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灵鸟有那些别名

如题所述


百灵鸟

  百灵鸟是草原的代表性鸟类,属于小型鸣禽。百灵鸟头上具有漂亮的羽冠,嘴较细小而呈圆锥状,有些种类长而稍弯曲,在广袤无垠的大草原上,蓝天白云之下,绿草如茵,茫茫无际,苍穹之下,常常此起彼伏地演奏着连音乐家都难以谱成的美妙乐曲,那就是百灵鸟儿们高唱的情歌,百灵鸟从平地飞起时,往往边飞边鸣。由于飞得很高,人们往往只闻其声,不见其踪,百灵鸟现已被列入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百灵鸟和草原一起经过几百万年的共同演化,获得了适于开阔草原生存的各种特征。它们一般在三月末开始配偶成对,在地面上鸣叫,并选择巢区。雌雄鸟双双飞舞,常常凌空直上,直插云霄,在几十米以上的天空悬飞停留。歌声中止,骤然垂直下落,待接近地面时再向上飞起,又重新唱起歌来。

  中文名:百灵鸟

  界:动物界

  纲:鸟纲

  科:百灵科

  种:百灵

  分布区域:主要分布于内蒙古、河北和青海

  门:脊索动物门

  目:雀形目

  属:百灵属

  亚门:脊椎动物亚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4-16

沙百灵、云雀、角百灵、小沙百灵、斑百灵、歌百灵和蒙古百灵。

百灵是草原上盛产的名贵鸟类。它一般栖息在河北省张家口地区的坝上,张家口的人都把它叫“云雀”。百灵可以若无其事一动不动的学习许多鸟类和小动物们的声音,它的叫声响亮且能够维持很长时间,声色委婉动听,在高空中可以直抵云霄,把它关在笼子里它也能歌善舞,因此称百灵为“鸟中歌手”。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www.baike.baidu.com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7-02-20
中文学名:百灵鸟
别 称:百灵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亚 门:脊椎动物亚门
纲:鸟纲
目:雀形目
科:百灵科
属:百灵属
种:百灵
分布区域:主要分布于内蒙古、河北和青海
百灵鸟是鸟纲雀形目百灵属的总称。是草原的代表性鸟类,属于小型鸣禽,往往边飞边鸣,由于飞得很高,人们往往只闻其声,不见其踪。百灵鸟生活于干旱山地、荒漠、草地或岩石上,非繁殖期多结群生活,常作短距离低飞或奔跑,取食昆虫和草籽。由于叫声清脆,“小百灵”也成为声音甜美好听的代名词。颜色丰富多彩,有红色,蓝色等等。
二斑百灵(Melanocorypha bimaculata)体长16.5厘米,上体色两翅暗褐,羽缘沙棕色,具宽的白色眉纹;尾黑褐,除中央一对尾羽外,尾端均具白色端斑;颏、喉和颈侧白色,上胸具宽阔黑色横带;下胸棕色,两胁淡棕色,下体余部白色。嘴较粗厚,上嘴褐色,下嘴角色沾绿,基部带黄色;跗蹠肉色或肉色带黄。体长约180mm。多在平原地带活动,有时也见于山地丘陵地带,以杂草种子为食。观赏鸟。在新疆4—5月繁殖,巢粗糙,以杂草茎筑成杯形,置于地面草丛下,偶见于小的灌木丛上,间或在农耕等环境营巢,每窝产卵3—4枚,卵斑多而粗犷,一般卵色淡绿。
蒙古百灵(Melanocorypha monolica)全长约18cm。体形较大;头,后颈,中、小覆羽和尾基部呈栗色;翅黑而具明显白斑,胸具不连接的黑色横带。嘴黄色,先端和上嘴呈铅色;跗蹠肉色,爪褐色。体长约180mm;体重约58g。栖息于开阔的草原上,高飞时直飞入云,如云雀一般,在地面善奔跑;可见结大群迁飞,有时达数千只。鸣声嘹亮婉啭,很是动听。故为著名观赏笼鸟。食物主要是杂草和其他野生植物种子,兼食昆虫。营巢于杂草丛生凹坑中,多隐藏于杂草之间,巢以杂草构成;每窝产卵3—4枚,卵黄白色,上有褐色细斑,大小约23.5×18.5mm。

