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哪面陡?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5-20
天都峰,峰体拔地摩天,险峭峻奇,是黄山群峰之中最为雄伟壮观,最为奇险的山峰。其雄伟博大之气势,虽然高度不及莲花峰和光明顶,但卓立地表,在黄山群峰中,最为雄伟壮丽,尽管海拔不是最高,但绝对堪称“黄山第一峰”。

朋友,你的问题有点不好回答吔。

黄山范围很大,山境南北长约40千米,东西宽约30千米,总面积约1200平方千米。其中,黄山风景区面积160.6平方千米。黄山有七十二峰,素有“三十六大峰,三十六小峰”之称,主峰莲花峰海拔高达1864.8米,与光明顶、天都峰并称三大黄山主峰,为36大峰之一。究竟哪面陡,不好全面介绍,也无法介绍,只说一下主峰莲花峰吧。

莲花峰峻峭高耸,气势雄伟。因主峰突兀,小峰簇拥,俨若新莲初开,仰天怒放,故名“莲花峰”。莲花峰登峰盘道5里,相对高度110米。登上峰顶,如置身云霄,江河一线,云天一色。放眼望去四面皆绝壁而不得比较哪面坡陡!

黄山位于安徽省南部,面积约1200平方公里。黄山的美就应该是各有特色,各具神韵的奇峰吧。黄山前山陡峭,后山秀丽。

黄山的天都峰海拔1810米,刀劈斧削,是天都峰的最险山势,是最陡峭的山峰,最陡的地方有垂直接近90度的陡坡,登山时几乎都是直上直下,手脚并用地攀爬。当地有一民谣: 不上天都峰,白来黄山一场空。游黄山而不登天都峰,等于虚此一行。站在天都峰顶,远眺千峰在云海中竞秀,风吹云涌,感觉云在移,山在动。回望天都峰如仙境,美的意境最大化。

作为中国人面对如此美丽、险峻、陡峭的天都峰,感到无比的骄傲,天都峰永远以它美妙的山色,为我们提供美妙的怡悦。

游黄山攻略

1、年轻人:黄山的前山(南门)指兹光阁到光明顶;年轻力壮,想体验难度的,适合从南门开始登,从兹光阁登到光明顶,黄山前山雄伟,南面陡峭,不好登;

2、大多数人建议:从后山开始登好;

3、还要参考当时天气情况;

唐代以来,黄山一直是我国的重要文化遗址,拥有独特地貌和美景,还有大量古老神话传说,主要景点有奇松,怪石和云海等,是闻名中外的名胜古迹。但是,最近一段时间不太建议去。新闻上也有报道,为促进 旅游 业恢复,黄山市对黄山市以外的安徽省居民实行31家 旅游 景区门票免费政策,大概两周时间,结果,4月4日,黄山进山人数就达到了上限2万人,景点拥挤不堪,所以,还是等疫情过去,找个淡季去吧!

图片为实拍,欢迎采纳!

上山的路的话,南门的后山比较陡,但是更近,前山平缓,但是路程更远。北门就更远了,不建议!上山以后,最陡的地方是一线天和百步云梯。

回答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去过黄山的朋友都知道,黄山是三山五岳中三山之一。古代的徐霞客曾两次去过黄山,他曾经赞叹道。渤海内外,无如微之黄山。黄山历来就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说法。这就充分体现了黄山及各大名山美景于一身,历来都是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著称于世。

黄山有三大主峰。天都峰,莲花峰,光明顶。在这三大主峰中属天都峰最陡险。

天都峰位于黄山东南。西对莲花峰,东连钵盂峰。为36大峰之一,海拔1810米。古称群仙所都。意思是说这是天上的都会,故取名天都峰。天都峰的峰顶平如掌,有登峰造极石刻。中间有一个天然石室,可容纳百人。室外有石,像醉汉斜卧。故名仙人把洞门。天都峰最大的特色是健骨竦桀,卓立地表,险峭雄奇,气势博大。在黄山的群峰当中,它是最为雄伟壮观。

好了,亲爱的朋友们,现在你应该知道黄山哪面最陡了吧。希望你去黄山 旅游 的时候给你一点帮助。

一线天。

黄山位于安徽省南部黄山市黄山区境内(景区由市直辖),总面积约1200平方千米,其中,黄山风景区面积160.6平方千米,东起黄狮 ,西至小岭脚,北始二龙桥,南达汤口镇,分为温泉、云谷、玉屏、北海、松谷、钓桥、浮溪、洋湖、福固九个管理区。

黄山不仅以奇伟俏丽、灵秀多姿著称于世,还是一座资源丰富、生态完整、具有重要科学和生态环境价值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属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已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黄山现已成为中国名山之代表,素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天下第一奇山”之称,并与长江、长城、黄河并称为中华民族的象征之一。

黄山为群山构造,“奇松、怪石、云海、温泉”被称为“黄山四绝”,神奇的冬景和壮美的日出,更让游客流连忘返。山中有名可数的就有三十六大峰、三十六小峰,他们或崔嵬雄浑、或俊俏秀丽,布局错落有致、巧然天成。

我认为黄山的最险峰,是天都峰!是黄山最陡峭的一座山!

哈喽!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天都峰是黄山最陡的一座山峰,在天都峰上有鲤鱼背那简直是惊险无比。走过吕一背时,我恨不得是手脚并用,慢慢的爬过去的,太刺激了!

天都峰 位于黄山东南,西对莲花峰,东连钵盂峰,与光明顶、莲花峰并称三大黄山主峰,为36大峰之一,海拔1810米。古称“群仙所都”,意为天上都会,故取名“天都峰”。

天都峰峰顶平如掌,有“登峰造极”石刻,中有天然石室,可容百人,室外有石,象醉汉斜卧,名“仙人把洞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