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突然间眩晕?

如题所述

眩晕(Vertigo)是机体对外界空间关系发生定向平衡障碍,产生外周或自身旋转的主观感觉。有时还可伴有眼球震颤、恶心、呕吐、出汗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症状。眩晕与头晕不同,头晕患者只感到头晕眼花,或眼前发黑、头重脚轻等感觉,而无周围景物旋转感。眩晕主要多见于由迷路、前庭神经、脑干及小脑病变引起,亦可见于由其他全身疾患引起。

【病因】

(一)耳原性眩晕

主要见于内耳病变,也有一些外耳和中耳的疾病。

1.前庭器病变

如美尼尔病、迷路炎、迷路外伤、晕动病、前庭卒中(内听动脉或前庭静脉病变)等。

2.第8颅神经病变

如听神经瘤、前庭神经炎。

3.脑干(前庭神经核区域)病变

脑炎、脑膜炎、脑动脉硬化、延髓空洞症。

(二) 眼原性眩晕

屈光不正、青光眼、眼肌麻痹。

(三)躯体疾病引起的眩晕

高血压、低血压、贫血、颈椎病、低血糖等。

(四)颅内疾病所致的眩晕

颅内占位、小脑出血或血栓、脑动脉硬化、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偏头痛、脑震荡等。

(五)中毒疾病所致的眩晕

水杨酸药中毒、奎尼丁中毒、一氧化碳中毒等。

(六)精神性眩晕

神经衰弱、神经官能症。

【诊断要点】

(一)临床表现

(1)起病急,常突然发生眩晕,一般病情较重,可持续数分钟、数小时,甚者可达数天。有物体旋转或自身旋转错觉,行动中可出现偏斜或倾倒。发作过程中意识清楚,常伴恶心、呕吐、耳鸣、面色苍白、出汗等。眼球可有水平性或水平兼旋转性眼震。此种情况多见于前庭周围性眩晕。

(2)眩晕感觉轻.常可忍受,持续时间较长,可达数周、数月,甚至与原发病同始终。并有自身向一侧运动,如前进中无意识地偏向一侧方向或有头重脚轻感,或意识障碍,常见眼球震颤。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症状少见。此症多见于前庭中枢性眩晕。

