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徽宗赵佶的瘦金体在书法史上是什么地位?

如题所述

;1.;瘦金体最主要的视觉特征是收笔处的顿笔与字中极细的长笔,由顿笔形成的狭长的“面”与细笔的“线”之间所形成的强烈的对比。

由顿笔的形态可以推断出笔腹直径远小于笔毫长度,简言之应该就是赵佶画画中用到的勾线笔。; ;

所以瘦金体的典型形态直接来自所用毛笔,他用最方便的工具最自然的书写造就了他具有独特视觉形态的瘦金体。

2.;将以上构成其明显特征的顿笔和折笔处撇开来看,其结字规模唐人,谨守法度,并无过多突破和个人特征。

但做到这一点本身也并非轻而易举,皇家过眼虽皆上上珍品,亦需天资勤奋才能有所成就,赵佶无愧于此。

3.;规模唐人,也继承了唐人的问题。唐楷中对笔画起收笔从运笔到形态上的强调带来了对笔画中段的忽略,赵佶的书写在这一点上更进一步加强了笔画形态上的视觉特征,对于较长的横、撇、竖钩、斜钩、竖弯钩

其笔画中段或主体均细长纤瘦,细若牵丝,与明显的顿笔一起形成线面的对比,从而也构成其独特的篇章面貌。以赵之功力,牵丝虽细却内劲暗含

因此其作品才有铮铮金鸣之艺术魅力。后人若只亦步亦趋,描眉画眼,而手无力发千钧之功,最好不要轻易临摹。

;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2-26

文章为原创,未经授权,禁止抄袭转载,违者必究。

瘦金体是宋徽宗所独创。

对,宋徽宗就是靖康之难中的那个皇帝。

提到亡国之君,我们脑海中总会浮想起一个昏庸残暴的形象。

但是我们很难想象,一个昏庸的帝王,可以创造出飘逸洒脱瘦金体。

翻开《宋词三百首》,第一首词《燕山亭·北行见杏花》,便是出自宋徽宗之手。

“天遥地远,万水千山,知他故宫何处”,我们也很难想象,像这么哀婉的词,竟然出自一代昏君之手。

很多人把宋徽宗和李煜相比,因为他们太像了。

“做个才人真绝代,可怜薄命做君王。”

这句话适用于李煜,同样也适用于宋徽宗。

如果不论政治,宋徽宗毫无疑问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他有很多的艺术成就,但仅仅是瘦金体,就足以让后世记住他了。

提起瘦金体,我们会想到它的瘦劲凌厉,这可能也与宋徽宗的性格有关系。

传统书法内敛藏锋,端庄大气,也许是因为宋徽宗身处高位,才有了叛逆的气魄。

他的瘦金体是书法中另一个极端,行笔处,多锋芒毕露,很少有内敛藏锋,这一点符合西方的思想,西方讲究个性的解放。

瘦金体可以分为瘦金体正楷与瘦金行楷,我们最常见的正楷是瘦金《千字文》,

瘦金行楷笔画丰腴,身形飘逸,多用于题画。

宋徽宗下令烧制出了汝瓷,选用了雨后天空的颜色,将极简主义美学发挥到了极致。

同样,瘦金体也是一种极简主义美学。

谈到书法,我们听到最多的是变化之美,而瘦金体删繁就简,创造出了一种极简的规则美。

蒋勋曾经对宋徽宗有过评价: “因为他太爱美,所以容易在美中迷失。”

在山河之美中迷失,最终所有的繁华,都成为了一场幻灭。

最后可以借张岱的自作墓志铭来评价宋徽宗:

“极爱繁华,好精舍,好美婢,好娈童,好鲜衣,好美食,好骏马,好华灯,好烟火,好梨园,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鸟,兼以茶淫橘虐,书蠹诗魔,劳碌半生,皆成梦幻。年至五十,国破家亡”。

本文作者|@梦断淮海词

第2个回答  2017-12-26

赵佶(1082~1135)即宋徽宗,早年学薛稷,黄庭坚,参以褚遂良诸家,出以挺瘦秀润,融会贯通,变化二薛(薛稷,薛曜),形成自己的风格,瘦金体瘦挺爽利,侧锋如兰竹。

运笔飘忽快捷,笔迹瘦劲,至瘦而不失其肉,转折处可明显见到藏锋,露锋等运转提顿的痕迹,是一种风格相当独特的字体,瘦金体是一种书法的字体,宋徽宗赵佶独创的。

宋徽宗赵佶虽怠于政治,但书画艺术造诣却极高。他在位期间曾设立书、画、琴、棋院,并自封院长,他招募天下名士,大量搜集古今字画,整理编辑了《宣和书谱》、《宣和画谱》和《宣和睿览册》,保存和继承了古代文化遗产。

他首次将书画艺术从手工作坊中分离出来,为宋时艺术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他独创的“瘦金体”,其笔法刚劲清瘦,结构疏朗俊逸,形如屈铁断金,匠心独具,堪称艺术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