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的著名战争概况

二战时期有哪些著名战争,大致情况如何?急!!!
如果实在不知道的特别多,说一个也行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斯大林格勒位于伏尔加河下游西岸,原名察里津,是苏联内河航运干线伏尔加河的重要

  港口,又是苏联南方铁路交通的枢纽和重要工业城市。

  德军在围攻列宁格勒不久,又于1942年7月17日,投入150万的兵力进攻斯大

  林格勒。希特勒甚至定下了7月25日以前攻占斯大林格勒的计划。

  希特勒的阴谋再次破产了。苏联军民在斯大林的号召下,誓死抗敌,人人都投身到反击

  德国法西斯的斗争中去。

  德军集中了40个师的精锐部队,每天出动上千架次飞机,把100多万颗炸弹投向这

  座城市,斯大林格勒的建筑几乎全被炸毁。

  9月13日,德军17万人,500辆坦克向保卫斯大林格勒的苏联第62集团军发起

  猛攻。德军在几个地段突破苏军防线,进入市区阵地。

  在这危急的时刻,苏军进行了英勇的抵抗。苏联人民也团结起来,人人手执武器在废墟

  中同冲击市区的德军展开搏斗,前面的倒下了,后面的冲上去。一场最为残酷、最为激烈的

  市区争夺战开始了。

  为了打败法西斯,俄罗斯的人民付出了重大的牺牲,谱写了一曲可歌可泣的爱国主义精

  神赞歌。

  9月14日,争夺市中心的激战达到了白热化的城市。德军从早到晚冲锋不止,他们死

  伤残重。据守斯大林格勒的62集团军战士,抱着与城共存亡的决心和德军浴血战斗。

  为了争夺火车站,德苏双方争夺激烈,一周内火车站13次易手。

  为了争夺被德军占领的马耶夫岗高地,近卫军猛扑高地东北面的陡峭斜坡,冲入战壕与

  德军展开了白刃搏斗,终于把高地夺回。

  守卫“巴甫洛夫大楼”的激战持续了58个昼夜,敌人用火炮、迫击炮进行射击,还派

  飞机向楼房轰炸,楼房虽被炸得面目全非,却始终未被摧毁,苏军坚守楼房,给敌人一次又

  一次的还击。

  一名护士为了掩护伤员,端起机枪消灭了30多个德军,自己身负重伤,仍坚持到自己

  的部队赶到。

  有7.5万名姑娘,成为高射炮手、无线电兵、卫生员和护士,她们把自己的青春奉献

  给伟大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全城的人民和苏军密切配合,共同奋战。拖拉机厂的工人们一

  边反击敌人,一边在弹片横飞的车间里坚持生产。在激战的九月份里,他们生产了1200

  辆坦克和150辆牵引车……在参战期间,无论男女老少,人人都是战士,到处都是战场,

  希特勒的军队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中,久战不胜。希特勒原想速战速决,但斯大林格勒

  人民的顽强反击,使德军陷入困境。从9月13日到26日,德军每天几乎伤亡3000多

  人,但仍然不能占领全城。德军的士气一天天低落下去,一个德国士兵在家信中哀叹:

  “我们不久就可以占领斯大林格勒,但是它仍然在我们面前——相距如此之近,却同时

  又像月亮那样遥远。”

  严寒的冬季终于来到了,毫无过冬准备的德国士兵陷入饥寒交迫中,很多士兵被冻死,

  德国的战斗力一天天衰弱下去,战争的形势逐渐开始变化。

  11月19日,苏联红军终于迎来了激动人心的时刻,斯大林发起了大反攻的命令。

  11月23日,苏军把33万德军困在了包围圈中。德军弹尽粮绝,他们处在死亡的恐

  惧之中。德军司令鲍罗斯在笔记中写道:

  “士气低落了,解围的希望破灭了。越来越疲惫的士兵都在斯大林格勒的地下室里为自

  己寻找避难所,越来越经常听到关于反抗已毫无意义的抱怨声。”

  鲍罗斯向希特勒发出冲围撤退的请求。

  刚从阿尔卑斯山赏雪归来的希特勒发来一份急电:不许投降,第六军团必须死守阵地,

  直至一兵一卒一枪一弹。鲍罗斯陷入万分绝望的情绪中,垂头丧气地坐在黑暗的地下室里的

  行军床上,向希特勒发出最后一份急电:“部队将于24小时内最后崩溃。”

