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数学有没有提出类似根号、对数这样的概念?

如题所述

有的。中国人心中的数字可以区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已知的、可知的数字,即现实生活中的数字;另一种是未知的、难知的日子,即未来人事方面的运势。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对这两类数字有强烈的求知欲,并渴望掌握和利用它们。

因此,中国人以经验和实用主义来看待前一种数,认为数存在于具体事物中,不能脱离具体事物,这说明中国人的数概念以实用主义和经验为主导。实用主义的数观主要是在实际操作层面的重大发展,对推动中国计算技术的发展有长远的高度,促使中国的算术和代数在14世纪以前就已经处于世界数学的领先地位,这比计算的实用主义数字精神还要使中国人极端实用;培养了中国人对实际事务和人际关系慎重思考、提前计划、反复实践、寻找窍门、归纳经验的风格。中国人在政治、军事、商业活动中善于谋略,足智多谋,在农业、科技、医疗等应用科技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这与中国人数学思维中强调计算和运算的风格有直接关系。


然而,中国数学思维的重要缺陷是中国人的数字观念。除了沿着《易经》的神秘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思维模式发展外,不能与经验性的实践,特别是归纳性的实践相结合。中国人的数学知识缺乏逻辑形式和想象领域的深度。数学本来是逻辑思维能力最重要的领域和工具之一,但中国古代的数概念过于经验化和实用化,缺乏抽象和演绎,也缺乏由形式符号构成的严谨的演绎体系。几何学、数学理论,后来逐渐在西方发展起来,而各种现代数学概念都是在中国大陆没有诞生以来发展起来的,这最终导致整个中国古典时期的文明缺乏抽象和逻辑思维能力,最后能产生人类最强大的知识和行为科学体系,无法使中国的理性思维达到突破传统的地步。

虽然中国早期的法家有完全的理性思维传统,但接受中庸的逻辑思维的中国人,缺乏用规范来面对一切、统治一切的数学思维模式。这种思维模式正是西方记账制度兴起后用于规范资本和社会经济生活的模式。所以,簿记本身就是数学精神的体现。正是在西方资本主义的早期阶段,这种精神得到了最充分的发展。虽然中国也有簿记制度,但理性思维覆盖整个文明的程度却从未实现。

中国人的数概念发展有两个趋势;一是依附于文字和日常生活世界的经验性和归纳性的计算数系统,该系统具有广泛的实际USES,包括中国各种传统农业社会和商业社会的计算活动,这些没有产生独立的抽象数学计算,而是与汉字相结合,成为工具性的实际操作能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11-23
都有提出来过。只不过表达的形式与现在有所不同,但是表示的意思都是一样的。
第2个回答  2022-11-23
当然有提出,古代的时候中国数学方面曾领先世界几百年
第3个回答  2022-11-23
有的,中国古代数学也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在《周髀算经》里面就有讲速勾股定理的一般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