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偏正关系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1-22

1. 文言文中而字可以表示偏正关系(那么而字的偏正关系,是而字表修饰

"而"字作为连词,有多项作用,其中之一就是表示修饰关系。

如何理解"而"表修饰的用法呢?其实非常简单:就是起状语和动词之间的连接作用,与现代汉语的“地”类似。下面我举两个例子来解释:现代汉语说:丢兵弃甲地逃跑。

文言文说:弃甲曳兵而走。现代汉语说:我小心翼翼地起来。

文言文说:吾恂恂而起。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理解“而”作为连接状语的作用。

有些时候,状语和动词之间不需要加上“地”,可以不翻译。再举一例:现代汉语说:我踮起脚看。

踮起脚是看的状语,表示怎么看,中间不用加“地”。文言文说:吾尝跂而望矣。

总之,只要明白修饰作用是指怎么样地去干什么就行。?。

2. 请详细解答一下“偏正关系”

文言文虚词“而”有"着"“地”的意思,表偏正关系。如“一丝而累,以至于寸”

短语中两部分之间修饰和被修饰的关系;eg(1)——(2)

其中,1的内容是用来修饰2的就是的了

起修饰限制作用的词和它后面的中心语组成的短语叫“偏正短语”,其中中心语一般是名词,动词或形容词。

如:1:和我一同玩的是许多小朋友(“许多小朋友”是偏正短语)

2:母亲竭力的嘱咐我(“竭力的嘱咐”是偏正)

3:其实我们这白蓬的航船,本也不愿意和乌蓬的船在一片(“白蓬的航船”和“不愿意”是偏正短语)

4:我在朦胧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一片碧绿的沙地”是偏正短语)

3. 英语偏正关系是什么意思

偏正词组又叫偏正短语,是由修饰语和中心语组成,结构成分之间有修饰与被修饰关系的词组;动词、名词、形容词在它们前面起修饰作用的成份组成的词组。名词前的修饰成份是定语,动词、形容词前的修饰成份是状语;定语(状语)和中心语的关系是偏和正的关系;偏正词组包括定中词组与状中词组。

定中词组也叫“体词性偏正词组”,是语法功能相当于体词的偏正词组。

定中词组的修饰语是定语,充当中心语的一般是体词性成分,定语从领属、范围、质料、形式、性质、数量、用途、时间、处所等方面描写或限制中心语。

状中词组也叫“谓词性偏正词组”,是语法功能相当于谓词的偏正词组。

状中词组的修饰语是状语,充当中心语的一般是谓词性成分。状语和中心语之间有时用“地”。

希望我能帮助你解疑释惑。

4. 文言文中的“而”表顺承和表修饰表转折表并列,是什么意思,不懂

1、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然而”、“可是”、“却”。例如: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2、表示偏正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相当于“着”、“地”等,或不译。例如:

一丝而累,以至于寸。

招而往暮而归

3、表示假设关系,连接主语和谓语,相当于“如果”、“假使”。例如:

人而无信,不知其也。

4、表示并列,相当于“而且”、“又”、“和”或不译。例如: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5、表示承递关系,相当于“而且”、“并且”、“就”或不译。例如: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6、通“如”:好像,如同。例如:

军惊而坏都舍。

7、通“尔”,你,你的,例如:

若欲死而父。

8、等同于罢了。例如:

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9、等同于才,方才。例如:

赖肤觉之助,而后见为体。

10、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相当于“何况”。例如:

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5. 语文古文中虚词的用法 而、以还有其他虚词的偏正(修饰)、并列、

常见文言虚词用法 一、代词:代词是代替词、词组和句子的词。

它的作用是避免相同词语重复,使文章简洁。 常用词——之、其 二介词是把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介绍给动词、形容词,以表示与之有关的处所、时间、方式、原因、对象等的词。

不能单独使用,它一定与所带的宾语组成介宾词组来修饰或补充说明动词、形容词,作句子的状语或补语。 介词可根据功用分表处所的、表时间的、表原因的、表对象的、表凭借的、表被动的等六种。

使用频率高,用法比较复杂的介词——于、以、为、与。 三、连词:连词是连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词组或句子表示它们之间的某种关系的词,其本身无实在意义,但它可帮助我们认识句子的语法结构和逻辑关系,更准确地理解句意,连词可按其所表示的结构,逻辑关系进行归类。