  万般无奈的希特勒急忙发出一份电令,升鲍罗斯为陆军元帅,其余117名军官也各升

  一级。希特勒希望他的封功加爵能加强德军将士“光荣殉职”的决心。

  接到电令的鲍罗斯彻底地失去了希望,一下子瘫倒在地上。

  2月2日,坚持了六个月的斯大林格勒大会战终于结束了。9万1千多德国官兵,其中

  包括鲍罗斯在内的24名高级将领,穿着单薄的衣衫,抓紧裹在身上满是血污的毛毯,在零

  下24摄氏度的严寒下,一步一拐地走向寒冷的西伯利亚战俘营。

  斯大林格勒大战给希特勒法西斯以致命的打击,德军再也无力进行大规模的反攻了,他

  们一步步后退,开始走下坡路。苏联红军则开始大反攻,陆续收复了失地,并攻入德国本土。

  苏联人民和全世界人民都从斯大林格勒大战的胜利中看到了胜利的希望,也坚定了彻底

  打败德国的信心。

  斯大林格勒大战的胜利,是苏德战争的转折点,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伟大转折。

  中途岛海战

  --------------------------------------------------------------------------------

  日本偷袭珍珠港虽然获得了重大胜利,但美国的航空母舰当时不在港内,所以一艘也没
  有受到损失。日本决定再集中优势兵力,彻底歼灭美国航空母舰。
  要实现这一计划,首先就要拿下位于夏威夷群岛东北方的美国重要的航空基地中途岛,
  把它作为日军的作战基地。进攻中途岛的日本海军,仍由策划指挥偷袭珍珠港的山本五十六
  海军大将率领。舰队分为八支特遣队:第一支由南云中将指挥,从西北方向主攻中途岛;第
  二支至第七支分别担任掩护、侦察、警戒等任务,并协同进攻作战。山本五十六自己率领第
  八特遣队,守候在中途岛西北海面上,指挥整个作战。
  日本海军做梦也没想到,他们的这次偷袭行动不会成功了!美国情报机关不仅破译出了
  日军的密码电报,而且设计弄清了密码电报中“A�E”这个目标就是指中途岛。美国决定
  将计就计,设下埋伏,让日本海军自投罗网。
  6月4日,在黎明的晨曦中,隐蔽在预定海域的日本舰队,开始进攻了。
  “战斗机起飞!”南云中将的命令从扩音器的喇叭中传出。“赤诚”、“加贺”、“飞
  龙”和“苍龙”四艘巨型航空母舰上灯火通明,15分钟内,108架飞机飞离了甲板,轰
  鸣着向东南方向的中途岛飞去。
  不一会,扩音器又发出了命令:“第二次攻击准备!”升降机立刻又把一架飞机提到了
  甲板上。南云站在指挥舱窗前,急切地等待着第一批飞机攻击胜利的消息。
  与此同时,中途岛的美国空军早已严阵以待。当日机距离中途岛还有30英里时,25
  架“野猫式”战斗机组成的拦截队出现在日本机群前。日本护航的“零式”战斗机随即上前
  缠住“野猫式”,双方展开了激战,日本轰炸机则继续飞赴中途岛。穿过美军高射炮的猛烈
  火网,一颗颗250公斤重的炸弹从日机上投下。12架水平轰炸机开始用800公斤重的
  炸弹,轰炸机场和跑道。然而,机场和跑道上空空如也,美军飞机早已作好准备,有的飞到
  空中,有的进行拦截和攻击,其他的则隐藏了起来。
  负责指挥轰炸的指挥官返航时,向南云报告了轰炸的情况,并请求对中途岛进行第二次
  轰炸。此时,升到甲板上的第二批飞机,已装好鱼雷,准备前去轰炸美军军舰,南云命令士
  兵卸下鱼雷,换上炸弹。甲板上顿时一片忙乱。
  就在此刻,日本侦察机报告:东北200英里处发现10艘美国军舰。南云大吃一惊,
  他知道,这么大的舰队,至少拥有一艘航空母舰。他赶忙又下令,战斗机重又卸下炸弹,装
  上鱼雷,改去袭击美军舰队。
  恰巧这时,第一批轰炸中途岛的飞机归来。南云只得又命令把飞行甲板腾出,让返航飞
  机降落。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装好鱼雷的飞机很快整装待发,信号兵发出了起飞命令的信号。
  然而,正是这很短的一段时间的耽搁,战场形势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美国轰炸机!”
  随着了望兵的喊声,3架美国“无畏式”轰炸机朝南云所在的旗舰“赤城”号垂直俯冲
  下来。日舰上的机关炮向轰炸机猛烈射击,但是已经晚了。只见,一颗颗黑色的炸弹从美机
  机翼下落下。一阵尖厉的啸声后,“赤城”号闪起夺目的闪光,随即便是巨大的爆炸声。机
  关炮哑了。弹片到处飞舞,大火在甲板上蔓延,又引起飞机上刚刚装上的鱼雷爆炸。整个机
  库成为一片火海。
  南云惊呆了。在万般无奈下,他不得不离开火焰冲天的“赤城号”。
  此时的山本五十六正威风凛凛地端坐在“大和”号战舰上,这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战
  舰。南云惨败的消息使山本目瞪口呆。看着烈火蔓延的“赤城”号,山本忍痛发出炸沉它的
  命令。“野分”号驱逐舰射出强大的新型鱼雷,“赤城”号在猛烈的爆炸声中,葬身海底。
  这竟是“野分”号在这次海战中的第一个射击目标。
  山本终于急红了眼,他知道日本舰队惨败的命运不可避免了,但他还要做垂死的挣扎。
  他命令所有的舰队向他集中,阴谋诱使美国舰队西移到他的舰队猛烈的炮火射程内。但美国
  人识破了山本的诡计。
  6月4日中午,日本只幸存下“飞龙”号航空母舰。在6架零式战斗机掩护下,“飞
  龙”号上18架轰炸机重创美国航空母舰“约克顿”号,“约克顿”号慢慢沉没海底。
  “飞龙”号成为美国舰队猛烈攻击的目标。虽然它成功地躲过26条鱼雷和大约70颗
  炸弹,但最后还是被击沉,在一条大火中被日本舰队自己的鱼雷击沉。
  5日凌晨,日本舰队听到山本的命令:“取消中途岛行动。”
  中途岛战役美军只损失一艘航空母舰、1艘驱逐舰和147架飞机,而日本却损失了4
  艘航空母舰、1艘巡洋舰、330架飞机,还有几百名经验丰富的飞行员和几千名舰员。
  日本海军从此走向了失败。为了掩护自己的惨败,避免挫伤部队的士气,6月10日日
  本电台播放了响亮的海军曲,并宣称日本已“成为太平洋上的最强国。”当惨败的舰队疲惫
  不堪地回到驻地时,东京竟举行灯笼游行以庆祝胜利。
  美国海军首脑事后评价道:“中途岛战斗是日本海军350年以来的第一次决定性的败
  仗。它结束了日本的长期攻势,恢复了太平洋海军力量的均势”。
  阿拉曼战役——将盟军带入反攻的坦克大战