(二)体征

1.眼震方向、形式

垂直性眼球震颤多见于前庭神经核损害,提示脑干病变;水平性或旋转性眼球震颤多见于美尼埃病。

2.眩晕时听力变化

无听力障碍,排除位置性眩晕后,可考虑非耳原性眩晕;一侧耳聋多见于听神经瘤或桥脑小脑角肿瘤或蛛网膜粘连,一侧不完全性神经性耳聋多见于迷路病变。

(三)伴随症状

1.眩晕伴耳鸣、听力下降

多见于前庭器官病变、第8对脑神经病变及肿瘤。

2.眩晕伴恶心、呕吐

可见于美尼埃病、晕动病。

3.眩晕伴共济失调

可见于小脑、颅内凹或脑干病变。

4.眩晕伴眼震

可见脑干病变、美尼埃病。

(四)辅助检查

(1)血、尿常规,如疑及颅内病变者,可做脑脊液检查。

(2)电测听、诱发电位。

(3)前庭神经功能检查,周围性眩晕者前庭功能检查多异常。

(4)根据病情表现可选做心电图、脑电图、脑脊液、头、颈部、内耳道X线片、脑CT或MRI等。

【急救与治疗】

(一)病因治疗

祛除病因是治疗眩晕的根本方法。感染引起眩晕应加强抗感染治疗;药物中毒引起的眩晕应及时停药;肿瘤引起眩晕需施行手术摘除等。

(二)对症治疗

1.前庭抑制药物

前庭器官病变引起的眩晕多用镇静及安定药,主要用于急性发作期。常用药:安定2.5 5mg,苯巴比妥30mg,氯丙嗪25mg,奋乃静1 2mg,每日3次,口服。

2.止吐药物

吗丁啉10mg口服,每日3次,胃复安5 10mg口服,或10mg肌注。

3.血管扩张剂

微循环障碍引起的眩晕可选用血管扩张剂,如烟酸50 100mg口服,每日3次;西比灵5mg,罂粟碱15mg,地巴唑10mg,每日3次,口服。

4.抗组织胺药物

对有过敏反应的眩晕可选用。扑尔敏4mg口服,每日3次,苯海拉明25mg口服,每日3次,口服,脑益嗪25mg口服,每日3次。

5.脱水、利尿药物

对颅内压增高,美尼埃病等引起眩晕。可选用20%甘露醇250ml静脉滴注;25%山梨醇250ml静滴或给口服或肌注利尿剂,如速尿20 40mg口服等。

6.肾上腺糖皮质激素

可用于脱髓鞘病 颅内压增高、变态反应疾病等可选用。

有时候你感到头晕得很,天旋地转,看着房子都在转,当你转头、起身的时候症状可能会加重,严重的时候会失去平衡,恶心呕吐,平时听力下降,你还在埋怨长期玩儿手机或是伏案工作颈椎病了吗?不,颈椎可不背这个锅,可能是耳石引起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


什么是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

BPPV俗称耳石性眩晕,是由于内耳部分积聚的碎片所致,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做“耳石”,是一种碳酸钙的小晶体,它正常情况下是“隐居”在球囊、椭圆囊中,我们生活的空间是三维空间,在我们头部的移动下,耳石在球囊、椭圆囊中,三个半规管就相当于三维,刺激三个半规管。使我们大脑感到了平衡,从而控制身体平衡。

但是,如果耳石掉在半规管中,就不这么好玩了。

内耳炎症、退化、或头部外伤后都有可能导致内耳前庭椭圆囊内的耳石脱落而进到半规管中,而大多数BPPV原因不明。而当头部姿势变换时会造成半规管内耳石滚动,进而带动内耳淋巴液的流动,刺激前庭系统而产生天旋地转的眩晕症状。

BPPV症状:

l 突然地眩晕,通常持续短暂几秒钟,可自行缓解

l 通常在颈部转动或者姿势变幻时发生,一般在起床或突然翻身,颈伸或前屈(患耳向下)而突发旋转性眩晕

l 可能伴随恶心、呕吐,一般无耳鸣及听力改变

l 眩晕可能会在一定时间内反复发生,通常会是相同姿势或者动作引起,程度可轻可重,轻者休息后即消失,重者无法起床,病程可数小时或数周,个别可数月至数年

检查:

l 体位试验是金标准

Dix-Hallpike检查法

Dix-Hallpike检查法是确定前、后半规管BPPV的常用方法 ,患者坐于检查床上,检查者位于患者前方,双手把持其头部,向右转45度,保持此体位不变,迅速将体位改为仰卧位,头向后悬垂于床外,与水平面呈30度,头位始终保持45度不变,观察眩晕和眼震情况。

后半规管BPPV患者常于患耳向下时诱发出眩晕和眼震。眼震为垂直扭转性,眼震快相垂直于头顶(上跳性眼震),同时快相向测试耳,即向地性眼震。上半规管BPPV,为患耳向上时可诱发出眩晕和眼震,眼震为垂直扭转性,眼震快相向下(向足侧,下跳性眼震),同时会看到朝向对侧(背地性眼震或离地性眼震)的扭转成分。

Side-Lying test

仰卧侧头试验(side-lying test):患者侧坐于检查台,在检查者帮助下迅速向健侧转头,然后向患侧侧卧(患侧耳向下)

Roll test

Roll test: 用于诊断外侧半规管的耳石症,患者平卧于检查床上,头前倾30度,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检查者的习惯,向左侧或者是右侧快速转头。每个位置均要注意观察眼震,并记录眼震的方向和持续时间,水平半规管BPPV为水平方向眼震。

l 眼震电图仪器对眼震的观察

诊断

一般反复发作性眩晕,随体位的变化时诱发或加重的症状,加上体位试验就可以诊断BPPV。

预防

1、调整枕头高度,枕头过低会在重力的作用下致使耳石滑落半规管,当然枕头也不能太高,不然真的会得颈椎病哟。

2、多翻身,不要睡一边,总是朝着同一边睡觉,容易让耳石积在同一个位置,影响淋巴液流动。可在睡觉的时候左右交替变换姿势,或者平躺着睡,不仅是睡觉,看电视看书看报也是一样的,不要老是保持一个姿势哟。

