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的笔顺是什么

如题所述

三的笔顺是横,横,横。

一、简述

三(拼音:sān)是汉语一级通用汉字(常用字)。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由三横组成,每横都是表数符号。三本义是数目的名称,是二和四之间的整数,又表示序数第三,由此又引申表示多次或多数。

二、字源演变

1、三本义是数词,即二加一为三。《庄子·齐物论》:“二与一为三。”《广韵·谈韵》:“三,数名。”又表示序数第三。《尚书·洪范》:“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引申之又泛指多数。《论语·公冶长》:“季文子三思而后行。”

2、刘宝楠正义:“三思者,言思之多,能审慎也。”“三”字本用三横表示数量,战国文字中或在原形上追加“戈”或“弋”为繁形,其中加“弋”之形一直沿袭至汉代。甲骨文“三”字作“三”,三横等长,“气”字作“三”,中间一横较上下两横短,二字是有严格区分的。

三、详细释义

1、数目,二加一的和:《易·需》:有不速之客三人来;《战国策·齐策四》: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唐韩愈《送张道士序》:三献书,不报,长揖而去;表示多数或多次:《战国策》:鲁仲连辞让者三;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卷我屋上三重茅。

2、三倍:《周礼·考工记·庐人》:凡兵无过三其身。过三其身,弗能用也;百位数后接着整数三十时对三十的省称;千位数后接着整数三百时对三百的省称;万位数后接着整数三千时对三千的省称;指历中九宫的第三宫,即东方震位。

3、指君、父、师:《国语·晋语一》:民生于三,事之如一;韦昭注:三,君、父、师也;指天、地、人:《国语·周语下》:纪之以三,平之以六;韦昭注:三,天、地、人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