  性质:扭转北非战场的关键性战役,盟军从此开始反攻

  时间:1942年10月23日—1942年11月4日

  对抗方:德国军队VS英国军队

  武器对决:“谢尔曼”坦克

  战果:歼敌5.5万人,击毁坦克装甲车350辆。

  就在斯大林格勒战役进行的同时, 北非战场上同样进行着一场激烈的拼杀。1942年10月23日,由英国第八集团军司令蒙哥马利率领的盟军向德国隆美尔率领的德意联军非洲军团发起了进攻。经过12天的激烈厮杀,盟军终于在11月4日胜利地结束了整个战役

  战役的胜利保证了盟军从中东通往苏伊士运河这条供应线的畅通,在士气上对盟军的意义更是非同小可。英国前首相丘吉尔曾评价说:“在阿拉曼战役前,我们从未打赢过一仗;但在阿拉曼战役后,我们所向无敌。”

  为了保证战役的胜利,一代军事帅才蒙哥马利同样是绞尽脑汁,最终将计就计,为自己的老对手隆美尔精心设计了连环套,为阿拉曼战役的胜利奠定了基础。1942年8月份,请伦敦监督处中东特派组的指挥官克拉克上校以隆美尔间谍“康多尔小组”的名义给隆美尔发了一封电报,称英军准备在阿拉曼防线南端的阿拉姆•哈勒法山岭组织抵抗,但防御力量很薄弱,如发起进攻,很容易突破英军阵地。