凤头百灵(Galerida cristata)体长18厘米,具褐色纵纹,冠羽长而窄。上体及翅覆羽沙褐色,具黑褐色轴纹,后头有一簇细长并几呈黑色羽毛构成羽冠,下体棕白,喉侧和胸部密布黑褐色条斑。嘴浅角色;跗蹠肉色。体长约175mm;体重约42g。多活动于沙漠边缘、半荒漠附近、农田等处,仅在平原活动,从不到林间。营巢于草丛、农田地面土坑内,巢材主要以高粱叶、杂草类,巢杯状。每窝产卵4—5枚,卵青白色,具褐色和暗灰色斑点,大小约23×17mm。杂食性,取食部分农业害虫,观赏鸟。

短趾百灵(Calandrella cinerea)体长13厘米,具褐色杂斑,无羽冠。似[大]短趾百灵但体型较小且颈无黑色斑块,嘴较粗短,胸部纵纹散布较开。站势甚直,上体满布纵纹且尾具白色的宽边而有别于其他小型百灵。虹膜-深褐;嘴-角质灰色;脚-肉棕色。栖于干旱平原及草地。鸣唱飞行时不似[大]短趾百灵的起伏。有些著者将[亚洲]短趾百灵作为小沙百灵(C. Rufescens)的亚种(参见郑作新,1987)。
云雀(Alauda arvensis)是一类鸣禽。别名告天鸟、朝天柱、小百灵、天鹨、阿蓝等。全世界大约有75种。新疆、西藏以及东北北部、山东半岛为繁殖鸟,长江中下游至广东及沿海一带为冬候鸟。体长约18厘米,体重35克。体羽大部呈沙褐色,上体密布黑色纵纹;头顶具小羽冠,有淡棕色眉纹;嘴小而圆尖,角呈褐色;胸部棕白,具黑褐色斑点;飞羽羽端及两侧尾羽为白色;脚肉褐色,后爪特长。栖息于近水的草原和广袤的田野、滩涂,尤多见于沿海一带。地栖性鸟类,喜集群在地面上奔驰。善鸣啭,且嘹亮多变,常于地面草丛中垂直飞起,至一定高度时便扇动双翅,边鸣边悬浮空中,片刻后又高唱着冲入云霄,此时往往单闻其声而不见其影;降落亦似坠石落地,垂直而下。食物主要为植物子实、嫩芽及小昆虫。
小云雀(Alauda gulgula)体长15厘米,褐色斑驳而似鹨,略具浅色眉纹及羽冠。与鹨的区别在嘴较厚重,飞行较柔弱且姿势不同。与歌百灵鸟的区别在翼上无棕色且行为上有所不同。与云雀及日本云雀的区别在体型较小,飞行时白色后翼缘较小且叫声不同。虹膜褐色;嘴角质色;脚肉色。栖于长有短草的开阔地区。与歌百灵不同处在于从不停栖树上。繁殖于古北界;冬季南迁。甚常见于中国南方及沿海地区。

歌百灵(Mirafra javanica)体长14厘米,呈红褐色,顶冠棕色而多具黑色斑纹。翅羽沾棕色或栗色;飞翔姿势类似鹨属鸟类,呈波浪形前进,同时显露出白色的外侧尾羽,下体茶黄,具三角形状的褐色纵纹。嘴角褐色,跗蹠肉褐色。体长约140mm。多栖于农田草丛等开阔地区。常集成小群活动。繁殖期雄鸟喜飞鸣。杂食性,主要取食草籽、蚊、象鼻虫和其他昆虫等,为观赏鸟。营巢于稻田、沟壑等的草丛中,巢以草编织成精巧碟状或浅杯状,有的巢利用巢体周围草茎构成一个状似圆屋顶的盖。每窝产卵2—4枚,卵色多变,有灰、绿、黄白等色,表面布褐色斑点,大小约17—20 × 15 ×13mm。国内多分布于广东、广西;国外分布于越南、泰国、印度尼西亚、斯里兰卡、澳大利亚、尼泊尔、锡金、不丹、印度、缅甸。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