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目标的含义及性质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28
4.1 目标的含义及性质

1.目标的含义

目标是期望的成果。这些成果可能是个人的、部门的或整个组织的努力方向。

组织的目标是在分析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基础上确定的组织各项经济活动的发展方向,是组织经营思想的具体化。它为组织决策指明了方向,是组织计划的重要内容,也是衡量组织实际绩效的标准。

传统的组织目标定位在利润最大化。它认为,组织生存的目的就是追求利润最大化。

现代组织中,人们更为注意在组织的发展中寻求长期稳定的利润。一些学者提出,组织要以“适当利润”作为目标,即追求同行业的合理利润率。另一些学者则提出,“满意利润”是组织的追求。那种以单一的利润作为目标的组织,以利润目标的完成情况为标准来考核组织绩效的做法,是与现代管理思想相悖的。

著名管理学家 彼得·德鲁克 提出,组织目标惟一有效的定义就是创造顾客。他认为单纯强调利润会使经理人迷失方向,以至于危及组织的生存,组织可能为了今天的利润而危害了它的明天。因此,“必要的最低的利润”是维持组织继续生存和发展的保证。组织创造顾客,意味着组织管理应着眼于有效地利用资源,在一定程度上满足顾客对组织的不同要求,只有取得他们的支持和理解,才能实现长期稳定和发展。

现代管理中,人们通常不仅把组织看成是单纯的经济组织,也将其看成社会组织。一些学者指出,组织目标不应是单纯地追求组织的发展,还要将社会责任、尊重人等都作为其目标的组成部分。

主讲人:刘文纲 / 教授 / 北京工商大学

2.目标的性质

任何一个组织的目标都是其经营思想的集中体现。组织活动的复杂性决定了组织目标具有多重性、层次性和变动性。

(1)目标具有多重性

组织寻求生存和发展,既要为资产所有者谋求利润,又要向消费者提供满意的产品和服务,并对社会承担一定的责任。组织目标作为衡量组织履行其使命的标志,单一指标无法胜任,互相联系、互相支持的目标群才能构成组织总目标。

在目标类型方面, 彼得·德鲁克指出,组织的性质本身需要多重目标。在每一个领域,只要组织绩效和成果对组织的生存和兴盛有直接的利害关系,就需要订出目标。他认为,有八个领域必须订出绩效和成果的目标。它们是:市场地位、创新、生产率、物资和财务资源、可盈利性、经理人员的业绩和培养、工人的工作和态度、社会责任心。

在目标内容方面, 拉·柯·戴维斯 等学者指出,组织目标可分为主要目标、并行目标和次要目标。主要目标由组织性质决定,它是贡献给顾客的目标;并行目标可分为个人目标、社会目标,是为组织的关系人服务的目标;次要目标是贡献给组织本身的目标。

斯蒂芬·P·罗宾斯 通过对80家美国最大公司进行调查,发现每家公司设立的目标数量都不尽相同,从1个到18个不等,平均为5~6个。在这些目标中前10个得到最高评价的目标依次为 :利润率、增长、市场份额、社会责任、雇员福利、产品质量和服务、研究与开发、多元化、效率、财务稳定性。

(2)目标具有层次性

组织目标要通过各部门和各环节的生产经营活动去实现。因此,组织内各部门应围绕总目标制定出本部门目标,并作为子目标支持总目标的实现。

组织管理层次的差异决定了目标体系的垂直高度,组织目标就成了一个有层次的体系和网络。这种层次性体现为组织目标从综合的组织总目标到具体化为各管理层的中层目标,直至具体到特定的个人目标。

(3)目标具有变动性

组织目标的内容和重点是随着外界环境、组织经营思想、自身优势的变化而变化的。从组织发展史的角度看,组织目标的内容日趋丰富。从泰罗时代单纯的利润目标,到强调人际关系,注重工作丰富化,组织目标的制定一直是眼睛向内,强调组织内部资源的挖掘;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顾客至上的组织目标日益普及;当前,组织目标中又融入了社会责任,提倡绿色管理的内容。政府对组织的干预,又决定了组织目标必须与政府的政策相一致。另外,组织作为市场竞争主体,竞争环境的变化以及对自身核心能力提高的需要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在不同时点上的组织目标是不同的。

考考你

学到这里,我要提问啦,你可要开动脑筋想想哟!

想一想:现代企业管理中,管理者不再以单纯的利润最大化作为其追求的目标,而强调“适当利润”或者“满意利润”。就这一观点,请谈谈你的想法。

提示

提示:

其一,企业片面地追求自身的利润,必然忽视其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其二,以“适当利润”或“满意利润”为目标,让一部分利润给社会和消费者,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利益和长远发展。

再想一想,:斯蒂芬·P·罗宾斯通过调查得出结论,通常企业设立的目标数量平均为5~6个。仔细想想,你所在(或者熟悉)的企业,设立了几个目标?

提示

提示:同学们根据自己掌握的信息给出答案。没有统一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