  几天后,克拉克又发出第二封电报,报告了英军的防御命令。隆美尔对电报内容深信不疑。为进一步引诱隆美尔,蒙哥马利还命令绘图员绘制了一张假地图,上面标明拉吉尔地区是一片“硬地”,便于装甲部队行动,并让德甘冈设法送到德国人手里。

  1942年8月30日夜,隆美尔根下达了进攻命令,想用突然袭击,一举突破英军防线。出发不久,就遇到了英军的一个新雷区。隆美尔立即命令工兵排雷,但此时空中突然出现了英军飞机,投下的照明弹将大地照得如同白昼,紧接着就是猛烈的轰炸。德军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挣扎着过了雷区。

  31日凌晨,德军与英国装甲部队展开激烈的交火。战斗中,隆美尔吃惊地发现,原来设定的英军一个装甲师竟然变成了3个。隆美尔别无选择,只能硬着头皮前进。此时,地图上的“硬地”,逐渐变成了沙漠。几百辆坦克、装甲车和卡车在“硬地”上东倒西歪地挣扎着前进。英国空军的飞机从早到晚不停地轰炸,伤亡报告不停地送到隆美尔手上。

  这时,他接到报告,说燃油即将耗尽,3艘油料供应船在离开意大利横渡地中海时,被英军击沉。9月4日凌晨,隆美尔终于下达了总撤退的命令,结束了这场恐怖的阿拉姆•哈勒法战役。

  1942年10月23日夜,随着蒙哥马利的一声令下,英军手中的数千门美制“谢尔曼”坦克炮弹齐发,共歼灭敌军5.5万人,击毁坦克装甲车350辆。但因英军冲击不果敢,行动迟缓,未能全歼德意联军。尽管如此,此役仍是第二次世界大战非洲战场的转折点。从此,战争主动权落入英军手中。

  评论:正与邪的较量——蒙哥马利与隆美尔

  假如战争的性质可以忽略不计的话,蒙哥马利与隆美尔都可以作为罕见的军界帅才名垂青史。一个被成为“沙漠之鼠,一个被成为“沙漠之狐”,都为各自国家立下了赫赫战功,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战争的进程。而两人在战场上的斗智斗勇,更是为后人的研习留下了无数的经典案例。

  但是历史毕竟没有假如,蒙哥马利成为了历史上的大英雄,而隆美尔却成为了遭受唾弃的乱世枭雄,不为别的,仅仅因为他选择了一条走向黑暗的历史之路。也正是这个原因,才导致了他最终的服毒自杀。历史的正与邪,也便在此得到了展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5-27
在1939-1945年爆发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现代化战争。

二战十大著名战役具体如下:
1.波兰闪击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战败后,被迫割让大片土地,但泽被划归波兰辟为自由市,通往波罗的海的“波兰走廊”将原本连成一片的德国领土分成了两块,位于“走廊”之东的东普鲁士成了远离德国本土的“孤岛”。因此德国人一直对失去但泽和“走廊”地区耿耿于怀。希特勒上台后便发誓要报这一箭之仇,他以极快的速度重整军备,在短短的几年间就把德国从《凡尔赛条约》的受辱者变成欧洲最大的军事强国。1939年3月15日,希特勒兵不血刃地兼并了捷克斯洛伐克,随即要求波兰归还但泽并解决波兰走廊问题,遭到波兰拒绝。3月23日,英法正式结成军事同盟,然后于31日对波兰的安全给予保证。有了英法的保证,波兰态度更加坚决。1939年4月3日,希特勒下达了代号为“白色方案”的秘密指令,要求德国三军部队于9月1日前完成对波兰作战的准备工作。希特勒在指令中强调指出:“一切努力和准备工作,必须集中于发动巨大的突然袭击”。
2.法兰西会战

