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传统武术?

如题所述

传统武术练什么,是所有痴迷于传统武术的人苦苦探求的一个问题。

我探求的结果是:功、劲、技(着)、意(神),道。

功,是“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中所指的功。

功就犹如建大厦之筑基,商人经营之本钱,原子弹之运载工具——潜艇火箭、轰炸机。功须千锤百炼而成就,汗水与血水结晶,日积月累方有果。

真功极其简单朴素,非有缘不传,看古拳谱、古拳论到紧要处“须口传身授”说的便是。

花三五甚而十年八年才能练出来的功未必就是真功。

练拳先明理,拳理既明,功效立显。

当今社会更应讲练功的效率,更要讲练功的有效性。方法不当,十年八年也是枉然。方法得当,天天有体验有应验,日日有收获。

方法必是可以实际检验的。每天有效练功1小时,三年可小成。每天有效练功6小时,三个月也可小成。

练功的有效性古今亦然。可拿古代上战场的新兵做比,练几个月的时间,却能杀出无数战力非凡的将军。痴迷于十年不出门,完全是误人子弟的说法练法。高级的东西都很朴素简单,正因为此,真功难见,明师轻易不会外传,“道不轻传”说得即是。因得之不易,两三句即能传完,为什么要传给你?

所以有谚“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苦练十年,不如明师一点;宁传千套拳,不传一套功”

功到底是什么?

形意之三体式五行拳、八卦之转掌、太极之抖杆,通臂、披挂中的基本功,网上披露的“面壁蹲墙功”,博文中提到过的《中国功夫跤》中之基本功,都是传统武术练功入门的捷径,坚持既久,神效立显。

劲,“教拳不教功,讲着不讲劲”中的劲即是。

劲的表现形式即打击力、破坏力、杀伤力、威胁力。

劲即如商人之可支配之资金,(成一单生意不在你注册资本多少,搏人功力再大,不会发劲也枉然),劲又如原子弹之当量。

形意之“沉实猛烈”、“起钻落翻”、“扁钻强弩”;八卦之“拧裹钻翻”、“大蟒钢鞭”、“灵活巧变”;太极之“由着熟而懂劲”、“松活弹抖”“冷弹脆快硬”说的都是劲。

劲分鞭劲、整劲、萃劲或寸劲(分、毫劲),先练鞭劲如钢丝鞭,肩松能出鞭劲(网上有一篇《为什么先练鞭劲》?说的很好),先出鞭劲后才有整劲,松柔沉实合出整劲。整劲加速度即为寸劲(越短越好至不露形之毫劲方妙)。

加一段以前在论坛上回复别人的话:练武唯有先松肩活臂才能出鞭劲,出鞭劲才算真正步入武学殿堂,然后才会发整劲、脆劲、爆发劲。通臂拳基本功是练鞭劲的好方法,即便能松肩活臂,能发出来也有诀窍的。所谓“武艺虽真窍不真,空费心思枉费神”,故没人会轻易将诀窍告人,真诀窍就是技术,很简单,但非亲授很难掌握

松沉,刚柔,发劲、历来是传统武术核心问题。有幸接触过太极、形意、八卦,个人感觉,松柔后而达劲整,柔极而生刚,刚柔瞬间转化而劲发。再有就是练力与否的问题,我的观点:先有千斤力,后有四两巧,无有千斤力谈牵动四两拨千斤永远是传说。即便是四两拨千斤,局部上、接触点上也是大力打小力(有效作用力肯定是大力胜小力),小力胜大力不合科学,即如毛伟人说的集中优势兵力、捏拳头打指头的关系。

前辈大师们都很注重力量或恰当点说叫功法、劲法的训练,如太极之抖杆,形意之扎枪,有记载的程廷华前辈练撞掌一式,筐装三百斤沙而撞之,据说郭云深所用砂袋也极重,听闻孙存周让人深蹲五百个加长跑(窃以为能深蹲五百三体式都不用站了),前人之练功的石锁、石担、沙包,分量都不轻,今人有谁还练呢,单单练拳,练轻,单靠感觉加意念,我认为想练出松沉劲、整劲是空想,是不切实际的,其实好多人仍在迷失中啊。

技(招)即方法,谚“千招会不如一招熟”中的招即是。所有拳法的套路都含技法,千变万化难以穷尽。无功、无劲所有的着法都是花法,皆中看不中用。有功发不出劲亦是看着吓人,着人亦无半点实效,发不出劲的功,行之越久贻害越深,我辈不得不查。

所谓“拳法得精在熟不在多,机关一熟用不完”说的极是,须深悟详参。

意即神,“练拳何以得窍?在会意用力”中的意,形意的意(内三合),太极中由“懂劲而阶即神明”中的神即是。

神意皆摸不着但可看到,又最难说。拳境未至神意非我所能解,姑妄言之。

神意精气神,清静定中求,神内敛威外露,外圆内方柔中刚,太极之无极,意如“平地立杆将立定未立定”,形意之“拳无拳意无意”,境如清风明月,感如杨柳拂面沐春风,可意会难言传!