(表并列关系、表层进关系、选择关系、表承接关系、表转折关系、因果目的关系、假设关系、修饰关系) 四、表示肯定、否定、推测、反诘等各种语气的副词。 五、助词 助词是古代汉语中不能单独使用,也不能充当句子成份,只在句中起某种辅助作用的词。

一、而 1、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然而”、“可是”、“却”。2、表示偏正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相当于“着”、“地”等,或不译。

3、表示假设关系,连接主语和谓语,相当于“如果”、“假使”。4、表示并列,相当于“而且”、“又”、“和”或不译。

5。表示承递关系,相当于“而且”、“并且”、“就”或不译。

6。通“如”:好像,如同。

7。通“尔”,你,你的。

8。复合结构的用法(1)“而已”:罢了。

例: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2)“而后”:才,方才。

例:赖肤觉之助,而后见为体。 (3)“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二、何 1。

什么。2。

怎么样。3。

哪里。4。

多么。:5。

为什么。6。

怎么。7。

作语助词相当于“啊”。8。

何:通“呵”,喝问。(谁何:呵问他是谁何意思是检查盘问。

) 9。复合结构的用法(1)“何如”:怎么样,怎样。

例:痛定思痛,痛何如哉!(2)“何消”:哪用得着。例:这自然,何消吩附。

(3)“何若”:如何,怎样。例:此为何若人。

(4)“何尝”:并非。例:你说的何尝不是。

(5)“何为”:⑴什么是。例:何为“护官符”?⑵怎么会?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⑶作什么。

例:①客何为者?②敬杰多而财有余,何为而不成?(6)“何意”:⑴什么意思。例:却不害我,倒与我好差使正不如何意?⑵岂料,哪里料到。

例: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7)“何由”:⑴如何。例:长夜沾湿何由彻。

⑵什么原因。例:致之何由?由于疾病。

⑶从什么地方。 例:何由知吾可也?(8)“何乃”:怎么能。

例:何乃太区区!(9)“何得”:怎么能。例: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天下财产何得不蹶?(10)“何加”:有什么益处。

例:万钟于我何加焉!(11)“何曾”:有什么益处。例:可又是胡说,你又何曾见过他?(12)“何其”:多么。

例:何其衰也! 三、乎 1。表示疑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2。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3。形容词词尾,有时相当于“地”。

4。表示测度语气,相当于“吧”。

5。同“于”。

6。表示感叹语气,相当于“啊”、“呀”。

7。表示商量语气,相当于“吗”,“吧”。

8。用在句中,表示停顿语气。

四、乃 1。于是,就。

2。才,这才。

3。却。

4。是,就是,原来是。

5。竟然。

6。而,又。

7。你,你的。

五、其 1。用作第三人称,表示领属关系,相当于“他、她、它(们)的。”

2。其中,其中的。

3。 活用作第一人称。

相当于“我(的)”、“自己(的)。”4。

用作第三人称,相当于“他、她、它(们)。”5。

在句中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6。

指示人、事、物,多表示远指,相当于“那”之类的词。7。

指示人、事、物,有时表示近指,相当于“这”之类的词。 8。

在句中表示祈使语气,相当于“可”、“还是”。9。

在句中表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不概”、“可能”。 10。

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 六、且 1。

暂且,姑且。2。

将,将要。3。

而且,并且。4。

况且,再说。5。

尚且,还。6。

连接两个形容词,表示关系:又,又。

又。

同“夫”,句首助词。8。

连接两个动词表示并列关系:一面。

一面。

;一边。

一边。

七、若 1。

如果,假如。2。

像,好像。 3。

你(的),你们(的)。4。

此,如此,这样。5。

至于。 八、所 1。

处所,地方。2。

用在动词或者“介词+动词”之前,组成名词性词组,相当于“。

的事、物”?“。

的地方”、“。

的人”等。 3。

复合结构的用法(1)“所以”:⑴表示行为所凭借的方式。 方法或依据,相当于“用来。

的方法”“是用来。

的”等。

⑵表示原因。相当于“。

的原因(缘故)”。

(2)“所谓”:所说的。(3)“所在”:⑴到处。

⑵所在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