法兰西会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军为侵占法国、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于1940年5-6月采取的军事行动。此战,德军亡2.7万余人,失踪1.8万余人,伤11.1万余人;法军亡8.4万人,伤12万人,被俘190万人;英军损失6.8万人。法国失败主义泛滥,军事思想落后,对装甲部队快速突击认识不足,对德军主攻方向判断失误,是导致迅速败降的主要原因。但这一数字已足以证明,法军在这场战斗中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3.偷袭珍珠港
1941年12月7日清晨,日本海军的航空母舰舰载飞机和微型潜艇突然袭击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在夏威夷基地珍珠港以及美国陆军和海军在瓦胡岛上的飞机场。太平洋战争由此爆发。这次袭击最终将美国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它是继19世纪中墨西哥战争后第一次另一个国家对美国领土的攻击。
珍珠港位于日、美之间太平洋东部的夏威夷群岛,距日本约3500多海里,距美国本土约2000海里,是美国太平洋舰队最重要的基地。1941年1月7日,山本写信给海军大臣及川古志郎,正式提出了偷袭珍珠港的设想。此后就和几个参谋一起,秘密地制定“Z”作战方案。6月,正式方案提出后,曾在日本上层引起争论,一些人不相信庞大的舰队横渡3500海里而不被发现,对这一计划的可行性表示怀疑。山本固执己见,甚至以辞职相要挟。日本为了“南进”,于10月中旬批准了这个计划。于是,山本指挥联合舰队选择了与珍珠港相似的鹿儿岛湾,开始了充分的准备和严格的模拟训练。
1941年12月7日凌晨,从六艘航空母舰上起飞的第一攻击波183架飞机,穿云破雾,扑向珍珠港。7时53分,发回“虎、虎、虎”的信号,表示奇袭成功。此后,第二攻击波的168架飞机再次发动攻击。仓促应战的美军损失惨重,8艘战列舰中,4艘被击沉,一艘搁浅,其余都受重创;6艘巡洋舰和3艘驱逐舰被击伤,188架飞机被击毁,数千官兵伤亡。日本只损失了29架飞机和55名飞行员以及几艘袖珍潜艇。
4.不列颠之战

英德空军在英伦上空上演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一次空战。1940年6月,法西斯德国军队席卷西欧。英国驻欧远征军败退敦刻尔克。英军虽用“发电机计划”将军队撤回了本土,但却丢失了全部重装备。英国皇家空军在法国上空与德国空军交战中亦损失了1000架以上的飞机。同年7月,希特勒制定了从海上入侵英国的“海狮”计划。该计划要求“德国空军要使用其全部兵力尽快击败英国空军”,夺取制空权,配合海军和陆军在英国本土登陆。德国空军投入不列颠之战的飞机约2400架,其中轰炸机1285架,其主要基地位于法国东北部、西北部以及荷兰和挪威。不列颠之战挫败了德国入侵英国迫其就范的目的,使德国征服全西欧的计划落空。这次战役也由于英国的顽强表现,而迫使希特勒在没有把不列颠完全逐出战争之前,即先回头来对付苏联,重走两线作战的老路。不列颠之战书写了二战史上抗击法西斯的光辉一页。
5.莫斯科保卫战
莫斯科保卫战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苏德战争中一次重要会战,于1941年10月至1942年1月期间,苏联军队保卫其首都莫斯科及其后反攻德军的战役。莫斯科保卫战包括苏军为保卫莫斯科并粉碎向莫斯科进攻的德军"中央"集团军群各突击集团而实施的一系列防御战役(1941年9月30日-12月5日)和进攻战役(1941年12月5日-1942年4月20日),最终以苏联红军的胜利而告终。

1941年6月22日,纳粹德国与其盟友入侵苏联,使苏联及苏联红军领导层大吃一惊。德军以闪电战战术快速深入苏联领土。装甲部队以钳形方式推进,先孤立然后彻底摧毁苏军。德军北方集团军群向列宁格勒推进,南方集团军群则征服乌克兰和高加索高地,而中央集团军则向莫斯科进发。苏军的防线很快便崩溃,死伤枕藉。1941年8月上旬,德军攻占斯摩棱斯克,是往莫斯科路上一个重要据点,但斯摩棱斯克的战斗阻碍了德军的攻势直到9月中,有效地瓦解了闪电战的战术。其后,古德里安的装甲部队到达莫斯科外围,但纳粹元首希特勒命令他转向南方去支持龙德施泰特指挥的南方集团军群对基辅的攻击。
6.中途岛海战

