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硫璃制品始于哪个年代?

如题所述

  琉璃是一种中国古法材料,它已有2466年的历史,自古以来一直是皇室专用,对使用者有极其严格的等级要求,所以民间很少见。
  琉璃被誉为中国五大名器之首(金银、玉翠、琉璃、陶瓷、青铜)、佛家七宝之一,到了明代已基本失传. 不过即使是明代很残缺的工艺依然是受到品级的保护,当时的琉璃已经很不通透,所以被称为药玉。《明制》载:皇帝颁赐给状元的佩饰就是药玉,四品以上才有。

  中国玻璃的发明,与青铜冶炼技术有著密切的关系。玻璃通常是指熔融、冷却、固化的硅酸盐化合物,石英砂是熔制玻璃的主要原料,其他原料还有纯■和石灰石等,冶炼温度在1200摄氏度。在冶炼青铜的过程中,由于各种矿物质的熔化,其中玻璃物质在排出的铜矿渣中就会出现硅化合物拉成的丝或结成的块状物。由于一部分铜粒子侵入到玻璃质中,在高温中由于氧化还原作用,因此器物呈现出钴蓝或钴绿色。

  中国古代称玻璃为“琉琳”、“流离”、“琉璃”,从南北朝开始还有“颇黎”之称。根据《广雅》和《■集》的记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琉璃”是用火烧的玻璃质珠子以及其他一些透明物质的统称。明、清以来人们所说的“琉璃”是不透明的,当然和玻璃是有所区别的。古语曰:“窗扉多是绿琉璃,亦皆照达,毛发不得藏焉”。说明那时候透明的门窗已可以照得毫发毕露。又云:“琉璃为之,光照洞彻”。可见,所谓“窗明几净”的居室,并非现代始有。

  中华文明五千年,从春秋至今,琉璃时刻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世说新语》中所记的“琉璃屏”、“琉璃器”、“琉璃碗”以及《晋书崔洪传》中所说“琉璃钟”,也已在安徽屯溪的西周墓以及湖南韶山春秋战国墓中出土;碗、带勾、印章等琉璃器皿在汉墓中更是屡见不鲜。陕西兴平汉武帝的茂陵附近还出土一件玻璃壁,直径234毫米,孔径48毫米,厚18毫米,净重1.9公斤;唐代法门寺地宫出土的大量琉璃器,以及河北定县的一座北宋培基中出土的33件舍利玻璃瓶,器壁如薄纸、如晶明;安徽天长出土的磨光玻璃,以及河南密县出土的上百只■卵状玻璃瓶,都是北宋玻璃制造技术进步和吹制玻璃水平发达的明证。从明朝开始大规模生产玻璃,直到清代自康熙时设立了宫廷玻璃场,已能生产透明玻璃和颜色多达15种以上的单色不透明玻璃。清代的缠丝玻璃、套色雕刻玻璃及鼻烟壶等,都是世界玻璃艺术的珍品。

  中国与国外的古代玻璃器存在很大的差异,原因主要是中国的“铅钡玻璃”与西方的“钠钙玻璃”属于两个不同的玻璃系统。中国古代玻璃主要成分是铅钡,传说就是古代道士炼丹之时偶然烧成。烧成温度较低,虽然绚丽多彩、晶莹璀璨,但易碎、透明度差,不适应骤冷骤热,只适合加工成各种装饰品、礼器和随葬品,用途狭小。而古埃及和地中海沿岸地区出土的玻璃器物的化学成分,主要以钠钙为主,克服了“铅钡玻璃”的弱点,强度比较高。因此这种古玻璃的用途和生产量都远大于中国古玻璃。

  古琉璃器保存下来非常不容易,因为古代琉璃器多为“铅钡玻璃”,易碎,很多器物在出土之时就已经碎了或者残了。除了少量出土器以外,完整器物流传民间不多,大部分都保存在全国各大博物馆。根据资料统计,近十年来各地出土的完整琉璃器少之又少,民间流通的古代琉璃制品的市场价格在不断攀升。前段时间中央电视台“鉴宝”栏目,一位持宝人拿了一件清代料仿玳瑁鸭子笔洗,高6.5厘米,身长10厘米,专家估价8000元人民币;而国外对琉璃器的热爱更是远远超过中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6-10-11
琉璃相传是公元前493年范蠡督造王者之剑时所发现的。范蠡认为这种物质经过了烈火百炼,又有水晶的阴柔之气暗藏期间,是天地阴阳造化所能达成的极致,于是将其随剑一起进献给越王。越王感念铸剑之功,原物赐还、还将这种神奇的物质名为“蠡”。其后,范蠡遍访能工巧匠,将“蠡”打造成一件精美的首饰,作为定情之物送给了西施。相传这就是世界最早的琉璃配饰。
同年战事起,越大败。西施被迫迁往吴国和亲,临别时,将“蠡”送还,传说中。西施的眼泪滴在这“蠡”上,天地日月为之所动,至今还可以看到西施的泪水在其中流动,后人称之为“流蠡”,今天“琉璃”就是由这个名字演变而来。
勾践在范蠡的帮助下,卧薪尝胆,于公元前473年灭掉吴国,会盟天下,号称霸王。范蠡则感怀物是人非,挂帆远去。
勾践深感痛惜,依法烧制“蠡”器,“流云霓彩、天工自成”竟耗时十年之久。相传“蠡”成之日,紫气东来,满天流云霓彩,勾践得此重宝,老泪纵横,仰天长啸。
勾践视此“流蠡”为国家之重器,随身佩带,常说见“蠡”如见少伯(范蠡字少伯)。后人将这件宝物称为“英雄魂”。从此琉璃配饰业在古越国兴起,王公贵族竟相珍藏,今天,在广州古越王墓出土的文物中,就有琉璃饰品。
范蠡则弃政从商,化名为陶朱公,成为天下第一富豪。琉璃也因这段千古绝唱而名满天下,逐渐成为中国五大名器之首。
第2个回答  2006-10-13
春秋时期
第3个回答  2006-10-24
战国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