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初三的含义

我的出生日期是阴历三月初三`` 俗话说,三月初三,大蒜炒马兰`` 问:1 这天是好日子吗? 2 为什么三月初三,要大蒜炒马兰啊 大蒜干吗要跟马兰炒?~~~ 搞了20多年 还没弄懂```

三月初三表示上巳(sì)节。

上巳(sì)节是汉族古老的传统节日,在汉代以前定为三月上旬的巳日,因日期每年都不固定,为了便于记忆和统一,魏晋时期就把三月初三明确固定为上巳节。

后代沿袭,逐渐演变成水边饮宴、郊外游春的节日。

上巳节的渊源要上溯至周朝,每年三月的“上巳”日,女巫在河边为人们举行除灾祛病的仪式,谓之“祓禊(fú xì)”。

祓,意思是祓除病气,使之清洁,是古代为除灾求福而举行的一种仪式。禊,意思是修洁净身,除去积秽,是古代春秋两季在水边举行的清除不祥的祭祀。

三月三正是春暖花开、风和日丽的大好时节,此时天空蓝蓝、白云朵朵、山花烂漫、草木青青,此时生机勃勃的大自然最易引起人们愉悦振奋、放松舒畅的宴饮游玩和郊外踏青活动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8-06
三月三,荠菜煮鸡蛋 第一个故事是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是汉人迎接祖先灵魂的日子,用吃鸡蛋的方式悼念祖先,并希望沾点灵气。 第二个故事是讲在壮族三月三歌墟中男女青年的交际习俗:碰彩蛋。彩蛋是把熟鸡蛋染成彩色用以传情之物。小伙子在歌墟中手握彩蛋去碰姑娘手中的彩蛋;姑娘如果不愿意就把蛋握住不让碰,如果有急就让小伙子碰。蛋碰裂后两人共吃彩蛋,这就播下了爱情的种子。 还有人说三月三,是个古老的节日,是从春秋战国时期的“上已节”演变而来的。那时这个节没有固定的日子,一般在三月上旬。“已”是地支中的干位。过去纪年纪月纪日用六十花甲,即以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字与地支“子丑寅卯辰己午未申酉戍亥”十二字轮番搭配,以数学组合方式组成六十个组合形式来记日记年。“上己”就是三月中第一个出现“己”的日子,因此叫“上己”。过去,在这一天,人们要到野外郊游踏青。青年男女在这一天得到了彻底的解放,可以不受礼教约束,自由交往。 到秦时,“上己节”的活动被正式定在三月初三这一天。这天,人们在郊外水滨荡秋千,放风筝,观风景,青年男女对歌抒怀,各行其乐。到唐代,这种风气还一直流传着,甚至连皇家戒备森严的宫廷也敞开了大门,让嫔妃宫女到郊外欢度一日。诗圣杜甫描写玄宗宠妃杨玉环及其姐妹到长安城外郊游时就写到:“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三月三这个节日发展到后来,在人们的生活中渐渐淡下去了,即使某些仍保留着这一风俗的地方,内容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逐渐成了一个休息、游乐和集市贸易活动的节日。但在我们这里,没有旅游、休息的说法,我们吃个“煮鸡蛋”就算是过三月三了。 农历三月初三,畲族百姓都欢度“乌饭节”,家家都做乌米饭,全家共餐,馈赠亲友。同时还聚集一起盘歌、跳舞,纪念这一节日。连江县小沧民族自治乡畲族百姓也过乌饭节,这一天山村热闹非凡。乌米饭是畲族人用山上的一种叫乌稔树野生植物,取叶煮汤,然后将糯米泡在汤里数小时捞起,放在木甑里蒸熟而成。这种乌米饭色泽蓝绿乌黑,并带油光,吃到嘴里香软可口。由于乌稔有防腐、开脾作用,将乌米饭用苎麻袋装起来,挂于通风阴凉处,数日不馊。如果再加上猪油熟炒,更加味美可口。因此有“一家蒸十家香”之说。 乌米饭的来由,传说是唐朝时,畲族英雄雷万兴领导畲军反抗官府,被朝庭军队围困在大山里,失去外援,粮草断绝,畲家军只得在大山里寻找食物。时值深秋,山里大部分树木落果,唯有一种叫乌稔树的野生植物,叶虽落了,枝条上却挂着串串象珍珠一样的甜果,大家采来一把带回营地,雷万兴也尝了尝,感到香甜可口,于是传令大量采集野果充饥,军粮解决了,抗击官军取得了胜利。 过后有一年三月初三,雷万兴突然忆起大山里食过的甜果,便又想吃乌稔果,可是这时正是春天,乌稔树刚刚抽出绿叶,那有甜果呢?乡民只好采下乌稔树叶子加工后和着糯米一起炊煮,结果糯米也呈现出同乌稔果一样的蓝黑色,香味很浓,雷万兴吃了,食欲大增,异常高兴,下令畲军每年这一天都煮乌米饭。 畲民们为了纪念雷万兴率领畲军反抗官兵的胜利,在每年农历三月初三这一天,男男女女都出门“踏青”,采集乌稔叶,家家都做乌米饭,流传至今便成为畲族的一个节日,现在的“乌饭节”除了保留原有的习俗外,还载歌载舞,更加热闹非凡了。 三月三,耍西山",是昆明人民传统的春游习俗。 三月三游春,最早始于春秋战国时期的"执兰招魂续魄,拔除不祥",称"上巳节"。到三国时期,曹魏把上巳节定为三月三,这一天成为春游祭祀活动日。到唐朝,这天已形成大的春日乐游活动。杜甫在《丽人行》中描绘到:"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暮春的昆明,风和日丽,百花争艳,春深似海。每逢三月三这天,各族人民身着盛装,成群结队,奔向西山。有的水路渡滇池达龙门村,沿知步崖石阶登山,有的乘车抵高峣,沿盘山公路登山;有的横渡草海,高峣泊舟,由苏家村古道登山……十几万人汇聚西山,碧鸡山麓,华亭山腰,太华山腹,罗汉峰巅,到处山歌小调,欢声笑语…… - 明杨慎在滇南月节词中写到:"三月滇南游赏竞,牡丹芍药晨妆竞,太华华亭芳草径,花饾饤,罗天锦地歌声泣。"陈毅游西山,题诗概括了西山的风光:"昆明城,三月三,耍西山,华亭怪,太华寒,龙门险,滇池宽,叹浩渺,嘉空阔,赞大观……" "三教合一"的西山,"三月三"还是另一层含义:三清阁九层十一阁道教系统建筑群,有个"真武殿",供奉真武帝君。相传黄帝时,净乐国善胜皇后怀胎十四月,于三月初三左肋产下玄武,是道教的北方神,又称"真武祖师"。三月初三是真武诞辰日,也是西山庙会日。西山真武殿已经修复彩绘一新,设有"真武传奇"画展。

满意请采纳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