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认为学习就是“致其道”,《论语》中的孔子的形象是怎样的?

如题所述

孔子认为学习就是“致其道”,《论语》中的孔子的形象:孔子集华夏上古典文化之大德,生前已被称作“天纵之圣”、“天下木铎”,是当年现在社会最博学者之一,而且被后代执政者誉为孔圣人、至圣、3 万世师表、万仞宫墙。孔子和儒家文化对中国和朝鲜韩国、日本、越南地区等地有深刻的影响,这种地域也被称为儒家文化圈。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学家,基础理论思想家,儒家思想学派创始人,全球最有名的历史文化名人之一。家中排行第二。我国古代文学家、教育家、基础理论思想家、教育学家、政治学家、历史文献整理家,儒家学说编写人,被后世青睐为儒家思想学派创始人。

流传曾修《诗》《书》,订《礼》《乐》,序《周易》,作《春秋》。他一生从业传导、授教、答疑解惑,被我们中国人敬称“万世师表,万仞宫墙”。孔子的弟子以及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谈举止经典话语记下来,做成《论语》。孟子带徒弟先去了文忠,卫灵公逐渐十分重视孟子,依照鲁国的月俸规范发送给孟子俸粟6 万,但并没送他什么官衔,没使他参加政务。

孔子在文忠住约10个月,因他们还在卫灵公眼前进谗言,卫灵公对孟子起猜疑,命人公布监控孔子的行为,因此孟子带徒弟离去文忠,准备去陈国。经过匡城时,因误解被别人围住了5日,逃出匡城,到蒲地,又遇上文忠皇室公叔氏启动叛变,又被围。逃离后,孔子又回到了文忠,卫灵公听闻孟子师生从蒲地回到,十分高兴,亲身出城迎来。自此孔子几回离去文忠,又几回返回文忠,这一方面主要是因为卫灵公对孟子时断时续,另一方面是孔子离去文忠后,并没有好去处,只能又回到。

孔子以又很好学而出名,对各种专业知识都表现出了浓厚兴趣,所以他才华横溢,学识渊博,在那个年代是公认的,基本上被当做无所不能的圣贤,但孔子自己并不这样认为,孔子说:“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此不腻,谆谆教诲。” 孔子学无常师,哪里有专业知识,谁这里有她所你不知道的物品,他便拜谁从师,所以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当者而改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11-07
在论语中他是一个忧国忧民,既平凡又伟大的形象,他身上有着君子一样高贵的品德,而且又能够因材施教,对学子循循善诱。
第2个回答  2022-11-07
在论语中孔子的形象是一位博学睿智的圣人学者,虚心好学,因材施教,也一直延用至今。
第3个回答  2022-11-07
在论语当中,是一个非常伟大的形象,能够很好的去教导自己的弟子,而且能够做出一个修身养性的正人君子的形象。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