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太人在二战期间的遭遇

各种集中营的生活,悲惨的命运等等文字资料都可以

1939年9月1日正当德国用闪击波兰,掀起第二次世界大战序幕之时,一个叫“犹太族”的民族迎来了自己最“黑暗”的时刻,德国人在战场上肆意杀戮对手之时,也将屠刀举过了犹太人的头顶。

二战时的德国高层制定了“灭绝犹太人计划”,先是要求自己控制版图下的犹太人必须佩戴犹太星章标识才能出门,将犹太人从普通百姓中区别出来。

然后又用各种各样的噱头剥夺犹太人的财产,最后将其扔进集中营进行“关押”,以一定节奏和规模依次“处死”,其中为了能够让杀戮更加效率,德国人曾采用氢氰酸一类的毒气成批的结束犹太人生命。

据战后统计:截止到1945年,波兰原有350万犹太人只剩下7万余人,荷兰的14万犹太人只剩下3.5万人,罗马尼亚的65万犹太人仅剩下25万人……。

综上可见犹太人在欧洲的主要居住地,都遭受到了毁灭打击,欧洲犹太人在整个二战中的生还率50%以下,波兰更是达到了极端的2%。

扩展资料:

历史发展:

最开始的时候,秘密警察使用汽车的废气来毒杀犹太人。但是从1942年起,党卫军采用了氢氰酸,以及它的盐类等更有效途径来灭绝犹太人。

在这一系列的大屠杀中,总共有600万犹太人被屠杀。“Holocaust”是犹太人大屠杀在英语和德语中的叫法,此字是来自希腊语,意思是用火牺牲。犹太人则称其为“Shoah”,来自希伯来语,带有“浩劫”的意思。

自1933年起,德国纳粹党开始独裁执政,随后,一个大规模的反犹行动逐渐发展起来。在同一年,纳粹德国政府褫夺了所有犹太裔公务员的职务,并从军队、警察和司法机关中剔除那些被认为是劣等人的犹太成员。

1935年通过的《纽伦堡法案》对“犹太人”作出了定义——凡有一个犹太裔祖父母以上的德国人都会被视为“犹太人”。这项法案还剥夺了犹太人作为德国国民的基本权利。 

紧接着,其他法案相继出台,比如“一个犹太人与一个非犹太人发生性关系被视作是犯罪”等直接针对犹太人的法律条款层出不穷。到了1938年,纳粹德国已经禁止犹太人从事绝大多数的职业。

1938年11月9日,由纳粹党策划的一个反犹事件(称为“水晶之夜”)爆发了,大量犹太人的商店和会堂被破坏,许多犹太人被殴打,犹太人的社会地位更加低落。

德国在1939年9月1日入侵波兰并引发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纳粹党的反犹太政策更加极端化,并随着德军的占领,逐步蔓延到欧洲的其它地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犹太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8-31

纳粹大屠杀由1941年6月22日,德国偷袭苏联开始以后,德国盖世太保跟随德军,对住在苏联乡区的犹太人作出大规模的大屠杀。

盖世太保最初的杀人方法是用手枪射杀,然后把他们的尸体埋葬在万人坑里面。但是柏林想出了更有“人道”的杀人方法来减低秘密警察的压力。这个方法是用毒气杀人。

初时秘密警察只用汽车的废气来杀犹太人。但是在1942年起德国采用了氰化氢(Hydrogen Cyanide Gas)来有效地杀死最多犹太人。在1941年12月,德国在波兰兴建6个杀人的集中营。


扩展资料:

历史背景

德国在闪电般占领波兰之后,又把丹麦、挪威、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和法国据为己有,这些国家的犹太人也自然生活在法西斯铁蹄的蹂躏之下。德国国防军的全部机关、纳粹党和德国政府采取一致行动迫害犹太人。

德国各驻外使馆均有一名特使负责处理所在国的犹太人问题。不仅如此,纳粹还绞尽脑汁,开动所有的宣传机器煽动当地军民反对犹太人。 

四面楚歌的犹太人再也没有自由了,他们被禁止外出,必须佩带犹太星章,经济上受到致命打击,精神上受到了难以想象的折磨,他们生活在被排除在整个社会的生活之外的隔离区,被强迫参加奴役劳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犹太人大屠杀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21
  二战期间,德国纳粹党对犹太人进行了残暴的屠杀.据说希特勒也是犹太人,真是灭绝人性!!!
他的罪行有历史的见证
“水晶之夜”又被译为“砸玻璃窗之夜”,指的是1938年1 1月9日发生的事件。这一天是德国历史上一个黑暗的日子,就在这一天,在纳粹的导演和怂恿下,德国和奥地利上演了一幕疯狂的反犹丑剧。这幕丑剧是犹太人从被歧视、凌辱到被非人看待,直至从肉体上消灭的转折点。

