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则 在学习中如何对待别人的优点和缺点

如题所述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行走,其中必定有可作为我的老师的人,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如果看到他们的短处自己也有,就要帮助改正自己与他们一样的习惯。"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
孔子说:“看见贤人(德才兼备的人)就向他学习,希望和他一样;看见不贤的人,就反省自己有没有和他一样的缺点。”

总结起来就是,对别人的优点要学习,和他一样;对待别人的缺点要审视反省自己有没有相同缺点,如果有,就要努力改正。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06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行走,其中必定有可作为我的老师的人,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如果看到他们的短处自己也有,就要帮助改正自己与他们一样的习惯。"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
孔子说:“看见贤人(德才兼备的人)就向他学习,希望和他一样;看见不贤的人,就反省自己有没有和他一样的缺点。”

总结起来就是,对别人的优点要学习,和他一样;对待别人的缺点要审视反省自己有没有相同缺点,如果有,就要努力改正。
‍‍

论语十则原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中的一课(现改为“论语八则”),选自《论语》。《论语》是记载孔丘及其一部分弟子言行的语录体文集,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一则,就是《论语》中的一章,其中第一,二则见于《学而》篇,第三、四、五则见于《为政》篇,第六则见于《里仁》篇,第七则见于《述而》篇,第八则见于《泰伯》,第九则见于《子罕》,第十则为《卫灵公》,其内容都与学习和为人处事有关,是孔子教育思想中最有价值的部分。其中一共有20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