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神宗讨伐西夏时形势一片大好,为什么会败给西夏呢?

如题所述

因为当时宋神宗军队已经打下几个城池,对自身的兵力也是有所损失,在继续往下打,不仅路途长远,而且兵力日渐衰退,到最后吃败仗,败给西夏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宋神宗太过主观考虑西夏有内部矛盾,想趁此机会,来个渔翁得利,但是这战线拉得太长远,并没有考虑这场仗实际打下来不是绝对胜利的。

先前的几个城池,被宋神宗军队一举拿下,更加强了宋神宗想要打败西夏的信心。但是心急吃不了热豆腐,那时宋神宗部队也已经出现了疲势,再这么长途跋涉,前去攻打西夏,久而久之,无异于送上前去,给人宰割。更何况,西夏的兵力,和宋神宗的也相差无几,士兵们已经非常劳累了,无心恋战的军队,自然不可能胜利。


这场仗说到底就是宋神宗自己私心,加上后来又到了严寒的冬季,还是一意孤行,势必要把西夏打下。在靠近西夏的横山建立一个名为永乐的城,为的就是当做攻打西夏的前沿阵地。

西夏也不再纠缠内部斗争了,这时大敌当前,先要一致对外,于是主动派兵到永乐城,和宋军直接开打。

说到这个永乐城,偏偏在战役最吃紧的时候,又出现了城内供水不足,导致许多人因没有水而渴死,加之西夏军队步步紧逼,宋军打败,仓皇而逃。至此,宋神宗想要攻打下西夏的愿望,只能成为泡影,损失惨重,人力、财力尽失。郁郁不得志的宋神宗,虽然还是心心念念想要攻打西夏,但是宋军急需休养生息,已无法再次赴远作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1-01

宋神宗之所以会在对战西夏中失败,主要是因为没有处理好后勤事务。宋神宗对西夏发动了两次大规模战争,第一次因为深入敌方,后勤被西夏截断,导致军队缺乏食物,最终损失了四十余万人马。第二次是据城而战,但是缺乏水源,最终军队损失二十余万人马。两次战争的失败令宋朝伤筋动骨,同时也令宋神宗心灰意冷,失去了再战的心。

 

宋朝对西夏的第一次战争,是出于西夏内乱时期,可以说时机把握的十分到位。当时西夏的皇帝被西夏的皇太后囚禁了起来,内部正十分的混乱。宋朝的大臣看到这种情况就上奏宋神宗,说现在是攻打西夏的最佳时机。

 

于是宋神宗派遣大军趁机攻打西夏,在初期很快就拿下了西夏的很多城池,眼看西夏就要攻破,西夏内部十分的着急。这时候西夏内部的一名老臣经验丰富,看到了宋朝军队的短板,于是建议西夏的皇太后,诱敌深入,然后派遣轻骑兵绕到后方阶段宋朝的后勤部队。

 

然后宋朝的几十万大军被迫屯兵在西夏城下,而当时又处于冬季,天气寒冷,人体又没有足够的食物补充,导致战斗力迅速的下降,饿死了大量的人马。最终宋朝的部队不得不撤退,在撤退过程中面对西夏的军队更是无力应敌,最终损失了四十余万人马。

 

不过这次战争虽然失败,但是宋神宗并没有就此放弃攻打西夏。在1082年又再次发动战争,这次的战争则吸取了上次战败的教训,在战争前沿建造了一座城池,作为根据地,可以令宋朝的大军进可攻退可守。

 

但是这座城池有着一个致命的问题,那就是没有水源,城池周边没有河流,在城池中挖掘水井也是挖不到水。而西夏方面也是以举国之力对抗宋朝,发动了三十万大军与宋朝交战。最终双方损失惨重,而宋朝由于水源问题导致渴死的人马损失过半。这一战令宋朝彻底的伤筋动骨,没有了再次发动战争的能力。

 

综合而言,宋神宗虽然在讨伐西夏的时候占据了大好的形势,但是由于对战争最重要的后勤缺乏相应的支持,才导致了最终的失败,可以说是败在了自己的手中。

第2个回答  2020-01-02
一个是战线拉的太长了,被敌人从后方截断了退路,粮草没有空着肚子,也不能打仗,所以损失惨重。之后修建永乐城作为监测西夏的城镇,但是城中缺水,又遭围困,又损失惨重。
第3个回答  2020-01-03
因为西夏的梁太后听取了很多老将军的意见,坚守城池,结果宋军久攻不下,粮道又被断绝,加上冬天到来,结果损失惨重,最后只能兵败撤军。
第4个回答  2020-01-03
宋神宗讨伐西夏时,确实国内形势不错。但是西夏有梁太后亲自出征,士气大涨。在永乐城战斗的时候,宋军被困在城内没有水源,渴死了大半,士兵折损之下,最后导致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