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还有多少人口

如题所述

抗战胜利后中国人口约为:5.32亿人。

中国第一次人口统计是在1950年,当时人口为5.44亿人,占世界比例21.5% 。

历史上,中国人口一直保持世界人口较大比例。1850年中国人口约4.3亿,占世界人口的34%。由于战乱等原因,1850年至1950年中国人口增长缓慢。1949年年末,中国大陆人口为5.4167亿,占世界人口比例下降到22%。

1950年起,由于生产发展、人均寿命提高,世界各国人口迅速增长。到1990年末,中国人口已达11.4333亿人,但占世界人口比例一直保持在22%左右。

扩展资料:

人口统计是适应社会发展和国家管理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它是人类社会出现最早的统计。公元前4500年,巴比伦就曾调查过人口项目;中国在公元前2100年的夏禹时代就有了人口数和土地数的统计;周朝以后,历代都有人口调查制度;

公元2年还有了正式的全国和分地区的人口记载,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进行人口调查和登记是为了适应统治阶级赋税、徭役、征兵的需要,统计的方法和内容都比较简单;在汉代,武帝时期进行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人口统计;

在资本主义社会,人口统计有了很大发展。除了有人口数和分性别、年龄、民族的统计外,还有了就业和失业、行业和职业、文化程度、宗教信仰、婚姻状况、生育情况以及其它等统计;

统计内容日益丰富,人口统计制度更趋健全,并逐步建立和发展了现代人口普查制度,人口统计资料愈来愈系统完整。

社会主义社会,经济发展和人口发展都纳入国家计划,人口统计为编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制定人口政策、实行计划生育、编制和检查人口计划服务,而且为国家行政管理和人口研究工作提供资料。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1-22
1953年中国第一次人口统计全国人口为6亿,1964年中国第二次人口统计人口为7亿,这也就是说十年增加一个亿且是在和平时期,要是在战争时期且是在5亿人口的基础上则需要更长一段时间,这也就是说在1943年乃至更早或1937年我国人口就已经达到5个亿,1912年中国建立,为进行全国选举统计的全国人口是4亿,1912年到1926年全国大部分地区相对和平人口增长应该比较快,1926年后到1950年全国陷入了大规模全面战争,抗日战争胜利后我国人口还剩下5亿多,1945年我国人口有5.3亿左右。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4-04-25
5.4053亿 1927-1945年中国人口总数及其18-22岁年龄组人口数估计 年度 总人口数 18-22岁人口数 每万人学生人数 (万人) (万人) (人) 1927 47604-48406 3808-3872 - 1928 47859-48616 3829-3889 0.53 1929 47951-48682 3836-3894 0.61 1930 48292-48967 3863-3917 0.78 1931 48673-49287 3894-3943 0.91 1932 49076-49657 3926-3943 0.87 1933 49558-50123 3965-4009 0.87 1934 50036-50606 4003-4048 0.83 1935 50595-51132 4048-4091 0.81 1936 51032-51539 4083-4123 0.82 1937 51607-52084 4129-4167 0.60 1938 51839-52253 4147-4180 0.70 1939 52051-52401 4164-4192 0.85 1940 52276-52563 4182-4205 1.00 1941 52679-52915 4214-4233 1.13 1942 53085-53297 4247-4264 1.21 1943 53482-53699 4279-4295 1.38 1944 53762-53884 4300-4311 1.47 1945 54053 4335 1.54
求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