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为什么会导致下肢水肿

如题所述

答:
下肢深静脉血栓
患者往往会出现下肢水肿的症状,原因在于人体
静脉系统
负责将全身各部位的血回收到心脏
,而下肢的静脉就如同一条逆引力的管道,将静脉血从足趾输送回腰部的静脉。因此需要下肢
肌肉收缩
帮助血液回流,同时下肢的静脉均有丰富的
静脉瓣
,静脉瓣就像一扇扇门一样,防止向上回流的静脉血向下倒流。当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时,就好像这条管道被局部或全部堵塞了,因而堵塞以下的管道中的静脉血就无法顺利的被向上输送而淤积在管道下部,同时静脉瓣门的功能也会受损,门无法关严,使回流的血液倒流,因此导致了下肢水肿。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6-24
下肢静脉血栓的症状表现有什么
1患肢肿胀
这是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后最常见的症状,患肢组织张力高,呈非凹陷性水肿。皮色泛红,皮温较健侧高。肿胀严重时,皮肤可出现水疱。随血栓部位的不同,肿胀部位也有差异。

2疼痛和压痛
疼痛的原因主要有2方面:①血栓在静脉内引起炎症反应,使患肢局部产生持续性疼痛。②血栓堵塞静脉,使下肢静脉回流受阻,患侧肢体胀痛,直立时疼痛加重。压痛主要局限在静脉血栓产生炎症反应的部位,如股静脉行径或小腿处。

3浅静脉曲张
浅静脉曲张属于代偿性反应,当主干静脉堵塞后,下肢静脉血通过浅静脉回流,浅静脉代偿性扩张。因此浅静脉曲张在急性期一般不明显,是下肢静脉血栓后遗症的一个表现。
第2个回答  2021-11-27
静脉性水肿主要有两个原因造成,一个是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另外一个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性水肿,主要表现特点是早晨症状比较轻,晚上水肿比较明显,因活动一天后瓣膜反流,血液反流到的远端较多,水肿比较明显,是可凹性水肿,经过晚上休息后,晨起可明显减轻,可双下肢发生,也可单下肢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性水肿,此水肿是突发疾病,可伴可凹性,早晨到晚上症状缓解不明显,可伴小腿胀痛,血栓脱落形成肺栓塞后可伴呼吸困难、胸痛,所以对于急性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性水肿一定要引起比较高的重视。
第3个回答  2020-08-24
下肢静脉血栓表现为患肢疼痛和压痛,血栓激发的炎症反应可致局部持续性疼痛;远侧静脉血液回流障碍则导致胀痛,站立时症状加重,患肢皮色发紫,严重者可致花斑状以至坏疽;严重病例肢端动脉搏动明显减弱以致消失;浅静脉曲张为代偿性,急性期多不明显。腿部抬高和初期卧床休息可缓解伴有急性腿部肿胀的深静脉血栓病人的疼痛。
第4个回答  2020-07-24
下肢静脉血栓是常见的周围血管疾病,下 肢静脉血栓导致的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及并发的肺栓塞是病人劳动力及生命安全的一大危险。该病一直在临床上深受重视。19世纪著名医学家 魏尔啸(VIRCHOW)提出静脉血栓形成的三大因素是血液滞缓,静脉壁的损伤和高凝状态。左下肢血栓形成远远高于右下肢,特别是原发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有时下肢静脉血栓还可以向心性延伸至下腔静脉,甚至堵塞肾静脉而引起肾功能衰竭从而威胁生命。