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音乐构成基本由四部分组成:宫廷音乐、文人音乐、宗教音乐与民间音乐。其中,汉族民间音乐被细分为五个主要类别:民间歌曲、民间歌舞音乐、说唱音乐、戏曲音乐和民间器乐。本文将详细探讨汉族民歌的体裁,包括各类体裁的分类依据、特点以及代表作品,以期对汉族民歌有更深入的理解。
汉族民歌的体裁主要基于社会生活条件、歌唱场合、社会作用以及音乐表现方法和音乐特征进行划分。体裁分类主要包括劳动号子、山歌与小调三种。劳动号子主要涉及搬运、工程、农事、作坊及船渔等各类劳动场景,山歌则包括放牧、田秧和一般山歌等,小调则从明清俗曲演变而来,包含地方性与歌舞性小调。
劳动号子作为一类独特的汉族民歌体裁,其特征显著。音乐性格坚实有力、粗扩豪迈,歌词以实词为主,领唱者以实词领唱,帮腔者则以虚词相辅,节奏固定且周期反复,歌唱形式以一领众和为主,也包括独唱、对唱、齐唱等形式。曲式结构短小简朴,重复性强。
山歌作为汉族民歌体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种类繁多,包括放牧山歌、田秧山歌及一般山歌。其中,信天游主要流行于陕西北部及宁夏、甘肃东部,具有高亢奔放、深沉质朴的特点,反映了黄土高原人民的精神风貌,歌词以七字句为主,多使用比兴手法,句尾押韵。花儿流行于宁夏、甘肃、青海等地,定情歌的特征明显。山曲(酸曲)主要流行于山西西北及陕西,常与走西口相关联。神歌则主要流行于川南宜宾地区、重庆市郊县和川西崇庆县等地,歌词含蓄、文学性较强,感情细腻深厚,四句体结构较多。
小调作为汉族民歌体裁的又一重要类别,它一般指的是在休闲娱乐时演唱的歌曲。小调的分类主要包括由明清俗曲演变而来的小调、地方性小调以及歌舞性小调。其中,由明清俗曲演变而来的小调如孟姜女调、鲜花调、绣荷包调、剪靛花调等,地方性小调如花鼓调、灯调、花灯调、采茶调、秧歌调、跑旱船等,歌舞性小调如花鼓调、灯调等。
小调的特点主要体现在结构严谨、即兴性少,转向定型化,艺术上较为成熟。旋律性强,曲调流畅而优美,旋法曲折、多样。节奏、节拍多规整、均衡。南方小调节奏较平稳,北方小调常见切分和弱起节奏。歌词比较固定,演唱形式包括独唱、对唱、一领众和等,常有乐器伴奏。常见的曲式结构是对应式和起承转合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