中途岛海战于1942年6月4日展开,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一场重要战役。美国海军不仅在此战役中成功地击退了日本海军对中途环礁的攻击,还因此得到了太平洋战区的主动权,所以这场仗可说是太平洋战区的转折点。一些军事学者也认为,如果日本海军威胁或者真的攻击美国西岸的话,便会迫使美国把急需送往欧洲前线的军事配备转移到美国西岸,这不但会造成欧洲战区出现军需短缺的现象,甚至可能使欧洲战区再次失守,而让纳粹德国得到最后的胜利。
7.斯大林格勒会战
斯大林格勒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纳粹德国对争夺苏联南部城市斯大林格勒而进行的战役,时间自1942年6月28日至1943年2月2日为止。斯大林格勒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东部战线的转折点,也是整个二战的转折点,其战略上的胜利远远超出由英美领导下的诺曼底登陆(霸王行动)。此战后苏联开始逐步掌握战略主动权。单从伤亡数字来看,该战役也是近代历史上最为血腥的战役,双方伤亡估计约200万人,参与该场战役的人数也比历史上的其他战役都来的多,更以双方无视军事与平民分别而造成的伤亡著称。
斯大林格勒会战是法西斯德国遭遇的战略范围最严重的失败,不仅终结了德国南方集团军群自1941年以来保持的进攻局面,而且直接造成了苏联与德国总体力量对比的根本变化。从世界范围看,斯大林格勒战役与同时期发生的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一起,成为1942年底反法西斯战争大转折的标志性事件。
8.瓜岛争夺战
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也被称为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或简称瓜岛战役,行动代号为瞭望台行动,是同盟国部队(盟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区中,于1942年8月7日和1943年2月9日期间在瓜达尔卡纳尔和周围的岛屿进行的战役。这是盟军战略计划的一部分,以保护美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之间的运输航线,也是盟军在太平洋反攻的开始。这是在科科达小径战役实施数个月后,盟军对日本实施的第2个主要攻势。
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是以美军小型登陆战为开始,随后日军为夺回岛屿而逐次增兵,并在海上、陆地、空中展开了空前的争夺,从而演化成了日本与盟军的决战。双方历时半年多的争夺,均损耗了大量的战舰、飞机,而日本的人员伤亡也远超美军。最终,日本因无力进行消耗作战,而选择撤军。美军最终完全占据瓜岛,尔后夺取了所罗门群岛,最终是整个南太平洋地区的制海权,美军因此开始进行战略反攻。
瓜达尔卡纳尔是中途岛之后日本的再次失败,也是日本从战略优势走向劣势的转折点,从世界范围来看,1942年底盟军在瓜岛的反攻和胜利,与同时期的斯大林格勒会战、阿拉曼战役一起,成为同盟国进入战略反攻阶段的开始。
9. 诺曼底登陆
诺曼底登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盟军在欧洲西线战场发起的一场大规模攻势,战役发生在1944年6月6日早6时30分。这次作战行动的代号"霸王行动"。这场战役在8月19日渡过塞纳-马恩省河后结束。诺曼底战役是目前为止世界上最大的一次海上登陆作战,牵涉接近三百万士兵渡过英吉利海峡前往法国诺曼底。
10.柏林战役
柏林会战,是1945年4月16日—5月8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苏德战争中,苏军实施的最后一次战略性进攻战役。苏军以3个方面军250万人的兵力进入德境,德军调集军队约100万人死守柏林。苏军在对柏林的强攻中采取多路向中心突击,经激烈巷战,于4月27日突入柏林中心区,29日开始强攻国会大厦。30日希特勒在总理府地下室自杀。5月2日柏林卫戍司令率部投降,8日德军统帅部代表在柏林向苏军和盟国远征军无条件投降书。整个战役苏军共歼灭德军48万人,缴获火炮600门、飞机500架。柏林战役结局标志着法西斯德国的灭亡、苏德战争和欧洲战争的终结。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05-16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1939-1945年期间以德国、意大利、日本轴心国为主的法西斯力量与以中国、苏联、美国、英国等同盟国为主的反法西斯力量之间在世界范围内进行的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战争。

欧洲部份
1939年
9月1日 德军入侵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9月3日 英国,法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对德国宣战。

