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70年代重庆为何要建长江索道?

如题所述

据报道,长江索道起于渝中区长安寺,横跨长江至南岸区的上新街,跨度达1166米,被誉为万里长江第一条空中走廊,在车站大厅内,至今还保留着30年前竣工时的工程竣工牌,这条在长江上飞跃的索道,将迎来自己30岁的生日。

报道称,索道的设计者之一的石奉强是新中国成立后投身索道的第一代大学毕业生,也是国产第一条单线循环货运索道的设计者,上世纪70年代末,第一次来到重庆时就有在长江上建索道的想法,在长江上建索道,只需要大约5分钟就可以过江,可以很好地解决两岸居民的出行问题。

石表示,当时,有好几家单位一起竞争,我们能胜出很不容,长沙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最终成为了长江索道的设计单位。因为石奉强有着丰富的索道设计经验,也提出了可行的初步方案,他被任命为长江索道的总设计师。

石奉强将长江索道设计为双承载、双牵引的往复式索道,如果用一根承载索,一根牵引索,肯定承不住,也拉不动,一个索道车厢上有两根承载索和两根牵引索,这样的设计,当时在国内尚无任何经验可以借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