3、颈部运动,每天起床后做哈颈部运动,别让耳石积在一个位置。

治疗

锻炼方法(以左水平半规管为例)

第一步:平躺,头向左侧转90


第二步:头部向右转90 ,脸朝上,维持30秒


第三步:头部向右转90 ,维持30秒


第四步:身体与头同时向右转,直到脸与身体同时朝下,维持这个姿势30秒


第五步:头与身体同时向右转,至身体呈平躺,头转向左侧90 的姿势,维持这个姿势30秒,之后再慢慢坐起

注意事项:

1、一天可重复多次,至少3次

2、做完复位术后尽量保持颈部直立姿势

3、睡觉时尽量将头垫高或是半仰卧位

4、治疗后至少一周内避免患侧睡、避免过度颈部动作,尽量不要弯腰

5、严重者要在医师或者治疗师的指导下做手法复位哟,或者由专业人士先评估是否可以在家自我康复。

眩晕这个症状不少人都有过类似的经历,但要回答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眩晕,恐怕要多费些口舌了,因为可以导致眩晕的疾病有很多很多……为此,我国的专家 在2010年 还专门为“眩晕”这个症状颁布了《眩晕诊治专家共识》,2017年还为其作了更新。

指南中提到,眩晕可分为四类:

1.前庭周围性病变,如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美尼尔病、前庭神经炎、中耳炎等;

2.前庭中枢性病变,如脑血管疾病、外伤、炎症、肿瘤、神经病变及中毒等;

3.精神心理性眩晕,如惊恐障碍、广泛性焦虑、抑郁症等;

4.全身疾病相关性眩晕:包括脑血管疾病、内分泌疾病、心血管疾病、神经等。

那么多疾病都可以导致眩晕,如何进行鉴别诊断呢?

主要为持续时间、诱发因素、个人家族疾病,伴有的其他症状等,比如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多为短暂发生,通常无耳聋、耳鸣症状。

患者突然感到周围物体施转,同时感觉坐立不稳,伴有恶心,呕吐,出汗等,但始终无意识丧失,在检查时可发现眼球震颤,这种现象叫眩晕。病多因1,迷路器官疾病,美尼攸氏病,药物中毒,如链霉素或苯妥英钠中毒。病多因2,前庭神经及前庭神经核疾病,肿瘤压迫前庭神经,急性前庭神经元炎,第四脑室肿瘤,脑干软化等。病多因3,大脑皮质位置分析器疾病,或顶叶的肿瘤,可引起癫痫的眩晕性先兆。诊断1,一侧或双侧耳鸣,失聪的病人,突然感到周围物体旋转及站立不稳的感觉,伴有恶心,呕吐等,应疑患者美尼攸氏病,诊断2,有用药史,如注射链霉素或一服用苯妥英钠,应疑为药物中毒。诊断3,中年病人有耳鸣,失聪伴眩晕时,应考虑听神经膜纤维瘤。诊断4,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史的病人,突然出现单纯站立不稳的感觉,或并有周围物体旋转的感觉,伴有恶心,呕吐等,应疑患者急性前庭神经元炎。诊断5,无耳鸣,失聪史,每次变动头部位时,就出现眩晕,应疑有第四脑室内肿瘤。诊断6,病人有高血压史或梅毒史,突然出现眩晕,伴发面部及躯干感觉障碍或吞咽困难,应疑为小脑下后动脉血栓所引起的延髓软化。诊断7,病人突然有眩晕感觉,很快又出现癫痫,为癫痫的眩晕性先兆。

痰饮夹湿所致!

原因众多难以言尽,而最常见者气血不足。饮,痰,风动,感冒,失眠,过度紧张,劳累,焦虑,生气都可能发生,自寻其因为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