  纳粹头子希特勒是极端的种族主义和反犹主义者,他在《我的奋斗》中写道:“雅利安人的最大的对立面就是犹太人。”他把犹太人看作是世界的敌人,一切邪恶事物的根源,一切灾祸的根子,任何民族生活秩序的破坏者。他认为:“对种族问题和犹太人问题没有最清楚的认识。德意志民族就不会复兴。”

  1933年1月30日希特勒上台后,犹太人的灾难就开始了,纳粹德国的最初的反犹措施是对犹太人的抵制,不向犹太人商店买东西,禁止犹太人当公务员、行医、司法,不许犹太人进入浴室、音乐厅和艺术展览馆等。

  1935年9月15日,希特勒在纽伦堡召开的纳粹党代表大会上宣布了新的法律。纽伦堡法律剥夺了犹太人的“公民权力”标志着反犹行动的升级。该法律规定犹太人为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国家居民”,并严禁德国人与犹太人通婚,禁止犹太人家庭雇佣45岁以下的德国妇女,甚至不许犹太人使用德国国旗和象征德国的颜色。此后纳粹德国采取的反犹措施,主要是把犹太人移民出境,驱赶到其他国家和地区。

  在强迫出境的犹太人中,有一个波兰藉的裁缝也被装入闷罐车中押送到波兰。此人的17岁的儿子赫舍尔-格林斯潘为了替父报仇,于1938年11月7日,在巴黎向德国大使馆三等秘书恩斯特 -冯-拉特开枪行刺。尽管拉特本人是反纳粹的,并己受到秘密警察的监视,但他还是在11月9日因伤势严重而死去。这一偶然事件成了纳粹首领们发动新一轮反犹行动的求之不得的借口。

  1938年11月9日晚上,希特勒和戈培尔正要出席幕尼黑举行的庆祝啤酒馆政变15周年的活动,在听到拉特死去的消息后,希特勒和戈培尔把头凑到一起,商量了一阵,希特勒称“应当放手让冲锋队行动”,然后离去。接着戈培尔发表了迫害犹太人的煽动性演说,他估计将要发生反对犹太人的“自发性”的示威,党对此不应干涉。当晚,德国党卫军保安处和秘密警察的头子海德里希,用特急电报指示,党卫军保安处和秘密警察“不得阻拦即将发生的示威”,“犹太人教堂可以烧毁,但不得危及德国人的财产”,“犹太人的店铺与私人住宅可以捣毁,但不得劫掠”, “犹太人,特别是有钱的犹太人应予逮捕,人数视现有监狱能容纳多少而定。”

  在纳粹党领导集团的怂恿和操纵下,德国各地纳粹狂热分子走上街头,他们疯狂地捣毁犹太人的店铺和私人住宅,烧毁犹太人的教堂,公然迫害和凌辱犹太人,大肆逮捕犹太人。从9日夜晚到10日凌晨,纳粹分子群魔乱舞,犹太人在痛苦和灾难中呻吟。

  这一夜的打砸抢烧给犹太人造成的灾难,据统计,有36人被杀害,36人受重伤,267座教堂被焚烧或夷为平地,在德国和奥地利7500家犹太人商店被捣毁,3万多名从16岁至60岁的犹太男子在自己家里被捕,押往达豪、布痕瓦尔德和萨克森豪森集中营。

  这一夜仅砸毁的玻璃随处可见,据德意志保险公司的代表希尔加德先生讲,其损失就达600万马克。要弥补这项损失,比利时全国玻璃工业要生产半年,由于被砸毁的玻璃晶莹透明,所以柏林居民用尖刻的俏皮话称之为“水晶之夜”。

  “水晶之夜”以后,11月12日戈林把德国各个部长召集到航空部,开了一次专门研究犹太人问题的会议,戈培尔等人与会,他们就进一步蹂躏和迫害犹太人问题出谋划策,提出要让犹太人自己把被烧毁的教堂清除干净,并将之修成停车场供德国人使用;要做一个标记,每个犹太人必须佩带。他们甚至要求受到迫害的犹太人提供10亿马克的赔偿费。

  “水晶之夜”以及其后的迫害,其目的是要剥夺犹太人作为人的尊严和自尊,使他们在社会上和道义上被孤立起来。因此,有的历史学家认为:“这次暴行和接着根据其目标所采取的措施使得任何有组织的犹太人的生活已不可能。”既然犹太人被剥夺了作为人的生存权利,那么对他们从肉体上消灭就只剩下时间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