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比较哥特式建筑与罗马式建筑的异同

如题所述

一、特点不同

1、哥特式建筑的特点是尖塔高耸、尖形拱门、大窗户及绘有圣经故事的花窗玻璃。在设计中利用尖肋拱顶、飞扶壁、修长的束柱,营造出轻盈修长的飞天感。

新的框架结构以增加支撑顶部的力量,予以整个建筑直升线条、雄伟的外观和教堂内空阔空间,常结合镶着彩色玻璃的长窗,使教堂内产生一种浓厚的宗教气氛。

2、罗马式建筑的特征是:线条简单、明快,造型厚重、敦实,其中部分建筑具有封建城堡的特征,是教会威力的化身。

罗马式半圆形的拱券结构深受基督教宇宙观的影响,罗马式教堂在窗户、门、拱廊上都采取了这种结构,甚至屋顶也是低矮的圆屋顶。罗马风建筑还常采用扶壁和肋骨拱来平衡拱顶的横推力,罗马风建筑的另一个创新是钟楼组合到教堂建筑中。

扩展资料:

哥特式建筑是11世纪下半叶起源于法国,13~15世纪流行于欧洲的一种建筑风格。主要见于天主教堂,也影响到世俗建筑。

哥特式建筑以其高超的技术和艺术成就,在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哥特式建筑最明显的建筑风格就是高耸入云的尖顶及窗户上巨大斑斓的玻璃画。

最富盛名的哥特式建筑有俄罗斯圣母大教堂、意大利米兰大教堂、德国科隆大教堂、英国威斯敏斯特大教堂、法国巴黎圣母院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罗马式建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哥特式建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6-02-20

  如何一眼分辨罗马风和哥特式:罗马风-半圆拱;哥特式-尖拱。

  主要区别:

  1. 历史时期 罗马风早于哥特式,哥特式在罗马风之后出现。

  2. 承重结构 罗马风是厚墙+墩柱+筒形拱+扶壁,哥特式是束柱+肋架券+飞扶壁。

  3. 立面元素 罗马风是大面积墙面+小窗+半圆拱券,哥特式是小面积墙面+高窗+尖拱。

  4. 整体风格 罗马风质朴敦实,哥特式精巧华丽。

  哥特式则主要流行于十二世纪至十六世纪,与罗马风存在着承袭的关系——当然,后来哥特式的发展更加灿烂辉煌,在建筑史上的地位也更为显赫。

  罗马风教堂的平面大多呈现为由巴西利卡发展而来的拉丁十字,东端常设半圆形后殿;哥特式教堂的平面布局在此基础上变化不大,只是后殿有所扩大,横厅相对较短。


比萨主教座堂(Pisa Cathedral)平面图-罗马风




沙特尔主教座堂(Chartres Cathedral)平面图-哥特式






  比萨主教座堂(Pisa Cathedral)外观-罗马风


 

第2个回答  2018-05-10
罗马式建筑发展了古希腊柱式的构图,使之更有适应性.最有意义的是创造出柱式同拱券的组合,如券柱式和连续券,既作结构,又作装饰.
罗马式建筑说白了就是在希腊建筑上加上个拱~墙厚、窗小、采光差。
哥特式建筑起源于法国,是由罗马式建筑发展而来的。哥特”代表了“颓废、血腥”。
哥特式建筑主要由石头的骨架券和飞扶壁组成.其基本单元是在一个正方形或矩形平面四角的柱子上作双圆心骨架尖券,四边和对角线上各一道,屋面石板架在券上,形成拱顶。哥特式教堂几乎没有墙体,主要依靠肋拱、飞扶壁和窗子承重。哥特式直接摈弃了罗马、拜占庭式的大圆顶,直接改用尖塔顶,让建筑没有最高只有更高。
第3个回答  2006-09-27
最早的哥特式是从罗马风自然地演变过来的。以教堂为例,在布局上哥特式一直跟从罗马风:结合了厅堂式的十字式、两个高钟塔都没有什么变化。哥特式的区别在于4点
窗花, 助, 尖拱,飞扶壁。 还有一点变化就是有了环状式。
法国的巴黎圣母院把尖塔便成了平塔。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5-12-09
这个问题你可以去百度图片搜索一些相应的图片进行对比,哥特式建筑的特点是高,尖锐,直。而罗马建筑的特点是大都是圆形,拱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