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德维克的成就目标定向理论

简述德维克的成就目标定向理论

德韦克和尼克尔斯把目标概念引入了成就动机领域,提出了成就目标理论,他们认为成就目标是个体对从事成就活动的目的或意义的知觉。主要观点如下:
(1)评价标准分成了三种:他人标准、自我标准和任务标准。
(2)个体持有两种内隐的观念:能力实体观(认为能力是稳定且不可控的)和能力增长观(认为能力是不稳定且可控的)。
(3)成就目标分为两种:掌握目标(把目标定为在掌握知识和提高能力上)和成绩目标(把目标定为在好名次和好成绩上)。
(4)持掌握目标的个体通常以任务标准和自我标准来对自己的成就进行衡量,持能力增长观,认为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让能力得到提高,是任务卷入的学习者,在选择目标难度时倾向于中等难度。持成绩目标的个体通常以他人标来衡量自己的成就,持能力实体观,是自我卷入的学习者,在选择目标难度时倾向于较易或较难。

艾略特把成绩目标分成了成绩趋近目标和成绩回避目标,前者倾向于获得积极的活动结果,后者倾向于避免消极的活动结果。

平崔克又将掌握目标分为了掌握趋近目标和掌握回避目标,进而成就目标就分为掌握趋近目标、掌握回避目标、成绩趋近目标和成绩回避目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2
成就目标定向理论是指以内隐能力理论为基础发展而来的一种学习动机理论。持能力增长观的个体认为,能力是可以改变的,随着学习的进行而提高;持能力实体观的个体则认为,能力是固定的,不会随学习而改变。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1-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