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国内货车主要为「平头车」

如题所述

汽车百科知识卡车篇:为什么国内货车主要为「平头车」

长头卡车,中置后驱,欧洲标准,用户需求,安全差异。

「擎天柱」是让中国卡友认识到美系卡车的主要元素,超长车头、超大驾驶时的美系牵引车头确实显得很威武,似乎也更加安全。但是全球范围内似乎只有美系卡车头使用“前置后驱·长头设计”,欧亚汽车市场则多以平头货车为主,原因是什么呢?答案也许会有些出乎预料:运力需求。

美国的铁路运输并不是陆运的主力,承载陆运的核心是公路运输。所以对于车辆的运载能力与动力需求是非常高的,参考康明斯、纳威斯达、卡尔比特等知名主机厂,其为卡车装备的柴油机有巨大的排量与巨大的体积。如果采用「中置后驱」的布局将发动机塞在驾驶室的下面,车头的高度则会非常夸张,这会对路桥的限高有高要求,所以只有主机厂屈服于道路设计而使用长头设计了。

01用户需求

美国计算车辆长度是不算车头,比如17米的要求只是对平板或集装箱的长度要求。但欧亚等地区则对「汽车列车·总长」进行计量,同样17米的要求是加入车头的。

「一寸长一寸强」是货车行业的至理名言,货箱多出一米就能多拉几吨的货物,在超载超限管理不严格的阶段有很多加长车,这一阶段还真的有些长头货车在公路奔驰。

然而随着治超的电子化(智能化)落地,以及超载车辆对于路桥破坏引起的严重事故,此类车辆在真正的运输领域已经不多见了。那么想要最大化运输空间就只有选择平头车,节省的一两米空间用来拉“抛货”是非常有价值的,这才是国内重卡以平头车为主的原因,说白了是卡友们的无奈的选项。

02安全等级

看图解析:假设平头车与长头车对撞,结果是哪台车损伤更严重应该是没有任何争议的!平头车没有一点点碰撞缓冲区,如果碰撞小微型汽车还能够依靠底盘和金属保险杠承受冲击,但如果与整备质量巨大的货车或客车碰撞,结果是可想而知的吧。

总结:平头货车不是安全层面理想的选项,这就像平头面包车在乘用车领域也是安全性最差是一个道理。但是从运力的角度和车企控制制造成本的角度分析,平头车又是最适合目前规则的车型。而且长头车虽然先进但注定水土不服,因为这种车辆即使安全系数更高,但是耗油量也会高很多,面对营运成本的提升怕是用户主观上也不会接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