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老人说,有三种人来家串门,最好不用招待?指的是哪三种人?

如题

正常情况下在农村都是非常欢迎自己家的亲戚朋友经常来走动的,一方面可以促进我们之间的感情,一方面也可以表现出自己的人缘非常的好。当然这种事情也并不是针对所有人,在农村一直有着下面这三种人进自己的家门不用招待的说法。

1.想依靠亲情关系来从中获利的人

这种人很有可能就是我们很远的一些亲戚,平时过年过节基本上不会有什么走动,但是一旦她们的家中出现了一些问题,或者有事情想要请求帮忙就一定会一改往常的冷漠态度,变得非常的热情,而且往往还会带很多的东西来。对于这样本身就没有多少深厚感情的亲戚,我们自然是可以不用过度的招待的。

2.总是喜欢借钱不还的人

像这种借钱不还的人,无论是在农村还是在其他的地方都是非常的不招人待见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们就是那种言而无信的人,借钱的时候可能会对你大献殷勤,说什么都答应,然而等到真正的把钱借到手以后你再问他要的时候,他们就会去找各种方式各种理由来推脱。一般像这样的人同样也是无事不登三宝殿的,他们也根本就不用去招待。

3.每天游手好闲的人

在我们很多人的印象中好像每一个村子里面都会有那么几个喜欢游手好闲的人。这些人每天不务正业,他们明明有手有脚,却因为懒惰并不想凭借自己的能力去找工作,去养活自己,去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好。而是天天到别人的家里去蹭吃蹭喝。像这样的人在村中都是臭名昭著的,所以当这样的人来到自己的家里串门的时候,我们肯定就不需要去招待他们的。甚至于可以直接闭门不迎接这样的客人。毕竟你们之间没有什么样的关系,我们也应该尽量的少和这样的人进行来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18

农村这个社会环境并不像城市那么复杂,人们只是关注一些人们道德品质上的东西,所以说对于邻居的态度其实也是这样。

1.欺善怕恶之徒,这种人遭受到所有农村人的厌恶,不管是自己是善良的,还是他怕的那个人,这种人都会让所有人感到厌烦,因为这种欺善怕恶的态度,非常明显的显示的丛林法则,而现代人生活进化了之后,有了集体的生活之后,讨厌这种丛林法则,所以说,欺负善良人会引起其他人对善良的同情,他那些凶恶的人会引起其他人的鄙视,所以这种欺善怕恶之徒在邻里之间都是不受到欢迎的,和它保持距离,不然的话你也会被其他人所排斥,认为你们是同伙。

2.偷鸡摸狗之辈。农村的社会风俗还是比较淳朴的,家门口放什么东西,或者放个车子什么的,农田里面种些水果蔬菜什么的,从来都不会有什么摄像头或者人去专门的看着,因为基本上不会发生丢失的情况,但是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它总有一些非常爱贪小便宜的人,今天摘别人家的一个苹果,明天偷点儿梨,然后后天再去偷点瓜,这种人会非常的让人讨厌,并不是说这些东西的价格非常高,而是说他的这种行为让人感觉没有安全感,毕竟小偷小摸将来就会逐渐扩大某些行为,最终控制不住。

3.不孝父母之人。谁都有年龄大的时候,父母从我们呱呱落地给我们抚养到能够自己正常的生活,然后经历过40年来就50年,我们年轻的父母变老了这个时候,因为个人的一些原因或者主观的原因选择,不孝顺父母,这就是违背道德原则的,因为谁都有老的一天,他将来也会有老的一天,他的子女将来怎么对他自然也会模仿他对他父母的行为,这并不是一个绕口令,而是说农村道德关系的一个传递,父母怎么为人的孩子很大程度上就受到父母的影响,这种不孝顺的人会议非常影响人际关系,其他人不愿意和他进行过多的相处。
农村的人都很淳朴,绝大多数都很善良,这些很少很少的三类人,都是因为小的时候教育的缺失,或者说它在三观上没有形成一个正确的三观,所以说这种人毕竟还是少数,在农村只要你遵守相应的道德法则,会有很多朴实的农村人愿意和你聊天,愿意和你交朋友的。

第2个回答  2020-09-18

        农村人是最朴实无华的,待客相当热情,来了就倒水递烟。可是在农村,有三种人来家串门就不用招待,下面就仔细讲讲是哪三种人。

    道德败坏的人

        本来农村人都很淳朴,却有些人道德败坏,干一些偷鸡摸狗的事情。像这种人来家串门都不怀好意,你也不知道他心里打的什么鬼算盘。还有一些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人,在你家说别家的坏话,背地里在别家又说你的坏话,这种“长舌妇”当他们来家串门时,就不要招待,即使你做的再好,还是会背地里议论你。如果招待这种人,在旁人眼里看来你就是这种人的同类,还是和这种人保持距离吧。

    好吃懒做的人

        农村人本来就热情,主家招呼你是情义,不招呼你是本分。有些人一到饭点就厚脸皮去别人家蹭饭,蹭完东家,蹭西家。这种人不懂得自食其力,好吃懒做,像这种人在农村都是家喻户晓的厚脸皮,他们来家串门就最好不招待,否则就会惯着他的毛病,一而再再而三的蹭吃蹭喝。

