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风

风是怎么组成的

地球上任何地方都在吸收太阳的热量,但是由于地面每个部位受热的不均匀性,空气的冷暖程度就不一样,于是,暖空气膨胀变轻后上升;冷空气冷却变重后下降,这样冷暖空气便产生流动,形成了风。在气象上,风常指空气的水平运动,并用风向、风速(或风力)来表示。风向指风的来向,一般用16个方位或360度来表示。以360度表示时,由北起按顺时针方向量度。风速指的是单位时间内空气的行程,常以米/秒、公里/小时、海里/小时来表示。

风为什么吹起?又为什么从高气压斜穿等压线吹向低气压的原因我们在前面基本上已经揭开了。风是由气压分布的差异所引起的,但引起各地气压差异的原因又是什么呢?这里先从“热极生风”说起吧。

从字面上看,“热极生风”的意思是说:一个地方热得太厉害,不久便会产生大风。夏天雷雨大风之前,空气往往热得出奇;而在冬天天气回暖,热得反常的时候,不久也会有冷空气大风来临。

热与冷是相比较而存在的,这个地区热得反常了,与别的地区一比较,就会比出冷来了。如果那里原来受冷空气控制,那两个区域之间冷热的差异就更大了。

在一定条件下各种矛盾运动都可以互相转化。冷热的矛盾也可以转化为气压高低的矛盾:热空气发生膨胀,引起该区空气密度减小,结果使得单位面积上承受的空气柱重量也减小,也就是说,那里的气压降低了;相反的,一个地区冷下来的结果会引起那里气压的升高。可见,两地间如果发生了冷热的差异,就会相应地引起气压的差异,冷热差异越大,气压差异也越大。

两地间气压差加大,气压梯度力就会增加,风也越刮越有劲。迅猛异常的雷雨大风和冷空气大风,就是因为雷雨地区、冷空气地区与暖区之间发生了很大的温度差,从而引起很大的气压差和很大的气压梯度力而产生的。这样,冷和热的矛盾运动,通过气压高低的矛盾,最后又转化为风的矛盾运动、热运动转化成为风的机械运动。

然而,这种矛盾运动的转化过程还没有完结:风刮起来以后,川流不息到处奔走,它从南方刮到北方,又从北方刮到南方,从暖的地区刮到冷的地区(气象上称为暖平流,常用高空等压面图上等高线与等温线迭加在一起来进行分析),又从冷的地区刮到暖的地区(气象上称为冷平流),使冷暖空气来来往往,这样风就很自然地成为传送热量的角色。它每走一步就会引起经过之处温度的改变,从而也使各地之间的温度差异发生变化。于是风的机械运动终于又转化为冷与热的矛盾运动。然后,冷与热的矛盾运动又可通过气压高低的矛盾转化为风的机械运动……这种转化过程,一次次地循环,没完没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6-10-14

空气流动所形成的动能极为风能.风能使太阳能的一种转化形式.

太阳的辐射造成地球表面受热不均,引起大气层中压力分布不均空气沿水平方向运动形风.风的形成乃是空气流动的结果。风能利用形成主要是将大气运动时所具有的动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风就是水平运动的空气,空气产生运动,主要是由于地球上各纬度所接受的太阳辐射强度不同而形成的。

在赤道和低纬度地区,太阳高度角大,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度强,地面和大气接受的热量多、温度较高;再高纬度地区太阳高度角小,日照时间短,地面和大气接受的热量小,温度低。这种高纬度与低纬度之间的温度差异,形成了南北之间的气压梯度,使空气作水平运动,风应沿水平气压梯度方向吹,创怪庇氲妊瓜叽痈哐瓜虻脱勾怠?/SPAN>

地球在自转,使空气水平运动发生偏向的力,称为地转偏向力,这种力使北半球气流向右偏转,南半球向右偏转,所以地球大气运动除受气压梯度力外,还要受地转偏向里的影响。大气真实运动是这两力综合影响的结果。

实际上,地面风不仅受这两个力的支配,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受海洋、地形的影响,山隘和海峡能改变气流运动的方向,还能使风速增大,而丘陵、山地却磨擦大使风速减少,孤立山峰却因海拔高使风速增大。因此,风向和风速的时空分布较为复杂。

在有海陆差异对气流运动的影响,在冬季,大陆比海洋冷,大陆气压比海洋高风从大陆吹向海洋。夏季相反,大陆比海洋热,风从海洋吹向内陆。这种随季节转换的风,我们称为季风。所谓的海陆风也是白昼时,大陆上的气流受热膨胀上升至高空流向海洋,到海洋上空冷却下沉,在近地层海洋上的气流吹向大陆,补偿大陆的上升气流,低层风从海洋吹向大陆称为海风,夜间(冬季)时,情况相反,低层风从大陆吹向海洋,称为陆风。 在山区由于热力原因引起的白天由谷地吹向平原或山坡,夜间由平原或山坡吹向,前者称谷风,后者称为山风。这是由于白天山坡受热快,温度温度高于山谷上方同高度的空气温度,坡地上的暖空气从山坡流向谷地上方,谷地的空气则沿着山坡向上补充流失的空气,这时由山谷吹向山坡的风,称为谷风。夜间,山坡因辐射冷却,其降温速度比同高度的空气交快,冷空气沿坡地向下流入山谷,称为山风。当太阳幅射能穿越地球大气层时,大气层约吸收2*10^16W的能量,其中一小部分转变成空气的动能。因为热带比极带吸收较多的太阳辐射能,产生大气压力差导致空气流动而产生「风」。至于局部地区,例如,在高山和深谷,在白天,高山顶上空气受到阳光加热而上升,深谷中冷空气取而代之,因此,风由深谷吹向高山;夜晚,高山上空气散热较快,于是风由高山吹向深谷。另一例子,如在沿海地区,白天由于陆地与海洋的温度差,而形成海风吹向陆地;反之,晚上陆风吹向海上。
第2个回答  2006-10-14
风的成因及其影响
空气的水平运动叫做风。风的特性用风向和风速表示。风向指风的来向,通常分成8个方位。风速指单位时间内空气在水平方向上移动的距离,单位是米/秒或公里/小时,通常用风力等级表示。当预报时段内,平均风力达到6级以上时气象台发布大风警报。
风的变化是有规律的。风总是从高气压吹向低气压,气压差越大,风速越大。冬季北方近地层空气冷、密度大、气压高,故冬季多吹偏北风。夏季相反,西太平洋和南海是副热带高气压,北方气压较低,故夏季多吹偏南风。这种风向随季节的规律变化称为季风。我国是一个季风国家,冬半年盛行偏北风,夏半年盛行偏南风。拿苏州来说,1月份偏北风的频率为70%,7月份偏南风的频率达77%。苏州全年最多风向是东南风,最少风向是西南风,为防止城市空气污染,工厂应建在城市的西南方。

