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反复强调重要性的句子

如题所述

论语中反复强调重要性的句子:论语六则中,有不少句子被重复强调,例如何如斯可谓之士矣;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等。

1、何如斯可谓之士矣

论语中有两次出现了询问这句话,如何才能称得上“士”?

分别是第十三篇《子路》第二十章、第十三篇《子路》第二十八章子贡和子路向孔子提的问,两者答复也各不相同,孔子的因材施教造成两者不同吧。

2、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我们发现句子“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出现了两次。第一次在《学而》篇,第二次在《里仁》篇,似乎感觉《里仁》篇中的记述只是《学而》篇中一部分。

3、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第八篇《泰伯》和第十四篇《宪问》中,在记录孔子言语之后,补记曾子对这句话的解说。

4、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这句话在论语中孔子也说了两次,可能在日常生活中,孔子的确说了很多次,不同的弟子记录下来。

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流传广泛的道德白银法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论语》中出现了两次。第一次出现在第十二篇《颜渊》第二章,第二次出现在第十五篇《卫灵公》第二十四章。

孔子简介

孔子,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后代敬称孔子或孔夫子,生于鲁国陬邑,祖先为宋国贵族,即殷商遗族后代,东周春秋末期鲁国的教育家与哲学家,儒家的创始人。曾在鲁国担任官府要职,离开鲁国后周游列国十四年,最终鲁哀公将其迎回鲁国,赐封他为国老,称尼父。

孔子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孔子和儒家思想对中国和朝鲜半岛、日本、越南等地区有深远的影响,这些地区又被称为“儒家文化圈”。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9-18
《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经典著作,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哲学、道德、政治等方面的智慧。在《论语》中,孔子多次强调了某些句子或概念的重要性,这些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个人修养

孔子在《论语》中反复强调个人修养的重要性。例如,他曾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句话意味着每天要多次反省自己的行为,包括是否忠诚、守信、好学等方面。这种自我反省的态度是提高个人修养的重要途径。

道德价值

孔子非常重视道德价值,认为道德是人类行为的最高标准。他曾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这句话意味着真正的君子应该看重道义,而小人则看重私利。这种道德价值观念对中华民族的道德观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学习态度

孔子非常重视学习,认为学习是提高个人修养和道德品质的重要途径。他曾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意味着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可以获得内心的愉悦和满足。这种学习态度激励着无数中华学子勤奋好学。

交友谨慎

孔子在《论语》中强调了交友的重要性,认为好的朋友可以互相促进、共同进步,而坏的朋友则会影响自身的成长。他曾说:“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这句话意味着应该结交正直、诚实、有学问的朋友,远离那些虚伪、狡诈、不学无术的人。

总之,《论语》中反复强调重要性的句子都是孔子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提出的,既具有普遍性也具有针对性。这些句子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其教育意义上,还体现在其对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贡献上。《论语》中的这些重要性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为中华民族的道德观念、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念的塑造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