    高傲自大的人

        农村有很多外出打工的人,每到过年回家就是一个大型炫富现场。和他们聊天三句离不开钱,离不开权力。给他们递烟,瞧不起普通烟;在一块喝酒,还嫌弃酒年限不好。农村的人本来就朴实,像这种“上帝视角”的人,和他们在一块聊天就不自在,他们来家串门时,最好不招待。

        像这三种人在农村都占少数,农村人还是比较纯朴善良的,每个人都活的很低调。对三观正的人来家里招待都很热情,和他们在一起聊天平易近人。

第3个回答  2020-09-19

根据我们中国的传统,每年的逢年过节都会有很多的人相互串门,促进一下感情,一般最不受欢迎的三种人就是喝酒成瘾的人,欠钱不还的人,说话嘴上没把门的人,这些人基本上看见就躲了,根本就不会招待他们。

酒文化在我们中国非常盛行,本来走亲戚喝点酒是正常的,还可以促进一下感情。但是喝酒喝多了,就会让人非常讨厌,一般喝多了就会、容易耍酒疯,在朋友亲戚家闹事,关系好的朋友还可以容忍,关系一般的朋友恐怕都不想再见到你,不仅丢人还给别人制造麻烦。还有就是一旦喝喜起酒来特别耽误时间,时间短也得两三个小时,时间长了可以用天来计算,不仅耽误别人休息还招人会烦。

其实不招待欠钱不还的这种人是很好理解的,大多数人都不会喜欢这种品行不端没有信用的人,尤其朋友邻里之间,欠钱不还是很伤感情的。尤其是那种明明有钱也不还的人,这种人从本质上就有问题,估计也没有人愿意和他交往。

最让人讨厌的这种人就是嘴上没有把门的,什么都敢说,什么都能说,有时候还有有点半吊子二百五。到了亲戚家以后不是说这个不行,就是那个不好,还明着挑拨邻里间的关系,到哪里都觉得自己是话题中心,这种人的存在就是祸害呀。其实农村邻里间的串门是最为热情的,但是人多了就是非也多,什么样的人都有,而这些人也就不可避免的就会碰见,估计大家都会选择敬而远之。

第4个回答  2020-09-17

相比于城市,农村的规矩比较多,保留了很多传统的东西,有好有坏。趣评就出身于东北某地农村,小时候家里确实有很多讲究。在趣评的记忆里面,不仅仅是3种人,至少5种人串门,家里都不会乐意招待。第一种,村子里面好吃懒惰的人;第二种,家里有白事,还没有出“七七”的人;第三种,寡妇或者是鳏夫;第四种,即将出嫁的女儿;第五种,爱嚼舌根的妇女。

第一种,村子里面好吃懒惰的人。趣评所在的农村在山区,自然条件比较恶劣。在小时候,多数家庭都是依靠几亩地、梨树与大山里面的特产生存。好一点的家庭,会购买一些牛羊猪添补家用。所以,勤俭持家是当时村里面最提倡的美德。对于村子里极少数几家好吃懒惰的人,大家都不喜欢招待。既担心这些好吃懒惰的人影响自家人,又不愿意被这些人占了便宜,混吃混喝。

第二种,家里有白事,没有出“七七”的人。农村有红白喜事的说法,红事就是结婚、生孩子这些喜事,白事就是家里老人去世。一般而言,农村的丧事都需要持续七七四十九天。很多时候,白事的规模远远超过红事的规模。对于那些“七七”还没有过完的人,就刨除出来串门子,会被村里人看成是不孝顺的举动。在以前的农村, 没有养老体系,孝顺被当成维系一个家族长存的最重要因素。所以,各家各户都不愿意招待这些不孝顺的人。

第三种,寡妇或鳏夫。嫁人以后,死了丈夫的女性被称为寡妇。没有渠道媳妇的男性被称为光棍,娶了媳妇却死了媳妇,这种男人被堪称鳏夫。现如今,对于寡妇与鳏夫都没有多少看法。在趣评小时候,农村里面的封建思想还非常浓厚,不论是寡妇还是鳏夫,都被看成了“不祥之人”,哪一家都不爱招待他们。

第四种,即将出嫁的女儿。这可能是趣评老家独有的传统,女儿出嫁之前的一个月,要留在自己家里,尽量少出门,也不能够串门子。趣评问过还在世的爷爷,他老人家的回答是,出嫁的姑娘如果串门子,会将那一家的运道带到自己的婆家去。所以,村子里都不招待要出嫁的姑娘。当然,这个传统已经是老黄历了,现在基本没有人遵守。

第五种,爱嚼舌根的妇女。在农村最不受欢迎的就是爱嚼舌根的妇女,会成为很多家庭矛盾的根源。这一点,不仅仅是在趣评的老家,很多农村必然都是如此。一位爱嚼舌根的妇女,必然非常不受欢迎。任何男人都不喜欢自己的媳妇与一个爱嚼舌根的妇女相处,会将自己家里的隐私都传出去!

欢迎大家留言,你老家农村还不欢迎哪些人串门子?欢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