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公庙是纪念谁的

如题所述

传说宋桂张公庙原称“元勋张公纪念祠” ,约始建于万历七年(1578)。初时只有一个神棚,约一丈见方,内列元勋诸神位,后被风吹走一块杉皮,一直吹到现在连滩张公庙地处落下,因而人们认为这是天意,故连滩人也在此建了座张公庙。
  从建张公祠的1578年起,西宁县城多次为明清两军反反复复占领,占事频仍,形势混乱。但地处罗定、东安、西宁三县城的中心点连滩并无直接受到军事冲突的影响,此地似非兵家所争,成为乱世中的太平地,当地人就把这种现象归结为张元勋的庇护,把张元勋逐渐神化。
  连滩故老传闻,余马巴候恩金荣在清同治五年(1866)冬下乡催科,巡至连滩喜泉书院。一日晚膳后,步行院外,路遇一位白衣老人对他说:“西匪侵犯县城,你还在这儿逡巡?”邑候听了大吃一惊,急忙问他姓名。老人说:“张氏!”邑候再问时,老人已向张公庙方向飘忽而去。
  邑候见情更觉惊异,匆促回到县城,立即加强戒备,组织四乡团练准备抵御。待西匪来时,看见城外红灯四布,兵马环绕,知有戒备而不敢贸然侵犯,乃窜退而去。邑候不费一兵一将而平息了西匪来犯。
  事后,邑候感激张公爷显灵御灾救百姓之思,便亲书“御灾捍患”四字匾额,着人挂于张公庙殿堂上,并写楹联一副以记此事:
  外寇不敢内侵,灯火光中,遥见金甲神兵扬威驱逐;
  土匪竟成狼贼,泷江道上,幸遇白衣父老传语提防。
  此事传出,张公庙香火更盛,每遇县治地方不靖,神灵必先示警,保护治安。咸丰、同治以来,迭经匪乱,而连滩一隅皆庆安然。此事在《旧西宁县志》也载有。
  连滩张公庙会在每年正月二十和八月六日举行。五年一小庆,十年一大庆。逢甲年的旧历八月初六开始,该日被当地人认为张公诞辰。届时,请道士喃斋三天三夜。期间,周围几十台山歌唱酬、演戏,歌声鼓声不绝于耳。三天之后,恭请菩萨出游。巡行队伍,依连滩——西坝——东坝——连滩,在南江河两岸几十里走一圈,巡行时间长达十二天。 张公庙 ,始建于明代万历6年(1578),明代广东总兵官张元勋。
张元勋,字世臣,明世职海门卫新河百户,沉毅有谋,值偻警,隶属戚继光麾下,平偻有功,进副总兵。万历五年(1577年)为总兵官,镇守广东。曾率部在连滩一带平定“瑶乱”,后人建庙之。
  连滩张公庙,是我县幸存比较完整的明代古建筑物之一。1985年被列为郁南县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于1986年由港澳同胞及群众捐资维修,逐步恢复原貌。
  张公庙位于连滩镇的连滩中学右边,始建于明代万历年(1587年),至今已有422年的岁月,庙宇经5次重修,最早的一次重修建于万历年二十七年(1599年),清朝也多次进行不同程度的修建和扩建。最后一次重建是在光绪三年(1877年)。头座为一栋二间,中间为神厅,列元勋、张小姐及诸将校神像供人奉。入门右边为厨房,左边为庙祝等人住宅、洽谈处及储藏室。左边成耳型又一栋三间,供奉者休息等用。
  庙宇座西向东北,原是由内外建筑物构成的建筑群体。主要建筑有前殿、正殿、四角亭、配殿和回廊。前后院有戏台、炮台、六角亭、灰砖塑狮子和围墙等附属建筑。解放前,每逢庙诞(农历正月二十日),三罗(郁南、罗定、云浮)等地群众不畏路遥,纷纷前来参加庙诞活动,热闹非常。解放后,后院的炮台等附属建筑拆毁,修建一座粮仓,前院的戏台、门楼、围墙、双狮等建筑与十年浩劫期间拆除,仅存主要建筑面积1900平方米。
  庙宇向纵横排列,前为前殿,中为四角亭,后为正殿,两旁为配殿和回廊。布局均衡对称,平面呈方形。庙宇大门前设两根花岗岩石柱承托下饰飞头,上覆以绿色琉璃瓦,正殿设六根格木圆柱承托重量,下有柱础,尚有斗拱。柱子纵横成行,排列规整,形成的明间,次间格外宽敞。画栋雕梁,华丽堂皇。更值得欣赏的是堂壁上刻有各种诗词和彩画,镶着工艺绝伦的各式各样的雕刻画案,有形象生动的古任务、有玲珑别致的雀鸟一切装饰,保留着明、清两代的南方建筑艺术特色,具有一定的艺术和历史研究价值。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张公庙会简介
 张公庙座落于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郁南县连滩镇。连滩张公庙是为纪念明朝万历年广东总兵张元勋而建,至今已经400多年。张元勋原为抗倭名将戚继光部将,因抗倭有功升至广东总兵。明代中叶,罗旁大山一带(即今云浮市辖各县地区)发生土著人叛乱,历时数十年之久。明万历四年,张元勋受命领兵平叛,据《张公庙碑记》载“行师甫四月剿平,积年蚕食之土悉归版图”“行者歌,居者宁”,官民感怀其恩德,“因此立庙祀于连滩”。张元勋因此被明朝万历皇帝敕封为“护国庇民”大将军。
  在连滩,有关张公传奇、张公风俗、张公文化吸引着数以十万计的各地信众年年前来虔诚拜祭,400多年来香火鼎盛绵延不断,场面热闹壮观。
热闹的张公庙会
张公庙庙会是以民间信仰为主要内容的民间群众性活动和民间文化活动,数百年来,人们对张公庙信仰纪念的内容和形式越来越丰富和多样化,从而形成了固定的活动时间和较为稳定的表现形式,使张公庙庙会成为粤西地区至今仍然存续的反映传统、信仰、生活方式、民间习俗的富有特色的民俗活动,在南江流域地区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张公庙庙会主要集中在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至二十的“庙诞”和 农历八月初六 的“秋祭”,庙会的主要内容有万人朝拜、八音贺诞、醒狮表演、扮饰游行、捐香油、求解签语、吃斋饭、上刀山、唱山歌、演戏、烧炮、做醮、张公巡游等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