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路初见孔子原文翻译

如题所述

子路初见孔子原文翻译如下:

一、原文

子路见孔子,子日: "汝何好乐 ?”对日:“好长剑。‘孔子日:吾非此之问也,徒谓以子之所能,而加之以学问,岂可及乎?"子路日: "学岂益哉也?"孔子日:“夫人君而无谏臣则失正,而无教友则失听。御狂马者不释棰策也,操弓不反于檠,然后可持也,木受绳则直,人受谏则圣,受学重问,孰不顺哉。

谤毁仁者憎怒士人必主于刑也,君子不可不学。"子路日:“南山有竹,不揉自直,斩而用之,达于犀革。以此言之,何学之有?"孔子日:"栝而羽之,镞而砺之回其入之不亦深乎。”子路再拜日:”敬受教。

二、翻译

孔子对子路说:“你有什么喜好 ?"子路回答说:“我喜 欢长剑。”孔子说:“我不是问这方面。你的天赋,再加上学习,应该能有好的才能。'子路说: "学习能够增长我们的能力吗?"孔子说:"好比君王如果没有敢进谏的大臣,政事就会有错失;君王没有遇到敢于进谏的大臣就会迷失方向,有才能的人没有能够教会自己的朋友就会听不到正确的意见和建议。

对性情狂放的不能放下鞭子, 操弓射箭则不能随便更换辅正的檠。树木如果以墨绳来牵引就能长得笔直,人能接受善言规劝就能品格高尚。接受教导认真多问,没有什么学不成的。违背仁德专行恶事的人,随时要接受国法的制裁。所以说君子不能不学习。

子路说:“南山有一 种竹子,不须揉烤加工就很笔直削尖后射出去,能穿透犀牛的厚皮,所以有些东西天赋异秉又何必经过学习的过程呢?"孔子说:“如果在箭尾安 上羽毛,箭头磨得锐利箭不是能射得更深更远吗?"子路听后拜谢说:“真是受益良多。”

子路简介

仲由(公元前542年——公元前480年),字子路,又字季路,鲁国卞人(今山东泗水县人)。“孔门十哲”之一、“二十四孝”之一,“孔门七十二贤”之一,受儒家祭祀。仲由性情刚直,好勇尚武,曾陵暴过孔子,孔子对他启发诱导,设礼以教,子路接受孔子的劝导,请为弟子,跟随孔子周游列国,做孔子的侍卫。

后做卫国大夫孔悝的蒲邑宰,以政事见称,为人伉直,好勇力,任内开挖沟渠,救穷济贫,政绩突出,辖域大治。 周敬王四十年(鲁哀公十五年),卫国内乱,子路临危不惧,冒死冲进卫国国都救援孔悝,混战中被蒯聩击杀,结缨遇难,被砍成肉泥。葬于澶渊(今河南濮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