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如何评审?

如题所述

申报项目要通过5个评委“盲评”,即通讯评审,才可进入“会评”。
申报项目要通过5个评委“盲评”,即通讯评审,才可进入“会评”。根据往年规定,盲评通过率只有25%左右,会评通过率为50%-60%。下面的内容来自一组深度访谈,调查探析了14名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通讯评审专家的评审策略与态度,以期为项目申请者提供指引帮助,为研究者的学术论文撰写、科研工作等提供启示。

通讯评审社科基金项目时,评审专家须根据国家社科办提供的评审意见表给每份申请书逐项打分,最高分为10分,最低分为3分,然后基于分数综合决定项目是否“入围”,即项目是否能够“出线”,参加“会评”。

一、盲评专家的评审策略
盲评专家采用的策略大致可归为两类。一类是“一点淘汰法”,即只要不符合他们认定的关键标准,课题就被否定;另一类是“比较法”,即对看似同等条件的申请书,专家根据自己制定的优先顺序标准进行筛选,优中选优。

1.一点淘汰法
有11位受访专家在首轮评阅时,都采用了“一点淘汰法“。具体涉及的标准主要有:选题新颖度、问题凸显度和参考文献质量。

2.比较法
在申请书看似同等优秀的条件下,受访专家采用“质量优先”比较策略。根据访谈数据中主题的出现频次,受访专家比较课题的依据主要包括:前期成果质量、研究设计精细度、文献综述详实度、语言规范性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