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说,有梦想的人是幸福的。成长到现在,时光向我说明了一个道理:能认清现实的人往往比徒有梦想的人活得更有色彩。
最近老是想起在一篇文章里看到过的一句话,大概是说活到20岁的人还要伸手向父母要钱的人是极其可耻的。也许是因为我已经达到了这个可耻的'指标,才会如此忧心忡忡。当然,也是真的在这二十年中的年岁里成长了许多,才会如今天一般去思考人生未来种种。
开始担忧未来,开始思考我这种“伸手要钱”的日子还要持续多久,又开始突然想要去真正探究我未来的日子究竟要是个什么样子。当我们发现时间的力量而再不是口说光阴岁月,随之而来的亦不是兴奋、激扬、满口梦想中的未来。时不时会发现这样的自己:随性而为却又充斥思考,沉默不语而又眼观社会,这样的自己反而成就了一种寻常之中的智慧。不再是虚无,不沾惹浮夸。
想起曾经,好多时候把现实放一边,又把梦想放一边,不想面对现实的时候说自己在追求梦想,不敢直视梦想的时候又告诉自己我正在正视现实。最后,于此两端之间得过且过。二十岁的年龄,我们好高骛远,我们渴望梦想在一夜之间开花,渴望所有的想象于隔夜醒来之间实现。我们如此虚浮,内心又难以归于平定,而这样的特性却正是这个年龄最真实的呈现。以至于错过实现梦想的大好时光,又难以去踏实自我。我们有点摸不清时间长短,我们在青春的砥砺下摸索践行。
我在高三之前就为我的大学生活一一罗列了计划,到了大二,我不但没有完成其中任何一项目标,现状与计划更是背道而驰。到后来我发现的并不是计划赶不上变化这个问题,而是这个计划赶不上自己思想作为上的变化。都说大学是个小社会,所以我们在来之前就做好很多防备,怀疑那个,担心这个,会觉得自己在这里面活的好累。当有一天你尝试放下了防备,才发现很多事情是自己想得太多,将心比心的善意对大多数人适用。人总是习惯为自己设限,也许是因为保护自己的意图太强。久而久之,你就在这个生活里放弃了自 己原有的计划,因为想法被左右了,也因为环境改变了自己,更有个原因是很多时候你会告诉自己相信你完不成这个计划,你还暗自庆幸自己提早发现这种生活并不适合自己。我承认这种随自我改变的东西不具备太多被认可的价值,甚至我觉得这种东西都难以说服自己的内心。我又觉得这是一种历练了,在时间的冲刷之下它会让你认清现实的真伪,终究会明白自己所要。
你说梦想究竟重不重要?结果当然是不言而喻。打个比喻,我曾经把写作看作是我铸就成功的一个途径,然后我努力写作。现在我也写作,因为我喜欢而已。看似都是一样的一件事,就是喜欢写作而已,可是前者是为了梦想,后者是为了爱好。再换一种说法来说这件事,前者是在追逐梦想,后者是在生活。我也承认这种改变有我屡屡受挫的原因,但这种随性而为,才让我觉得自己是在真实的生活着。不带目的性的去生活才能活出真实的自己。
我突然发现其实没有什么过去值得自己去悔恨你的现在,除非你痛恨你的将来。有期待,才会有未来,有未来,才能对以前的自己有所回忆。你现在的样子,不管是不是曾经想要的模样,但是它却真实的绚烂了你整个曾经对未来的期许。
“明天过后”永远比“在我以前”更动听。
明天过后,我会比今天更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