正常的风对农业生产有利。风能吹走叶面蒸腾放出的水汽,从而使植物蒸腾加快,根系吸收能力增强。风还能把植物雄花传播到几公里之外,增加与雌花结合的机会,有利于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但风力过大会造成灾害。大风使植物的蒸腾作用过强,造成失水过多,植物枯萎。大风还能吹落花瓣和果实,吹倒或折断植物,导致农业减产。因此,当气象台预报大风时,应采取防御措施,以减少损失。

参考资料:http://www.sz121.com/talkweather/f34/%B7%E7%B5%C4%B3%C9%D2%F2%BC%B0%C6%E4%B6%D4%C5%A9%D2%B5%B5%C4%D3%B0%CF%EC.html

第3个回答  2006-10-14
什么是风?
我们感觉到风,其实是我们感到附近的空气在流动。如果我们点燃一枝蜡烛,从黑烟飘散的状况便可知空气流动的情况。

回到目录

风从哪里来?
我们扇子使空气流动,会感到阵阵凉风。刮风时,是什么使空气流动而生成风呢?由于不同地方受热情况不一样使空气温度有分别,较热的空气膨胀,空气密度及气压减低,周围的较凉空气就会流过去填补空缺,而形成风。

在香港,刮大风的时候通常是因为受到季候风或热带气旋影响。

由于海洋和陆地受热的程度不相同,地面气压出现显著的差别,从而导致一股有季节性的持续气流,称为季候风。在冬季华南沿岸常吹东北季候风而在夏季则常吹西南季候风。

热带气旋是源于温暖的海洋,风力极大的旋涡。其高度有十数公里,而平面距离却有数百公里。的。我们如何描述风呢?
我们用风向和风速来描述风。风向是指风的来向,一般用方位表示。空气自东向西流动便是东风。风速是指空气的移动速度,一般以公里每小时或蒲福氏风级来表示。
什么是蒲福氏风级?
在十九世纪初,英国海军大将蒲福提出以帆船在海上航行的速度来区别风力的大小。蒲福氏风级分为十三级,从无风的零级到飓风的十二级。下表显示描述风力的术语、蒲福氏风级和风速的关系:
蒲福氏风级 描述风力术语 风速
(公里/小时) 图标
0 级 无 风 < 2
1 级 轻 微 2 - 6
2 级 7 - 12
3 级 和 缓 13 - 19
4 级 20 - 30
5 级 清 劲 31 - 40
6 级 强 风 41 - 51
7 级 52 - 62
8 级 烈 风 63 - 75
9 级 76 - 87
10 级 暴 风 88 - 103
11 级 104 - 117
12 级 飓 风 >= 118
为什么海上的风力通常较地面的风力大?
空气流动的速度会因周围物件摩擦而减慢。海面的摩擦力较少,所以海上的风力通常较地面的风力大。
为什么天气预报说吹北风时,我居住地方的风向却是西风?
天气预报所预测的是较大范围空旷地方的风。个别地方受地形及温度差别等影响,可以有不同的风向。
第4个回答  2006-10-14
什么是风?
空气的水平运动叫做风。风的特性用风向和风速表示。风向指风的来向,通常分成8个方位。风速指单位时间内空气在水平方向上移动的距离,单位是米/秒或公里/小时,通常用风力等级表示。当预报时段内,平均风力达到6级以上时气象台发布大风警报。
风的变化是有规律的。风总是从高气压吹向低气压,气压差越大,风速越大。冬季北方近地层空气冷、密度大、气压高,故冬季多吹偏北风。夏季相反,西太平洋和南海是副热带高气压,北方气压较低,故夏季多吹偏南风。这种风向随季节的规律变化称为季风。我国是一个季风国家,冬半年盛行偏北风,夏半年盛行偏南风。拿苏州来说,1月份偏北风的频率为70%,7月份偏南风的频率达77%。苏州全年最多风向是东南风,最少风向是西南风,为防止城市空气污染,工厂应建在城市的西南方。
公里/小时) 图标
0 级 无 风 < 2
1 级 轻 微 2 - 6
2 级 7 - 12
3 级 和 缓 13 - 19
4 级 20 - 30
5 级 清 劲 31 - 40
6 级 强 风 41 - 51
7 级 52 - 62
8 级 烈 风 63 - 75
9 级 76 - 87
10 级 暴 风 88 - 103
11 级 104 - 117
12 级 飓 风 >= 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