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炎与肠易激综合征有何不同

如题所述

 肠易激综合征与慢性结肠炎都是慢性的结肠疾病。二者都能使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反复腹痛、腹泻、粘液便,很多病人可能区分不开。患者可根据以下的要点进行区分。

  肠易激综合征除腹痛、腹泻外,有便秘、排便次数和排便形状的改变。20岁至50岁是高发年龄段,女性多于男性。在学习、工作的高压下,生活节奏快、精神紧张让许多中青年有焦虑、抑郁、紧张等情绪,引发肠道功能紊乱。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症状一般超过三个月,腹痛、不适可经过排便后缓解,虽反复发作,但不影响全身健康。结肠内窥镜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只有轻度水肿,无糜烂、无溃疡。排便后缓解、排便次数变化、粪便性状变化中这三项如果符合两项,排除了器质性疾病后可确诊。

  慢性结肠炎除上述症状外,还伴有粘液脓血便、消瘦、贫血等全身症状。20岁至50岁多见,男女发病无差别。慢性结肠炎属于器质性病变,是肠道无线炎性水肿、溃疡、糜烂、出血病变。防治得不好可能出现肠道大出血、穿孔、癌变等。就诊时结肠内窥镜检查,可见结肠粘液血性分泌物、粘膜粗糙、易出血,有多发性溃疡或是弥漫性粘膜充血、水肿等。

  防治肠易激综合征主要须缓解不良情绪,保持良好的生活节奏,忌生冷、刺激、辛辣的食物,如咖啡、酒精、冰激凌、碳酸饮料等,平时多放松、多听音乐、参加户外活动,心理问题难解时可看心理医生,严重时适量服用抗焦虑、抑郁的药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