道非我敢妄言,拳以入道是也。

统而言之,神为司,功为基,着为形,劲为用,道为归。

武术大师们一致推崇的练武要诀请点击:练武要诀。择得好师——站的好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9-20
传统武术,顾名思义就是从古时候传下来的,统一的共识传下来,就是传统,
传统武术相对的就是现代武术,传统武术在现在的广义认识,就是技击能力强,科学性强,传统武术目的很简单,就是杀人,真正的打架,而现代武术,娱乐性是第一的。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9-11-08
  究竟什么才是中华武术呢?这个看似极其简单的问题其实一直困扰着广大武术练习者和爱好者,外行人更是众说纷纭。现在体育界说的武术是指拳械套路演练,只是指狭义上的武术。

  传统上,一般按训练方式把武术分为内家拳和外家拳。说的通俗点,外家拳主练筋骨皮,由外向内练,;内家拳主练精气神,由内向外练。按传承来分,拳种上百。另外按地域和文化形式分,有少林武当峨眉崆峒之类。

  以上这些传统分类法自有其道理,但对那些不了解武术的外行、爱好者或初学者来说,并不能使之清楚了解什么是武术。因此,我从广义上把武术分为六大类型,希望能讲明白大家现在练的武术究竟是什么。

  一艺术体操型武术。主要练习者为专业武术运动员和准备向专业化发展的青少年,目标是参加正式武术比赛获得佳绩。这类型的武术是在传统武术拳械套路基础上改编,经由体操专家指导后形成的有高难度系数的标准美观的武术套路,分为规定拳、自选拳和改编后的传统拳,特别是前两种。官方重点倡导的主要是长拳、南拳和太极拳三大类。就拿太极拳来说,要是让裁判评分,估计杨露禅、杨班侯在世,也比不过现在的太极拳冠军。

  二广播体操型武术。主要练习者为业余武术练习者,目标是养生健身和参加业余武术比赛,丰富业余生活。这类型的武术主要是国家在社区中老年和大中院校青少年中推广的规定太极拳套路以及民间武术爱好者演练的一些传统拳套路。特点是,技术上模拟艺术体操型武术,但难度系数低,易于普及推广。说白了,与前一类型相比,一为专业一为业余,就是艺术体操和广播体操的区别。

  三舞蹈戏剧型武术。主要练习者为戏曲、影视等武打演员和业余表演者。这类型武术是一些武打动作与舞蹈京戏武打技巧相结合的产物。如港台等武打片风靡全球就靠的是这类型武术。

  四内外功夫型武术。主要练习者为一些民间武术传承者、拳师和一些职业军警、保镖。功夫大致分为内家功夫和外家功夫。外家功夫如硬功(铁掌功、铁头功、铁臂功、铁裆功等)、软功(童子功、缩骨功、柔骨功等)、壮功(对掌、指、腕、臂、腰、腿等部位的力量型训练)、轻功(极少见)等;内家功夫如气功(对呼吸的训练)、桩功(站桩训练)、发劲的练习(整劲、内劲等)。功夫,特别是内家功夫是中华武术之精髓,是中华武术真正厉害之所在,也是最让人觉得神秘、不可思议或会使很多人觉得不太可信的地方。因为功夫的练习,发掘了人的潜能,或可说开发出人类肉体上的某些特异功能。可以说,功夫是我们老祖宗留给子孙们的极宝贵财富,而子孙们大多又不太自信,将信将疑。倒是一些外国武术爱好者越来越认识到中国功夫的厉害。

  五实战技击型武术。主要练习者为散打运动员、职业军警、保镖和民间传统技击传承者。现代中国散打运动说起来是武术专家将中国传统武术中的技击术参考国外拳术形成的一门实战性运动,具有很强的技击性,但是其无论从训练方式还是从实战技术来看,明显不能表现和发挥真正优秀的中国功夫。打个比方,中医和西医有不同的治病思路,你非得以西医的治疗原理用中药来治病,并美之名曰中西结合,那么其效果肯定大打折扣。而民间传统武术技击传承者能较完整地继承先辈的优秀技击术,但由于传承上的保守、教学模式上的僵化、训练条件和实战机会上的限制以及大多中国人对自身传统文化缺乏自信,很难产生大量的人才。一句话,现代散打和传统散打的主要区别就是后者是以内外功夫型武术作为基础而前者不是。可以这么说,即使是练传统武术,若出不了功夫,实战时也不能算是真正的传统散打;若能练出功夫,即使在拳术上融入了外国拳法,也应该算传统散打。

  六修道悟真型武术。内外功夫型武术用于搏击就成了实战技击型武术,若用于提升自己的身心境界,开发自己的身心功能就是修道型武术。以前有种说法,功夫分为武功、气功、内功、道功和禅功。修道悟真型武术就包括道功和禅功。发掘自身潜能得神通的为道功,进而以定力悟道的为禅功。

  这六大类型武术只是从理论上来分析的,实际上有的练习者往往是练习某一种类型为主兼及其他类型。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9-06-28
传统武术一般指前人留下来的,比较早的武术技巧、套路。比如说太极拳的传统套路,就是前辈留下的拳套,现代的套路指24式等。
第4个回答  2019-08-25
传统武术就是老主宗传下来的东西.而且都是围绕一个“道”字而展开.起初用来强身健体的.后来慢慢才演化为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