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编教师落聘了怎么办

如题所述

仍未竞聘成功的教师,由县区教育局根据需要进行调剂,或组织待岗培训。经培训和考核仍不合格的,按规定进入解聘程序。

这种竞争上岗模式,对于年龄较大的教师极为不利。

1、老教师普遍体力衰退,拼教学成绩,拼班级管理,都不如年轻教师。

2、老教师年老持重,普通话也不好,登台演讲,肯定不如年轻教师那般激情澎湃富有感染力。

3、学校领导更愿意留下听话好管理的年轻教师,而乐见倚老卖老的老教师落聘,不会给他们打出高分。

最后的结果也充分证明了这种担忧,大多数学校落聘的老师,都是教学态度不认真、教学成绩一贯落后的,喜欢与学校领导唱反调的,以及体弱多病的、年龄大的。尤其是年龄大的老师,演讲的时候,哽咽泣涕,老泪纵横,令人心酸。

为教育事业贡献一辈子,落下一身职业病。临到老了,却还要受这种羞辱,甚至还有被解聘的危险,无论如何,这都是残忍而不公平的。

事业单位聘任制改革,为的是打破铁饭碗,创新和畅通用人机制体制;教师县管校聘改革,为的是优化师资配置,实现教育均衡。目标和方向是对的,但在具体操作的时候,一定要兼顾效率与公平。

对于不合格的教师和严重违反师德的教师,一定要坚决清除出教师队伍,但对那些因年老力衰教学质量不尽如人意的老教师,却不能简单粗暴地以几轮演讲投票予以解聘。这样做,不但有违伦理道德,也违反契约精神

只有动物才会无情地抛弃群体中衰老的个体,但动物这样做,为的是让群体能在险恶的自然环境中得以生存延续。让每个人都能安然老去,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国家和社会的重要责任。无论以任何堂皇的理由设计方案使老教师被解聘,都是有违伦理道德的行为。

如今的老教师,当初走上讲台,除了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对于教师工作的稳定性及退休保障的向往,也是重要因素。而我国在事业单位改革之前,一直对体制内工作人员实行较低的工资水平,也没有为职工缴老养保险。这种低待遇,以是退休制度作为赎买条件的,这是国家与职工之间,虽未以文件的形式予以确认,却得到了全社会公认的一种契约。如果将老教师以县管校聘的方式解聘,显然违反了契约精神。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