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鲟是不是淡水鱼?

如题所述

中华鲟属于淡水鱼

中华鲟(学名:Acipenser sinensis):是硬骨鱼纲鲟科的鱼类。

常见个体体长0.4-1.3米,体重50-300千克;最大个体体长5米,体重可达600千克。是长江中最大的鱼,故有“长江鱼王”之称。

体呈纺锤形,头尖吻长,口前有4条吻须,口位在腹面,有伸缩性,并能伸成筒状,体被覆五行大而硬的骨鳞,背面一行,体侧和腹侧各两行。尾鳍为歪尾型,偶鳍具宽阔基部,背鳍与臀鳍相对。

腹鳍位于背鳍前方,鳍及尾鳍的基部具棘状鳞,肠内具螺旋瓣,肛门和泄殖孔位于腹鳍基部附近,输卵管的开口与卵巢远离。

中华鲟是底栖鱼类,食性非常狭窄,属肉食性鱼类,主要以一些小型的或行动迟缓的底栖动物为食,在海洋主要以鱼类为食,甲壳类次之,软体动物较少。

中华鲟幼鱼主食底栖鱼类蛇鲲属和蛹属及鳞虾和蚬类等,产卵期一般停食。

夏秋两季,生活在长江口外浅海域的中华鲟洄游到长江,历经3000多公里的溯流博击,才回到金沙江一带产卵繁殖。

产后待幼鱼长大到15厘米左右,又携带它们旅居外海。它们就这样世世代代在江河上游出生,在大海里生长。

中华鲟生命周期较长,最长寿命可达40龄。是中国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也是活化石,有“水中大熊猫”之称。分布于中国、日本、韩国、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和朝鲜。主要分布于中国长江干流金沙江以下至入海河口,其他水系如赣江、湘江、闽江、钱塘江和珠江水系均偶有出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2-08
中华鲟是一种大型的溯河洄游性鱼类,世世代代的生活习性是栖息在大海里成长,洄游至江河上游产卵繁殖,形成了一种身居海外不忘故乡的习俗。

每年的夏秋季节,生活在近海水域的已经性成熟的中华鲟,要洄游至江河上游它的出生地产卵繁殖,游程达数千千米。比如,生活在长江口外浅海域的中华鲟洄游到长江,就要经历3000千米的溯流搏击。

孵化出的幼鱼,随江河而下,一般于翌年的五六月间到达河口,它们要在这里停留一段时间,进行生理调节、索饵育肥,到了八九月便入海生活,直至性成熟再洄游故乡产卵繁殖。

这一期间,要相隔9—20年,有的还要超过20年。因为中华鲟性成熟比较晚,雄性较早,也要长到9—18岁,雌性则要14—26岁。但不管时隔多少年,它们也总要回到故乡繁衍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