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称谓和见面有哪些礼仪

如题所述

图一、道教拱手礼

道教礼仪源自《周礼》,涉及宗教活动、日常生活各方面,包含叩拜、供养、诵经、戒律、服饰等内容。道人见面须行拱手礼(见图一,即两拇指交叉,左手在外,右手在内,负阴抱阳握拳举至胸前,微微颔首,以表恭敬。)若一手执物时,则另一手屈食指(含一气化三清之意)为礼。忌握手,拥抱等不当礼节,更不得勾肩搭背;打招呼可用“慈悲”、“您慈悲”、“福生无量天尊”、 “道安”等。

道士不改姓氏,可带姓称呼。同师门道人见面可称师父、师哥、师弟;道友间可称道长、大师、师兄等;对年老道士一般称某爷。道门无男女,乾坤皆兄弟,故无姐妹称谓。

道心存处皆道场,道人禁止言行无端,失道之威仪,即涵养静和、恭谦有礼、言行举止合法合仪,不可嬉笑打闹、高声喧哗、妄评妄议、擅触神像经本供器等。

衣冠整齐,素雅端庄,忌裸露轻佻,衣饰华美、花哨张扬,与俗无别;道人不得顶“冠”、着道袍、法服入厕,犯忌者要受罚;入道观入坛靖更是须如法如仪着道装、法服,不得神前无礼,尊前失仪。另忌秽亵法服、忌法服不洁、形仪慢黩,忌法服借人等;道人裤管必须装入袜筒内,忌敞着裤管不扎,如此,殿主不让进殿,进了殿便要受罚;道人一般穿青布圆口鞋或青白相间的“十方鞋”,多耳麻鞋也可,袜则统用白布高筒袜

道人吃斋、诵经和静坐时,他人不得打扰,道人也不得应声而起。古语云,“吃饭大似官”,“雷公不打吃饭人”,由此可见当人用餐时,他人是不应去打扰的。道众斋堂吃饭,名曰“过斋堂”,是道观的仪范之一。道人用斋与俗人吃饭有很大区别,道士每饭必先供养,为思“十方供养,来之不易,无功享用,惟恐罪过。故每饭先上供出食,以行神、人、鬼普同供养”,是为结“三缘”之举。由此可知,道人吃斋过程中亦有修心之举,故他人不得打扰,用斋者也不得应声而起。诵经,是一件很神圣的事情。《太上玄门功课经序》中规定:“凡诵经者,切须斋戒,严整衣冠,诚心定气,叩齿演音,然后朗诵。慎勿轻慢,交头接耳。务在端肃,念念无违……。”因此,他人不得打扰道士诵经,诵经者亦不能起身离开经案。静坐,即道士修炼静功,道士以道为事,静坐时应排除干扰,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故道人静坐时他人不得打扰,道人也不得应声而起。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7-13
一般人见到道士(不论男女),可尊称为道长、仙长。因道士方外不改姓氏,所以一般带姓氏称呼,以便区分,如张道长,李仙长等。道教全真派称男道士称为“乾道”,女道士称为“坤道”。年老道人为“某老爷”、“某爷”,自称为“晚辈”、“后学”,道士之间互称“道友”,亦称“同道”或“同参”,或称“老修行”,尊称“道兄”或“师兄”,(无论乾道、坤道都如此称)自称为“不才”,对俗家信士自称为“贫道”。
结伴修道的人称为“道伴”,聚在一起的道友称为“道侣”或“烟霞侣”。在家信仰道教的群众,称为“居士”或“信士”。
教内全真派道侣相逢,则多是一面行礼(拱手或作揖),一面亲切地道声:“您老慈悲”。有事求问,也必先道一声“您老慈悲”。“慈悲”是道教常用的礼貌语。是因为道教弟子崇尚道祖老子三宝(慈、俭、不为天下先),并将其落实到平日言行中。详情
    官方电话在线客服官方服务
      官方网站学之道国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