入是收入减支出
3、统计范围不同:
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在国家或地区内计算。纯收入是家庭内计算。
均可支配收入计算方法
计算公式为:经营净收入=经营收入-经营费用-生产性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
居民可支配收入大致可以理解为住户部门的平均可支配总收入。由于不含非金融企业部门、金融机构部门和政府部门,居民可支配总收入远小于国民可支配总收入。人均居民可支配收入(住户部门可支配总收入除以常住人口)也就远小于人均可支配总收入(支配总收入除以常住人口)。
百度百科-人均可支配收入
1、定义不同
居民可支配收入是居民可用于最终消费支出和储蓄的总和,即居民可用于自由支配的收入。而农民人均纯收入,指的是按农村人口平均的“农民纯收入”。
2、具体内容不同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是全部用于安排日常生活的收入。而农民纯收入除了用作生活消费,其中有相当一部分要留做追加的生产费基金,用于农民的生产和扩大再生产。
3、意义不同
居民可支配收入被认为是消费开支的最重要的决定性因素,因而常被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生活水平的变化情况。在我国农村社会经济统计中,农民人均纯收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统计指标。反映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农村居民收入的平均水平。
4、计算方式不同
居民可支配收入=工资性收入+经营性净收入+财产性净收入+转移性净收入。
而农民人均纯收入的计算公式为:农民人均纯收入=(农村居民家庭总收入—家庭经营费用支出—生产性固定资产折旧—税金和上交承包费用—调查补贴)/农村居民家庭常住人口。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人均可支配收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农民人均纯收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