9月27日德军攻陷华沙。

1940年

4月9日 德军入侵丹麦和挪威。

5月10日至6月22日 德军进攻法国、比利时、卢森堡和荷兰。

5月15日荷兰向德国投降。

5月26日至6月4日英、法军自敦刻尔克大撤退。

5月28日 比利时向德国投降。

6月10日挪威向德国投降。

6月14日德军占领巴黎。

8月12日不列颠空战正式开始。

9月27日 德国、意大利、日本在柏林缔结军事同盟条约。

10月7日德军进驻罗马尼亚

1941年

1月13日至28日 德军入侵保加利亚。

2月12日 德国入侵北非利比亚。

4月6日 德军入侵希腊和南斯拉夫。

4月18日 南斯拉夫向德国投降。

4月28日 希腊向德国投降

6月22日 德军进攻苏联,苏德战争爆发。

7月10日至1944年8月10日 苏军实施列宁格勒保卫战。

8月14日 罗斯福、丘吉尔宣布签署《大西洋宪章》(美、英关于对德战争目的的宣言)。

9月30至1942年4月20日 莫斯科会战。

11月18日至1942年1月10日 英军在北非的利比亚向德、意军发动进攻,即“十字军”行动。

12月11日德、意对美国宣战;同日,美国对德、意宣战。

1942年

7月17至1943年2月2日 斯大林格勒会战。

10月23日至11月11 英军在北非实施阿拉曼战役。

11月8日 英、美军在北非登陆。

1943年

1月14至24日 罗斯福、丘吉尔、戴高乐在卡萨布兰卡(摩洛哥)举行会议,宣布结束战争的条件是德国无条件投降。

2月2日 斯大林格勒会战结束,德军在斯大林格勒投降,遭到第一次重大失败。

3月20至5月13日 美、英、法军队在突尼斯展开进攻,德、意军在非洲失败。

7月5日至8月23日 库尔斯克会战。

7月10日至8月17日 美、英军实施西西里登陆战役。

11月22日至26日 美、英、中三国政府首脑在开罗举行会议,发表《开罗宣言》。

11月28日 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举行德黑兰会议,发表《德黑兰宣言》。

1944年

6月6日 盟军在诺曼第登陆,盟军与德军进行了两个多月的激烈交战,然后美军、英军与加拿大军队逐渐取得优势,德军则渐渐衰弱。

9月17日至24日 盟军发动了“市场花园行动”。

9月13日至1945年2月10日 美军发动赫尔根森林战役。

12月16日 德军发动了阿登战役实施反攻,但遭击退。

1945年

2月4日至11日 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在雅尔塔举行会议,签订《雅尔塔协定》。

2月8至3月10日 美、英、加三国军队强渡莱茵河。

2月23日 美、英军对德军齐格菲防线开始进攻。

3月23日至4月18日 美、英军进行鲁尔进攻战役。

4月16日 美、英军进抵易北河。

4月16日至5月8日 苏军进行柏林战役。

4月28日 墨索里尼被处死。

4月30日 苏军在柏林攻占国会大厦;希特勒自杀。

5月7日 德国无条件向盟军投降。

5月8日 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事结束;欧洲胜利日。

亚洲部份(太平洋战场不包括中国战场)

