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与人惜别的经历200字?

生活中与人惜别的经历200字

古人以折柳为礼物,希望能“留”下将要远行的人。我的奶奶没有文化,只是静静地站在柳树边,目送我们离开。将惜别之情化为永恒的凝视。去年春节,我们一家人回了趟老家。快乐的时光很短暂。又到了离别的时候了。上了车,奶奶依旧舍不得离开。在柳树边静静等待着我们离开。风吹起了她满头的白发,泪水簌簌地往下落,晶莹的泪水刺痛了我的眼睛。寒风吹得柳树枝条摇晃不已,她一手捶着背,一手扶着树。瘦弱的身子在风中颤抖,她老寒腿又犯了吧。远处又传来她的咳嗽声,响在寂静的村口,也在响我们心中。风呜咽着,它也在为离别哭泣吗?

我妈41岁生的我。到了上小学的时候,我开始对我爸妈的年龄变得特别敏感。

小学班上的同学,大都是计划生育政策下的一孩。到开家长会的时候,其他人的家长都是30岁上下,但我爸我妈那时候已经接近50岁了。于是我对死亡,对于他们什么时候会离开我,变得非常恐惧。

记得小学毕业的暑假,我一个人躺在床上,觉得自己就像一个被判了有期徒刑的囚犯。父母必然会比大多数同龄人的父母早离开我的事实,让我觉得生命特别虚无和充满悲剧感。我就一个人默默哭了一下午。

上大学后,选修了一门课叫做民俗学概论。里面提到“仪式”对人们理解生命重要节点——比如新生、死亡的意义。

有一个寒假,我和我妈去位于郊外的酒厂看我爸。那段时间,爸爸生病了,但因为工人请假,他只能在厂里盯着。

酒厂在一座山脚下。山上有很多坟茔。那是一个西南高原冬天的晴朗下午。有村民趁着天晴,把毛呢毯子和新洗的衣服都摊在别人家的墓碑上晾晒。

从酒厂回城里的路上,我又想到自己未来始终是要面对那场离别的。

太阳快要落山。土路两边种着白菜。我妈走在我前面。就在那个时候,我想,那就模拟一次告别吧。于是我默默地停住,看着我妈越走越远。她牵挂着要进城去打开门市的门,都没有注意到我是否还跟在她后面。

我就站着没动,看着她在土路上脚步高低起伏地走出三四百米。原来,一个人死了,决定要离开人世,就是这样的不回头。

天色开始昏黄,我模拟了一番告别之后,内心究竟又不舍起来。于是开始在小路上狂奔。跑过一个养猪场,一个男的正坐在路边荒草地上,撸起袖管,用针管给手臂注射一些白色的液体。

他没有看我的意思。我就看了他两眼,继续往前跑,很快赶上了我妈。

我说,妈妈,我刚才一直站在原地不动,我今天突然就想试验一下以后万一你离开我了是不是类似这样的感觉。

我妈愣了一下,说,你是疯子啊。

晚上,我妈没有像平时一样打呼噜。我又坐起来,把手伸她鼻子下方探了探。有热气呢。我才放心睡过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