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应当怎样正确处理好守正与创新的关系?

如题所述

 只有在守正基础上不断创新,才能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理论和实践活力,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

1、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

顶层设计是根据世界发展大势、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制定符合时代性、规律性、创造性的规划和政策体系,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科学指导。

实践探索是在顶层设计的指引下,根据不同地区、部门、领域的具体实际,大胆创新、敢为人先,寻求有效解决新矛盾新问题的思路和办法,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效途径。

2、战略与策略

战略是从全局、长远、大势上作出判断和决策,确定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总目标、总任务、总原则。策略是在战略指导下为战略服务的,制定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具体目标、具体任务、具体措施。

要处理好战略与策略的关系,就要既坚持战略的前瞻性、全局性、稳定性,又善于运用策略的灵活性、机动性、创造性,使战略和策略相互衔接、相互支撑、相互落实。

3、守正与创新

守正是坚持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重大原则,确保中国式现代化的正确方向。创新是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着眼于解决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通过改革创新来推动事业发展,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要处理好守正与创新的关系,就要既坚守中国式现代化的本和源、根和魂,又勇于在继承中发展、在守正中创新,使守正和创新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相互丰富。

4、效率与公平

效率是指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动力。公平是指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优越性,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目标。

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就要既充分发挥市场的活力和竞争的激励作用,又充分发挥政府的调节和保障作用,使效率和公平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相互平衡。

5、活力与秩序

活力是指全社会创造潜能的释放,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源泉。秩序是指全社会法治规范的遵守,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要处理好活力与秩序的关系,就要既深化各方面的体制机制改革,鼓励各类人才的创新创造。

又统筹发展和安全,健全国家安全体系,增强维护国家安全能力,使活力和秩序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相互完善。

6、自立自强与对外开放

自立自强是坚持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坚持把我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对外开放是坚持中国式现代化的互利共赢、合作共赢,坚持把国内国际两种资源。

两个市场结合起来,坚持把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机遇与世界和平发展的共同利益结合起来。要处理好自立自强与对外开放的关系,就要既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夯实我国经济发展的根基、增强发展的安全性稳定性。

又不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和合作,用好国内国际两种资源,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空间。

7、经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

经济建设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和核心,生态文明建设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必然要求。要处理好经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就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态安全的社会。要向科技革命要潜力,推动科技创新,尽量减少发展过程中的环境污染,更有效治理已有环境污染。

要加强全国统筹,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和保护长效机制。要大力发展绿色产业、绿色金融,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要积极引导气候变化的国际合作,努力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