1941 年

11 月 17 日,袭击珍珠港的联合舰队离开柱岛锚地; 26 日,集结后的攻击舰队离开单寇湾,取道北太平洋航线向珍珠港进发,太平洋战争序幕掀开。

12 月 7 日,日军在马来半岛北部哥打 (BA7A) 巴鲁和泰南的北大年( Patani )和宋卡( Singora ,现称 Songkla )登陆。

12 月 8 日,日本偷袭珍珠港成功并空袭英美在远东的军事设施。

12 月 9 日,日美英相互宣战,步其后尘者有加拿大、澳洲、新西兰等廿余个国家,太平洋战争正式爆发。

12 月 10 日,英国的 “ 威尔斯亲王 ” 号和 “ 反击 ” 号被日本海军航空兵击沉。

12 月 25 日,日军占领香港,暴行持续了整整三天。

1942 年

2 月 15 日,新加坡英军司令帕西瓦尔签订投降书,新加坡弃守。

3 月 9 日,印尼群岛荷军投降。

3 月 11 日,麦克阿瑟离菲赴澳就任联军统帅。

4 月 18 日,美国使用航母编队运载 B-25 中型轰炸机,首次轰炸东京。

5 月 6 日,菲律宾沦陷。

5 月 8 日,珊瑚海海战结束,美军损失 “ 列克星顿 ” 号航空母舰,但挫败了日军攻占莫尔兹比港的企图。

5 月 8 日,缅北重镇密支那失守,中国远征军全面撤退,缅甸落入日军之手。

6 月 3 至 6 日,日本进攻中途岛败北,损失四艘主力航母,为太平洋战争转折点。

1943 年

2 月 7 日,日军撤离瓜达尔卡纳尔岛,瓜岛败战使太平洋战争攻守之势互换。

4 月 18 日,山本五十六座机遭伏击丧命。
11 月 22 日至 26 日,中英美三国在开罗会商,并签订《开罗宣言》。

1944 年

1 月 31 日,美军进攻马绍尔群岛。

4 至 11 月,日军在华发动 “ 打通大陆交通线战役 ” 。

6 月 15 日,美国开始对日本本土实施战略轰炸。

8 月 10 日,美军完成攻占马里亚纳群岛任务。

10 月 23 至 25 日, 莱特岛海战日军惨败。

1945 年

3 月 4 日,马尼拉光复。

5 月 3 日,中英美联合反攻缅甸胜利。

6 月 22 日,日本失冲绳岛。

7 月 16 日(美国日期),美国成功试炸原子弹。

7 月 26 日,中英美发表《波茨坦公告》。

8 月 6 日,广岛遭受原子弹袭击。

8 月 8 日,苏联对日宣战并出兵中国东北。

8 月 9 日,美国在长崎投掷第二颗原子弹。

8 月 10 日,天皇裕仁裁决终战。

8 月 15 日,日本正式无条件投降。

9 月 2 日,在美舰 “ 密苏里 ” 号上举行日本签降仪式,世界再次恢复和平。

中国战场部份

1931年9月18日,日本悍然发动侵略我国东北的战争,称“九一八事变”

1937年7月7日“七七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以“七七卢沟桥事变”为契机挑起的全面侵华战争

1937年9月,国共两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宣告成立。

全面抗战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到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是战略防御阶段。 卢沟桥事变揭开了全国抗战的序幕。当时,日本侵略者把国民党作为主要作战对象,所以由国民党军担负的正面战场是抗击日军进攻的主要战场。在全国抗战初期,国民党表现了一定的抗日积极性,先后进行了平津会战、淞沪会战、忻口会战、徐州会战、太原会战、武汉会战等重要战役,并取得了台儿庄战役的胜利,阻滞了日军的推进,粉碎了日军3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企图。

第二阶段:从1938年10月至1943年12月,是战略相持阶段。随着战局的扩大,战线的延长和长期战争的消耗,日军的财力、物力、兵力严重不足,已无力再发动大规模的战略进攻。敌后游击战争的发展和抗日根据地的扩大,使日军在其占领区内只能控制主要交通线和一些大城市,广大农村均控制在以八路军、新四军为主的中国军队手中。

第三阶段:从1944年1月解放区战场局部反攻至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是战略反攻阶段。1944年,共产党领导的敌后军民在华北、华中、华南地区,对日伪军普遍发起局部反攻。与此同时,国民党正面战场却出现了大溃败的局面,先后丧失了河南、湖南、广西、广东等省的大部分和贵州省的一部。1945年,八路军、新四军向日军发动了大规模的春、夏季攻势,扩大了解放区,打通了许多解放区之间的联系。
第3个回答  2006-10-14
详细的发不上来,文字太多了

二战十大著名战役:

一 幻影突击--波兰闪击战

二 乾坤逆转--敦刻尔克大撤退

三 平地惊雷--偷袭珍珠港

四 血洒长空--不列颠之战

五 冬天的神话---莫斯科保卫战

六 折戟沉沙---中途岛海战

七 血肉之路---瓜岛争夺战

八 打开胜利之门---诺曼底登陆

九 帝国覆灭---柏林战役

十 破门之战---冲绳岛战役
第4个回答  2006-10-14
中国战场的:
平型关大捷
http://hi.baidu.com/007cn/blog/item/2d5b8d10ff3c0f01203f2e3c.html
百团大战
http://hi.baidu.com/007cn/blog/item/d6c6ebf8d599670fd8f9fd3c.html

国外的:
苏联卫国战争
http://hi.baidu.com/007cn/blog/item/6b05e950dc97e95c1138c224.html
诺曼底登陆
http://hi.baidu.com/007cn/blog/item/8b364aedbf4cb3d4b31cb1a6.html

二战十大著名战役:

一 幻影突击--波兰闪击战

二 乾坤逆转--敦刻尔克大撤退

三 平地惊雷--偷袭珍珠港

四 血洒长空--不列颠之战

五 冬天的神话---莫斯科保卫战

六 折戟沉沙---中途岛海战

七 血肉之路---瓜岛争夺战

八 打开胜利之门---诺曼底登陆

九 帝国覆灭---柏林战役

十 破门之战---冲绳岛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