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实现政府职能的转变需要理清哪七个关系

如题所述

第一个关系,变领导人民为服务人民。
任何现代政府都没有资格和法理根据领导人民,这个就不用多说了。没有资格领导人民,只有义务服务人民,但这不仅仅是一个理念,更重要的,它需要有相应的条件作为保证,换句话说,服务人民不仅仅是一句口号,看上去很美,而是要真的服务。那么,如何来检验政府在服务人民这一点上到底有没有转变呢?如果根本无法检验,那么这个转变我们不能相信,就算是有办法进行检验,检验的结果人民不满意但也没办法解决,这种职能转变我们仍然无法相信。领导和服务的区别在于领导的意思是说我让你们怎么走你们就怎么走,服务的意思是说如果你们不满意,我要服从你们的意愿,如果我不服从,人民有办法让我服从。
第二个关系,变管控社会为服务社会。
政府和社会是什么关系?官方信息不明。应该的关系是,现代社会的本质是自治性的,因为它是自治性的,才可能产生民选政府,如果不是自治的而是君权神授的,那怎么会有民选政府呢?中国古人不讲君权神授,他们的说法是天命所钟,在那样的前提下,民选就是叛逆。但看现在的情况是政府不但对社会自治准备不足、认识不足而且有一种强烈的莫名其妙的警戒心态。具体表现是对于各类社会组织总是不放心,一定要想方设法给予管控,管控地越牢固,心里越舒服。不仅如此,自己去管控都嫌麻烦,必须给社会组织找一个所谓的挂靠单位,挂靠单位就是弄一个婆婆出来,让它管着你,而且也是一种组织上的连坐性设计,其意若曰,如果你出了事儿,你婆婆也跑不了。社会自组织是现代文明的最基本的条件之一,政府的责任就是学会为他们服务。
第三个关系,变限制企业为服务企业。
有的代表说,现在很多政府部门和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的关系是这样的:第一,审批,你出生就需要它给你颁发出生令;第二,收费,而且收费项目名目繁多;第三,提高门槛,经济越是发展,门槛变得越高;第四,检查,随时可能找你的错。这四样事情用一句话概括就是权力寻租。社会表现或者是官民分裂或者是官商勾结,中间道路是没有的,所谓和谐云云只是梦想。
政府和企业应该是什么关系?市场经济企业是主角,政府是服务者,这一点改革开放35年过去了,真的弄清楚了吗?我以为,社会是清楚的,理论是清楚的,逻辑是清楚的,国际规则是清楚的,不清楚的只是权力者。为什么不清楚?就是因为私利在作祟。所以,可以对这次的政府职能转变给出一个标准,就是看中国大陆的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是否满意。
第四个关系,服从而不是扭曲市场规律。
市场经济有它自身的规律在,政府的职责不是逆其规律而动而是顺其规律而行。那么市场经济最重要的规律是什么呢?一是公平,市场规则必须公平;而是自由,企业竞争必须自由。扭曲市场规律就是不承认公平,更不允许自由。
不承认公平的最负面的体制表现就是政企不分。政府直接插手市场,它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不承认自由的最负面表现就是鼓励、纵容甚至制造垄断。垄断是市场经济最危险的敌人,西方的垄断常常是竞争的一个结果,中国的市场垄断并非竞争的结果而是一种制度性设计与安排,我让你垄断你就可以垄断。所以有民营企业家在两会期间发表见解说,现在的基础行业是国家垄断,支柱行业是外企垄断,民营企业呢?只能在夹缝中生存。
第五个关系,服从而不是无视法律权威。
现代文明的一个最基本的政治规则是政府行政必须由法律授权,人民行为只受法律约束。把这两个意思规范地表达出来应该是这样的:
没有法律授权,政府行政就缺乏正当性;
没有法律禁止,人民就享受充分的行动自由。
比如税收,不是政府可以随便用什么法令就可以决定的,这一点在13世纪初英国大宪章明确规定,国王在未征得贵族同意的情况下不得随意地收取贡赋。英国大宪章已经颁行差不多800年了,但中国的现状是政府可以随意加税。例如,前些时公布的房地产新政中就有一条规定,出售二手房的收益差额要交纳20%的税款。这根据是什么呢?一个家庭,它的住房拥挤了,想把小房子卖掉,改善一下居住条件,对不起,您得交税了,而且是差额的20%;一个家庭有人生大病了,现在的医保条件根本无法解决它的经济困难,他想卖房子——如果有房子可卖的话,那么对不起,也得交纳;一个人或一对夫妻,他们年老了,生活没保障了,大陆的养老金无法解决他们的生活保障问题,何况很多人根本就没有养老金,他们想把自己的房子卖掉,对不起,还得交纳原房价差额的20%。
第六个关系,敬畏而不是轻贱文化。
政府转变职能还应该特别重视和文化的关系。这里说的文化既包括传统文化也包括外来文化。
第七个关系要处理好改革体制与创新机制的关系。要规范行政审批制度,创新管理制度和方式。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有待进一步深化。一方面,要继续清理行政许可项目和非行政许可项目,该取消的应当坚决取消,能下放的要尽快下放;对能由一个政府部门审批的项目,尽量由一个政府部门审批,减少“多头审批”现象。另一方面,对暂予保留的审批项目,应减少审批环节,提高审批效率。减少行政审批项目和审批环节,既符合经济社会运行规律,也符合当代行政发展规律。当然,减少行政审批项目,决不是政府撒手不管,而是要苦练内功,大力创新管理制度和方式,探索出一套适应发展、推进发展、保护发展的管理制度和行政管理方式,提升政府引领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